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可能我蹚过女人河(小说)55

但我发现这个画家的画有点问题;

“ 你这幅画是临摹的照片吧?”

“你也画画”,画家甩了甩已经披到肩膀上的长发,抬起头,“你怎么知道?”

“光线太亮,景物对比度太低”,我说“你拍照的时间大约是中午前后,数码相机自动感光相素较低,曝光过度,景物亮度太高,立体感差。你画的这个地方,我在那里住过,它和肉眼看到的有区别,画布周边的天空,还有山影树景可以用较深的颜色在压一压,我感觉效果会更好!”

画家端着调色板,站起来看了看,向我伸出了大拇指“高!”

然后打量着我,然后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字,你看这幅字怎么样?我举目望去,是草书“不依古法但横行”,我笑了笑,“有功力,有力道,写得好!”

“提提意见?”我看到画家不像是在刁难人,“这是我一个朋友写的送给我的”。

“嗯”我试着说,“看墨不像是自己研的,而是成墨,其实古人都是个人研墨,每个人的墨特点都不同,有个喜欢调稀一些,有人喜欢调浓一些,但什么像才算好,说法不一。我记得王羲之有这样一个故事,他到一个茶馆喝茶,发现因时间久了,墙壁上“茶”字右下角的点看不清了,于是他拿出随身带的笔砚,把那个点补上。”

“结果到了晚上关了灯,那个茶字看不清,只看见右下角的点,像一滴欲滴下来的水滴!”

我们经常看古碑,为什么有明明是凹进去该出来的字,你看时看凸出来的?这就是笔锋中下而两边凹弧弧度均匀所到。如果再配上恰当好处的墨,结果就会出现王羲之画出那个“点”的效果!

画与字相通,就是在于一个三维立体结构……。

“好,交个朋友”,画家伸出了沾染颜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