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我待!三大运营商齐聚2023 MWC

2023年06月28日22:32:18 科技 1625
时不我待!三大运营商齐聚2023 MWC - 天天要闻

6月28日,以“时不我待”为主题的2023年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开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董事长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做题为《加快5G融合创新,共建数字生态美好明天》的主旨演讲,分享了中国电信在加快创新融合应用、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推动5G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柯瑞文指出,四年前,5G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看待5G、如何建设5G是重大课题和挑战。当时,中国电信认为5G既是一次信息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全方位变革,“什么是5G,用户说了算”,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开放合作,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感知。四年来,中国电信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5G发展机遇,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与实践。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云网融合。5G的发展既体现了前几代移动通信的基本特征,又带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中国电信认为“5G时代是云和网相互融合的时代,5G将加速云网融合”。中国电信最早提出并坚持5G SA(独立组网)方案,牵头组织全球5G产业共同制定《5G SA部署指南》;在业界率先提出5G“控制、转发、接入”三朵云的概念并推动发展,其中5G核心网在全球率先实现三层云化解耦,自研全云化5G定制网产品实现了接入能力的灵活定制,运营支撑系统100%上云;基于云网融合的天翼云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拥有自研全栈技术和全系列产品,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国内最大的混合云云技术的突破和网络基础作用的发挥,推动5G成为云网融合的最佳实践。

二是开展共建共享,突破5G发展瓶颈。5G网络建设、运营面临成本高、能耗高等一系列新问题,不能简单走过去网络建设的老路,要遵循5G创新发展规律。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首创5G网络共建共享新模式,突破了技术、工程、管理的一系列难题,建成了全球移动通信业最大的共建共享网络,并把经验推广到全行业、农村、基础资源等更多领域和更大范围,共建共享引起业界强烈反响,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可以说“没有共建共享、就没有5G的今天”。

三是推广5G服务,打造行业应用。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把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推动5G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G网络建成后,普通用户最早是通过5G终端,享受到更高速率、更高性价比的5G服务;推出“5G+千兆宽带+千兆WiFi”融合产品,打造5G超高清、5G云VR/AR、5G云游戏、5G量子密话等创新应用,积极推动5G飞入千家万户;大力推动5G+DICT协同发展,以5G定制网产品为抓手,实现“云网一体,按需定制”,推动5G融入千行百业,打造了5G+工业视觉、5G+质量监测、5G+远程设备控制等众多应用场景,形成了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矿山等一系列典型案例。

四是推动企业改革开放。5G建设、运营、服务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企业原有的组织、机制、流程已经无法适应新的要求,必须做出变革。近年来,中国电信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推动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建设,全面深化企业改革,持续推进行业BG、产业研究院、云中台等政企领域改革,不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企业治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同时,认识到5G是开放的,5G服务和应用的打造需要产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组建5G产业创新联盟,打造能力开放的企业级数字化平台,推动成立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WBBA),与产业各方开展多领域多层面的创新合作。

“回顾四年历程,5G的网络建设和业务创新,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5G改变社会’的进程如今仍然在路上,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5G网络价值,打造更加成熟的全球产业生态,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推动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柯瑞文看来,当前,人工智能正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需求向着更加多元、更加智能的方向不断升级,这给5G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要坚守初衷、抓住机遇,推动5G在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电信将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与全球产业同仁一起携手努力,加快创新融合应用、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推动5G高质量发展,筑牢数字化坚实底座。

一是加快创新融合应用。加大与各行业的联合创新力度,推动5G、云、AI等数字技术产业发展更好融合,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电信将加快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建立覆盖“云、网、边、端、数、智、安”融合产品体系,推动行业专属设备融合5G能力,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为发展注入新活力。比如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推动5G和工业PON、工业以太网的全向融合,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加快5G在客户多场景的融合应用,由单一场景向全场景能力整合升级,赋能企业降本提效和产品创新;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会同行业领先的科研机构、平台企业、头部客户等上下游合作伙伴,深入行业共性场景、技术壁垒、产业堵点等开展联合攻关,加快与行业专用协议和标准适配,打造行业5G融合应用的标准化体系,形成可复制、低成本的规模化能力,加快各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二是持续开展科技创新。中国电信将持续推进5G核心技术攻关,以5G为抓手推动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围绕网络覆盖和用户体验优化,通过多频协同、低空无人机、ATG、手机直连卫星等手段,提供更加立体的全域接入能力;围绕加快5G全云化进程,从核心网到边缘,全面实现云网资源的一体化调度和供给,提供高效的云网能力开放;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用算力、算法和数据赋能5G,加快研发网络大模型,实现智能云网服务。5G核心的技术攻关,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中国电信正在体系化开展6G智简网络架构创新,重点研究近域蜂窝融合(P-RAN)、空天地一体化等关键核心技术;我们与标准组织和产业伙伴紧密合作,推动制定全球统一的6G国际标准。最近,ITU通过了6G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这是全行业共同努力的成果。

柯瑞文表示,四年前的5G元年,大家相聚于上海,交流对5G的认识,展望5G的未来。四年后的今天再次相聚,讨论如何持续推动5G高质量发展。只要各方携手合作,加快创新融合应用、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就一定能够开创数字生态的美好明天!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发表题为《蓄势创新攀高峰 聚力合作启新程》的主题讲话。

杨杰表示,自2011年成立以来,GTI走过了不平凡的12年历程,逐步成长为涵盖142家运营商、256家产业合作伙伴、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产业平台。借助这一平台,我们共同定义国际标准,4G时代推动TD-LTE成为全球两大标准之一,5G时代推动TDD技术成为5G核心基础和主流方向,实现对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大幅降低了产业成本;共同促进互联互通,合力推动TD-LTE、5G中频段端到端产业成熟,支撑TDD网络在全球范围广泛部署,释放了规模经济效应;共同繁荣数智生态,推动优质、便捷、普惠的信息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全球数十亿人共享信息技术发展红利。

据杨杰分析,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信息技术日益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民生各领域全过程,信息通信业迎来新一波科技创新浪潮,呈现出“三个突出特点”,即信息和能量融合创新、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和社会运行体系融合创新;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提档加速,显现了“四个明显特征”,即以信息网络为关键基础、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要素、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动力、以融合应用为重要抓手。

杨杰指出,作为GTI的一员,中国移动以开放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既是技术发展的推动者,也是产业合作的受益者,我们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发展定位,把握融合创新的时代趋势,一体发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两个新型”,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建成全球最大的5G和宽带网络,发展7亿5G客户,提供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连接服务。开创性部署算力网络,推动算力在物理空间、逻辑空间、异构空间及多主体间融通发展,总算力规模超8EFLOPS,建设新型智算中心,强化“算网大脑”研发运营,创新多样化算网应用,努力提供方便快捷、即取即用的算力服务。构建标杆级能力中台,沉淀全球最大移动通信数据集“梧桐”大数据能力,自研“九天”泛在AI能力,汇聚近千项共性技术,年调用量超千亿次,提供统一封装、灵活调用的能力服务。

当天上午,杨杰在MWC主论坛上分享了中国移动融合创新的三个方面,即CT、IT、DT技术融合,连接、算力、能力服务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生活、治理应用融合。他表示,下一步将与产业各方紧密协同,全力支持GTI发展壮大,联合打造全球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的策源地、先行地、新高地。

一是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围绕5G-A、6G、云和算力网络等技术演进方向,共同解决频谱规划、技术方案、产业推进、商用部署等关键问题,构建形成全球统一的标准规范。加强产业协同攻关,创新通感算智等多维融合的技术、产品,深化基于“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的应用研发,源源不断产出信息通信科技创新成果。

二是联合打造产业成熟先行地。深化5G、算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合作,提升国际网络互联互通水平,共促“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垂直行业融合创新,共享业务创新、商业变现的最佳实践,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不断催生信息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数智力量”。

三是联合打造生态繁荣新高地。建设协同创新基地与科学装置,广泛汇聚全球产学研用伙伴,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际化运营水平,构建跨国境、跨组织、跨行业的数智生态,共享全球市场规模,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杨杰表示,中国移动将秉承“创新、合作、开放、共赢”理念,与各方携手并进、聚势前行,合力推动GTI成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共赢的典范,共促全球移动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联通

“最近,我们注意到有专业人士使用GPT答了一下今年的高考试卷,其中英语得了140分、生物得了120分、语文得了110分,但是数学只得了80分,各科都是150分满分,大致是个考取二本的水平。这个案例说明,从大模型到通用人工智能仍处于成长阶段,还需要大量的努力。运营商发挥自身优势布局人工智能正当其时,必将进一步与产业各方加速这一进程。”在6月27日上海盛大开幕的2023年世界移动大会MWC开幕式上,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用一个生动的案例阐释了人工智能带给人们生活的改变。

当前,人工智能正推动经济社会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断刷新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加速了从感知理解世界走向生成创造世界的历史进程。更有机构预测,两年内50%的工作都将受到人工智能的深刻影响。

人工智能的影响能有多大?在年初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联通曾与人工智能就中国运营商转型发展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探讨。令人欣喜的是,人工智能就中国5G发展为什么这么快、中国运营商有哪些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中国运营商如何实现了云计算业务的发展壮大三个问题给出了专业的解答。

在刘烈宏看来,人工智能通过公开信息学习得出这样的结论,充分说明中国运营商加速从传统运营商向拥抱数字经济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在此历史进程中,中国联通打造了联通云“安全可靠、云网一体、数智相融、专属定制、多云协同”的特色能力,树立了联通云“安全数智云”的品牌形象,致力于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算力引擎。

一是建立“安全可靠”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作用,将技术领先的“墨攻”安全运营服务平台融入联通云,并结合中国联通全域全网的网络安全优势,形成一点感知、全网响应的“云+安全”纵深防御能力。

二是发挥“云网一体”的资源禀赋。进一步提升联通云“一点入网、一跳入云”的算网供给能力,实现年底规模倍增,充分满足算力规模化的爆发需求。同时,构建高品质全域全光算力网络,推动5G与边缘云的深度融合,实现全国云池的毫秒级智能调度能力,有效解决算力集中化的约束问题。

三是打造“数智相融”的领先能力。充分发挥业内领先的大数据能力优势,通过融合“格物”设备管理平台、“资治”政务大数据平台、“同舟”企业数字化使能平台,将数智能力深度融入到联通云能力体系,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简单、更为高效、更有温度的数智化转型服务。

四是提供“专属定制”的最优服务。持续迭代物联感知云、数海存储云、智能视频云、智链协同云、5G边缘云、混合云等系列场景云,实现“联接、感知、计算、智能、安全”的云上聚合,为客户提供更贴近使用场景、更符合行业特点的专属云服务。。

五是形成“多云协同”的丰富实践。积极构建多云合作生态,打造主流云商全覆盖的多云管理平台,实现多云资源的快速供给和统一运营,更好支持客户按需选择私有云、公有云与混合云。结合自身数字化转型过程积累的多云运营经验,帮助政府和企业客户在成本最小化的基础上,实现云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打造了更具性价比的上云、用云、管云实践。

“可以说,大模型是继图形用户界面和触屏手机以来,又一次人机交互领域的颠覆性革命。从知识容量和学习速度而言,人类或许比不过AI,但AI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智慧,这也是未来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必备技能’。”在刘烈宏看来,正是算力规模的持续提升、算力网络的创新发展和云计算产业的愈发成熟,让超千亿参数的大模型研发和应用成为可能,人工智能真正具备创造力、释放出先进生产力

他表示,中国联通积极拥抱智能时代,着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拓展人工智能的想象空间,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与人工智能共创、共进。

一是构建大算力的平台底座,让AI用得起。构建“集中训练、分布推理、统一管理、弹性调度、自主可控、绿色低碳”的中国联通智算体系,充分满足人工智能对“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的异构混合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大模型的统一AI研发平台,全面提供大模型训练推理的服务能力。

二是构建多行业的场景模型,让AI用得好。发挥数据治理优势,深入行业,贴近用户,形成高质量、可信的大规模多模态数据资源集,积极研究布局以行业大模型为核心的“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场景小模型”的集成模型组合,推动人工智能为千行百业创造更大价值。

三是构建高可靠的安全体系,让AI用得放心。既利用AI提升现有安全防护水平,又注重AI算法、生成内容等方面的安全治理,以技术保障技术,建立涵盖硬件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模型算法可信增强、个人信息保护的人工智能内生安全体系。

刘烈宏表示,未来,中国联通将着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加速向前,打造5G精品网络,丰富To C和To H的5G“杀手级”应用,推动To B和To G的5G规模化应用,并愿与GSMA、国际运营商和产业伙伴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拥抱科技、不断创新,坚定前行、共赢未来。

时不我待!三大运营商齐聚2023 MWC - 天天要闻

END

责编/版式:刘艳玲

审核:郄勇志

监制:刘启诚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