昨天看了雷军先生的小米汽车发布会,用波澜壮阔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作为曾经的米粉,先后使用了5部小米手机,直到前年放弃。根源之一就是手机系统严重迟缓,和内存的严重不足。不过还是要感谢雷总,毕竟当年他举小米之力,将高价的智能机卖成了平民可接受的范畴。
昨天,看到雷总的讲解,特别是要在短期内实现世界第五目标,感觉缺乏理性。
一是车辆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家汽车制造厂都有一个不可逾越的定理,就是反复修偏。当年的德国奔驰,后来的日本系列都是一样,至今,小日本的车辆还时常“召回”,这就是现实。在当下电动车春笋迭出的时代,开口就直奔世界老五,似乎与雷总以往的低调有些偏离。任何一款产品,都必须经过多年甚至十几年的锻造和打磨,经过各时差市场的锤炼才能获得真实数据,才能占据一方市场,靠喊口号是成不了“雷老五”的。
现在的消费者谁也不愿成为新时代的小白鼠。
二是价格制约。小米手机当年靠的就是价格因素才赢得并占领了智能机市场,而这次的汽车发布爆出的价格是“有点贵”,米粉预测是20万至25万之间,这里的竞争对手不仅有比亚迪、理想、小鹏、特斯拉等品牌,就是其他各厂出品的混动都有一定的制约力。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这些品牌已在电动车市场奋斗了多年,特别是特斯拉,马斯特的目标是火星移民,是星界宇宙当空的旅游,格局不同,质量能够一样吗?这是非常简单的计算题。
总之,我为小米加油,也希望成为车辆米粉之一,但前提还是要如同当年造手机一样的初心,忘掉了初心就是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