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国正对部分中国企业取得尖端芯片施加限制,作为全世界最大芯片代工厂的台积电也正在划清界限。
从去年9月断供华为开始,台积电就走上了划清界限这条不归路。到了今年4月8日,美国宣布要断供天津飞腾等七家制造和维护超级电脑的中国公司,结果,台积电很快又跳出来表态,自己只负责生产芯片,对于客户拿去做什么,根本毫不知情,强调会遵照美国的意愿停止接单。
当然,台积电的说法一向都是美国要求的,我不得不做,但事实却未必如此。有一件事就可以证明,台积电正在主动划清界限。
众所周知,现在全球芯片大缺货,各大芯片厂都在追加投资,扩产应对。台积电也把今年的资本支出上调到了300亿美元,比去年的180亿美元多出了60%。
可是偏偏只有台积电位于南京的工厂成为例外,台积电早已表示,目前南京厂暂时没有进一步扩产的具体计划。要知道,美国不准极紫外光(EUV)制程落地中国,但对南京厂的12、16纳米深紫外光(DUV)制程却没有限制,所以说,面对芯片大缺货,台积电南京厂却不投资扩产应对,是属于主动自发的。
事实上,台积电并非唯一在中国大陆拥有芯片工厂的非大陆企业,作为对比,三星早已宣布在西安的内存工厂要投资80亿美元,提高产能。SK海力士除了在重庆拥有一座工厂之外,也在去年斥资90亿美元,收购了英特尔位于大连的工厂。
韩国厂商重金投资中国半导体的原因在于,中国是全世界半导体需求最大的市场,占全球的23%。而且,中国的科技公司们正制造越来越多的最先进的消费电子产品,绝对为会半导体厂商提供庞大的成长来源。
而台积电选择就此打住,其实并不符合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这就是台积电正在划清界限的明显特征。
为何这么果断?曾经,台积电的经营策略是成为“各方的代芯片工厂”,可如今却已经变味了。
根据台积电的财报显示,华为曾是台积电的第二大客户,2019年贡献营收占到15%,到2020年9月断供,还贡献了13%的营收。可在9月失去华为这个大客户之后,会重伤台积电吗?其实并没有,苹果、高通、联发科等迅速补位,拿下了之前属于华为的产能,弥补了台积电失去的订单。
2020年,包括华为在内的大陆客户提供了台积电17.45%的营收,可以预计,一旦把华为拿掉,基本上只剩下2%到5%,说实话,已经无足轻重。
而台积电的前七大客户,除了联发科以外,有六家是美国企业,号称是“各方代工厂”的台积电,事实上已经变成了美国企业的代工厂。
4月17日,台积电宣布,去年交出亮丽成绩单,营收年增25.2%,净利润利年增50%,可见美企给得太多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能断定,台积电对于划清界限这件事这么果断的原因。
对于划清界限这么果断的台积电,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