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也封锁不住,中国4大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多国都上门求购

2022年06月25日15:17:10 科技 1972

说到高端技术,这个一项是我们的弱项,根据2018年的一份报道来看,我国有35项技术竟然会被国外“卡脖子”,尤其是芯片方面,美国已经对我们进行了制裁,这很让人气愤。

美国再也封锁不住,中国4大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多国都上门求购 - 天天要闻

  但要知道,美国也不是万能的,很多技术它甚至不如我们,而我们反而可以对他们封锁技术,就算是美国多次上面求购,依旧被我们拒绝,那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那些中国顶尖的技术。

  这第一核电站技术。

美国再也封锁不住,中国4大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多国都上门求购 - 天天要闻

  说到核电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1951年的时候,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成功将一座反应堆,点燃了4个灯泡,也就是从此,人们拉开了利用核能的时代,从之后的今年中,全世界的核电站接连建成,1954年前苏联建立了全球第一个核电站,1956年英国的考尔德·哈尔核电站投产运营,1958年美国也建立起了自己的核电站。

  而我国第一个核电站,直到1991年才建立而成,这也让我们的技术落后国外很多,为此!曾经我们多次诚心的与美国寻求过合作,但都被美国拒绝了,更可气的是,对方还冷嘲热讽,咄咄逼人,让人不爽。

  这也让我们奋起直追,突破了多个技术,如: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等!411多台设备国产化,并且还获得了700余件专利和120余项软件著作权,覆盖了多个领域,列入:燃料技术、运行维护技术等等!完全超越了美国,甚至反过来让美国求我们。

  第二:特高压技术

美国再也封锁不住,中国4大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多国都上门求购 - 天天要闻

  这个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听过,那么到底什么是特高压呢?这个简单来说就是电流的一种,而电流也分几种,普通电流、高压电、超高压、特高压。

  按照国际标准来讲,高压电一般都在110千伏—500千伏,在之上就是超高压,现在很多西方国家都使用的是超高压,而特高压还在这之上,并且我们还是全球唯一一个,掌握特高压技术的国家,用一句话来说:中国的标准就是全世界唯一的标准。

  而这也带动了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产业等的全面升级,并且这一项技术我们还对外进行了输出,为我们创造了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第三:中国高铁技术

  对于此大家应该不陌生,可以说我国的高铁,已经是我国对外的一张明信片,之所以能成为“明信片”,这是因为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方面,远远领先于世界。

美国再也封锁不住,中国4大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多国都上门求购 - 天天要闻

  就比如安全性方面,要知道在我国,无论是什么一直把““安全第一,质量为本”放在首位,这也让我们制作出的高铁非常安全,就那国外与我们相对比,我国高铁百公里平均事故率较境外高铁低82%,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性第一。

  还有、舒适性方面、数据采集与管理方面、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等等!在这些方面,我们都比外国都要好出不少。

  第四:硅-石墨烯-锗晶体管

美国再也封锁不住,中国4大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多国都上门求购 - 天天要闻

  对于这一项技术,大家可能并不太熟悉,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雷达、芯片和超导体等产品上,让这些产品性能提升1000倍,还有像是武器防弹系统、防弹头盔、防弹衣、民用充电技术领域等等,这些都是少不了硅-石墨烯-锗晶体管的存在。

  尤其是高端芯片的制作,要知道芯片一直是我们的弱项,我们有很多技术都被外国牢牢遏制,这也是美国为什么,在芯片方面对我们制裁的一个原因,而硅-石墨烯-锗晶体管,就能在这方面撕开一个口子,可以让我们慢慢反攻,打破美国垄断的局面。

  以上就是我国领先国外的4大技术,能让我们我们反过来,对外国、对美国加以遏制,狠狠的出一口气,就比如在核电技术方面,在原来在这方面,我们就一直长期受制于人,要看他人的脸色,但现在美国曾6次前来求购,但却连连碰壁,都被我们拒绝了,这就是科技强大的好处。

  我们也要相信,在今后的时间中我们会越来越强大,所掌握的科技会越来越多,一个个把他们都超越过去,成为世界第一,成为全球第一强国。

美国再也封锁不住,中国4大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多国都上门求购 - 天天要闻

  好了!那今天我们就到这里了,我是观止,喜欢的朋友可以给我关注、点赞、留言支持一下,那让我们下一期再见,如果大家还有想知道的知识,想要了解的未解之谜,也可以给我留言,如果合适我会写出来。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 - 天天要闻

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

(文/观察者网周盛明 编辑/高莘)2025年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宣布,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售价上涨1万元,至28.55万元。 特斯拉中国 在涨价的同时,该车型的续航和加速得到了提升——CLTC续航由713km提升至753km,百公里加速时间由4.4秒提升至3.8秒。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其他两个版本售价不变。Model 3后轮驱.
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频出:巨头竞逐、项目签约与跨界调整并行 - 天天要闻

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频出:巨头竞逐、项目签约与跨界调整并行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不断。阳光电源(300274.SZ)与宁德时代(300750.SZ)围绕第三代储能电芯定义权展开激烈争夺。6月,阳光电源发布搭载684Ah电芯的新款储能系统,电芯由欣旺达供应;宁德时代宣布587Ah电芯于4月投产。当前储能行业处于二代向三代电芯过渡期,二代容量为314Ah,两大阵营分化明...
亚马逊CEO:生成式AI或致员工数量减少,但也将带来新机遇 - 天天要闻

亚马逊CEO:生成式AI或致员工数量减少,但也将带来新机遇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周一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推出,意味着公司未来或需更少员工完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工作,如同每次技术转型,一些工作将因自动化而用人减少,但也会有新工作产生。东方IC尽管人工智能会消除部分职位需求,贾西称亚马逊仍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招聘更多员工。不过,本月早...
25万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钟大定20万台,数据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25万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钟大定20万台,数据是真的吗?

相信这几天小米YU7的火爆程度大家都看到了,这款车发布后开启预定,打开预定通道后不久,小米官方就公布了一个数据,3分钟大定超20万台。没过多久,小米官方又公布了一个更炸裂的数据,小米YU7在1小时内,大定已突破289000万台。
邹晖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 天天要闻

邹晖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珠海格力集团官网更新信息显示,邹晖已正式出任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邹晖于1982年生,本科学历。邹晖曾担任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后转任珠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此次调整后,格力集团领导班子为:邹晖担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轶任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吴...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 天天要闻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图片系AI生成【产业互联网周报是由钛媒体TMTpost发布的特色产品,将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业级服务、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前沿趋势、重磅政策及行研报告。】国内资讯北京经信局:北京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全国占比35%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维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