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著名数据统计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 公布了国内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相关数据。销量份额从2021年第二季度的31%,增涨到了33%。其中6k价位以上的高端旗舰手机份额,相比去年的8%,今年提升到了20%,整体的涨幅非常大。而3K左右价位段的中低端手机的市场份额萎缩得比较厉害,去年还有51%,今年直接缩减到了36%。
以上情况也解释了,为何近两年国产手机集体冲高端的原因,在整体大盘开始下降的情况下,高端市场依旧有着较大的增长潜力。
1、苹果吃饱,国产手机奋起直追
分析完整体的情况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各个手机厂商的详细份额。根据统计的数据来看,高端手机的排名依旧充满了看点:
第一名:苹果 43% → 46%,份额增长3%
第二名:vivo 6% → 13%,份额增长7%
第三名:华为 19% → 11%,份额下降8%
第四名:荣耀 6% → 9%,份额增长3%
第五名:小米 9% → 8%,份额下降1%
第六名:OPPO 13% → 8%,份额下降5%
苹果依旧占据了国内高端市场的绝大多数的份额,相比较于去年而言,幅度还有一定的整张,份额接近一半。而其他国产手机厂商则艰难的追赶,华为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在缺5G、缺芯片的情况下,依旧维持到了11%的份额,实力不容小觑。
而另一边的vivo则凭借较稳的节奏以及超强的产品力,成功接棒华为,来到了第二名的位置。份额也从之前的6%提升到了13%。小米这边就有点不给力了,市场份额不升反降。
2、为了冲击高端vivo都做了什么?
对于冲击高端这件事,vivo启动的时间似乎比小米还要晚一点点,并且属于「闷声做大事」的类型。没有记错的话,vivo则是将自家的X系列通过拍照等差异化的卖点,慢慢将规格进行提升。X50 Pro+算是vivo首次冲入高端市场的开端之作。和小米10 Ultra一样,vivo也是定制了一颗大底的传感器,采用了三星的GN 1传感器,传感器面积还要比小米10 Ultra要强了那么一点点。
vivo X50 Pro+总体的综合实力和小米10 Ultra,接近一致,甚至个别部分还要比小米差那么一点点。4998的起售价,还是i给了一个比较能够让人接受的价格。毕竟之前的X30 Pro也做到了3998的价格,上涨幅度没有太过离谱。
随后的X60 Pro+算是稳扎稳打的类型,拍照部分没有追求最新最热的硬件,反而是将上一代的传感器进行算法上的升级,充分挖掘这颗传感的潜力。同样是GN 1的三星传感器,但是这次vivo聪明地拉来了蔡司这位伙伴来合作。在镜片、炫光控制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微云台的加入,让它的防抖性能独树一帜,做出了差异化的体验。同时蔡司的联名也提升了整体品牌的格调。
X70 Pro+算得上是让vivo一只脚踏入高端市场的产品,相机型号方面依旧没有进行大幅度的改动,基本上vivo X60 Pro+一致,但是加入到了首款自研的V1影像芯片,实现了夜景照片的实时预览,大幅度改善了拍照体验,与上一代做出了强烈的差异化。自研芯片的加持,也让vivo更加有底气打入高端市场,形成独一无二的优势。
有了以上三款产品打基础,vivo的X80 Pro就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了。v1+的影像芯片、IP68的防尘防水、全新的GNV相机传感器等等,顶配版的价格也顺利到了5999的价格。不少消费者对于这款机器,并没有觉得价格过高,整体的硬件配置尚可。要知道这还是大杯的Pro,真正意义上的超大杯Pro+,vivo还留了一手。
随着产品型号的划分逐渐清晰,vivo也是做了更多的尝试,今年针对折叠屏这一块带来了vivo X Fold,而针对大屏的商务用户,也推出了vivo X Note的大屏机器。经过几代产品的沉淀,vivo的X系列已经从3K价位段成功升杯到了5K-6K价位段,顺利打入高端市场。
总结:
从vivo近几年的新品表现,用「稳」这个字来形容vivo无疑是最合适不过了。从X50 Pro+开始,各方面的配置,都没有太大的缺点,并且在使用上也有不错的反馈。不通过最新的硬件来追求数字上的过瘾,反而是通过不断打磨产品,将实力发挥到最大。产品价格方面,也没有出现大幅度跳水等情况,照顾到了首发用户的感受。这些都是其他厂商在冲击高端时,所需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