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秀才被绑架,管家拿出蜜糕糖,县令立刻神机断案

清朝康熙年间,临川县新任县令于成龙虽然年龄不大,却是官宦之后,从小饱读诗书,学富五车,颇有才华,尤其对古今奇案要案很有研究。


小的时候,于成龙就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跟着为官地方的父亲见识了很多审案破案的事情,自认为有朝一日为官,要是碰到疑难案件定能抽丝剥茧,为百姓撑起一方朗朗晴空。


可是他刚上任半个月,就让他犯了难。前来报案的是城东刘家庄的刘秀才。刘秀才家境殷实,被恶人惦记上了。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刘秀才从城里会完朋友往回赶时,被几个黑衣人一棒打晕。


当醒来时,刘秀才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一间黑屋里,面前站着三四个蒙面大汉。其中一个大汉给他一支毛笔和一张白纸,让他给家里写信,必须于三日内凑够一千两银子才能放人。


生怕刘秀才遭遇不测的家人赶紧凑够了银子,按照信上的地址给了绑匪。


听完刘秀才的话后,于成龙明白了,这刘秀才已经被银子赎了回来,于是没好气地说道:"既然你已经平安回来,脱离了危险,为何还来报官?"


刘秀才趴在地上哀求道:"青天大老爷,请为小民做主。我是可惜那一千两银子啊,老爷快去把绑匪捉来呀。"


于成龙心里笑了,看来刘秀才是心疼那一千两赎银了,于是摆出一副爱理不理的表情:"亏你还是个秀才,当初你被绑架时,家人为何不及时来报官?


现在你们把银子给了绑匪,他们早已逃之夭夭。你让我找到绑匪把那银子要回来,可你告诉我,那蒙面绑匪在哪儿呢?"


刘秀才被问得一怔,皱眉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他们在哪儿,不过他们把我放出来时,我被蒙着眼睛推着走好像走了大约半个时辰的路,把我扔在饮马湾,然后便跑了。"


于成龙听了有些泄气地问:"都走了一个时辰了才到饮马湾,那么多村落,那么多人家,你让我们怎么查?还有别的线索没有?"


刘秀才听后,突然抬起头来说:"哦,对了,当我在饮马湾摘掉蒙在我眼上的黑布条时,发现身上沾着两片走路时沾上的桃树叶子。


另外,在那个小黑屋里,我还闻到阵阵果香,关我的地方应该是在一个桃园。"


"哈哈,这算什么线索?饮马湾方圆几十里都是种桃树的人家,你这等于白说!"旁边的王捕头是本地人,听了刘秀才的话后不禁插嘴道。


刘秀才顿时挂着哭腔像个小姑娘似的又叫起来:"唉呀,查不到绑匪这可怎么办啊?我不仅赔了银,还受了大罪,唉哟,我这眼睛还在疼呢!"


于成龙忙走过来,蹲下身仔细一看,刘秀才的眼睛确实隆起了一个硕大的包,便问是不是绑匪打的。


刘秀才摇摇头说:"这倒不是打的,可比打的还难受呀。你可能不知道让大马蜂蛰了有多难受,这都好几天了还没消下去。"


当听到刘秀才说眼睛是在那绑匪关押他的黑屋里被蛰,于成龙低头略一沉思,马上对王捕头发话,让他带人去饮马湾方圆几里的人家去查一查,看谁家有马蜂窝。


王捕头刚要走,刘秀才又叫道:"别去了,别去了。当时我被蛰后,那几个绑匪也怕自个儿被马蜂蛰,当时就把那个马蜂窝给烧掉了。"


于成龙听后,便对刘秀才表示,既然这样,那就一点线索也没有了,恐怕那些银子是找不回来啦。


刘秀才一听,神情大变,眼里露出一丝鄙夷的神色,嘟嚷道:"一看你这嘴上没毛的娃娃官就办不成事儿,好吧,我自认倒霉!"说完就告辞。


等刘秀才走后,于成龙一直回味他那句恶心自己的话,他心想自己虽然在别人眼中年龄小,可也是堂堂朝廷钦点的进士,在京城时,满腹诗书的老学究都夸自己是神童。


现在刚上任,碰上第一件案子,就这样被这个老秀才看低了自己!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是这头一脚踢不开,老百姓怎么看自己,这官威如何树得起来?


想到这些,他中午饭都没有吃,只坐在书房里抓着脑袋想,现在没有丝毫线索,怎么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绑架刘秀才的绑匪呢?


正当他苦思冥想之时,老家奴于泰推门走了进来,并把一盘蜜糖糕端到他的面前。


于泰劝道:"少爷,这是您最爱吃的蜜糖糕,肚子可不能一直空着啊,你就吃点吧!"


于成龙看一眼于泰,只见他满脸皱纹,身材佝偻着,不免感慨道:"您老人家从小就侍候我,待我如亲生父亲一般。


这么老了不在家养老,还陪着我来这偏僻之地,我真是于心不忍哪!"


于泰却笑着说:"少爷您这是说什么话呢,您一个人来我不放心呢,再说,若是我不来,您能经常吃到我做的蜜糖糕吗?"


说到这里,于泰眼望窗外,似乎追忆般地说道,"时间真快啊,转眼我们的小成龙都是县太爷啦,记得小时候您为了给我守着那用来做蜜糖糕的蜂蜜,还被偷吃的马蜂给蛰了一下呢……"


"什么,被马蜂蛰了一下?"于成龙像被敲击了一下,马上问道。


于泰说道:"是呀,马蜂偷吃蜂蜜嘛,这马蜂不但吃蜂蜜,还吃小蜜蜂呢,真是坏透了。"


于成龙顿时眼前一亮,也顾不得吃蜜糖糕了,拔腿便直奔出书房,径直找王捕头去了。


一见王捕头,于成龙就说:"现在正是桃子成熟的时候,你去扮作收桃子的商贩,在饮马湾方圆十里的村落挨家挨户地收桃子去吧。"


王捕头被于成龙一番话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说他堂堂一个捕头,本职应该抓捕不法恶徒,怎么县老爷让自己收桃啊。


于成龙听后笑了:"不是让你真的收桃,而是装作商贩去查绑匪窝。"见王捕头不明白,于成龙便小声地对他吩咐一番:"你只需如此这般就行,到时候及时前来禀报。"


到了傍晚,王捕头风尘仆仆地回来,一见于成龙,佩服之情溢于言表:"大人见微知著,在下一天之内遍访饮马湾周围的村落,发现牛二家果园如你所说。"


于成龙一拍桌子:"好,你赶快换件衣服,带几个衙役,我们连夜突查牛二家!"说完,又说,"对了,把刘秀才也叫上。"


晚上,于成龙带人一到牛二家,牛二就被王捕头从被窝里揪了出来。于成龙断喝一声,"牛二,还不快快把你绑架他人的勾当一一招来!"


牛二一慌,随即故作镇静说:"大人这是干什么,什么绑架啊?"于成龙冷笑一声:"事到临头,还敢嘴硬,给我搜!"


王捕头和几个衙役立刻在牛二家翻箱倒柜,不一会儿,一名衙役喊道:"大人,土坑下面有一包银子,看样子足足有几百两之多!"


刘秀才叫道:"这包银子的花布包正是小人家的。"于成龙笑道:"牛二,现在人赃俱获,再不招来,马上带到衙门大刑伺候!"


牛二顿时腿一软,跪倒在地,把另外两个邻村的匪徒也供了出来。


刘秀才为表示感谢,专门在"鸿福大酒楼"设宴感谢于成龙和王捕头。席间刘秀才问于成龙怎么找到的匪窝。


王捕头说道:"此事还得感谢你被马蜂蛰伤才让于大人有所思悟,这马蜂是蜜蜂的天敌,有马蜂窝的地方,蜜蜂自不敢去采蜜。


而没有蜜蜂采蜜,桃园开花后授粉自然深受影响,授粉不佳,果树挂果当然会很差。


于大人让我扮成果贩去那些果农的果园暗察,我便发现了牛二家家桃园的桃树结的果子稀稀拉拉,这牛二理所当然有重大作案嫌疑,没想到事实果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