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鱼腹神儿

河中府有一位长者,姓王,家里很有钱,也乐善好施,救济穷人。王长者年纪不大,才三十一岁。他之前娶了个妻子,生了个孩子叫痴那。

后来,妻子不幸去世,王长者又很年轻,因此,在别人的建议下,他又娶了一位妻子孟氏。一年后,孟氏也生了个孩子,取名居那。

痴那还小,母亲又去世了,挺可怜的。孟氏对痴那,虽然不如对自己亲生儿子,但总体上来说还行。王长者看在眼里,觉得挺欣慰。

过了一阵子后,王长者对妻子孟氏说:“如今,我有了两个儿子,还有不少仆人、婢女要养活,十几张嘴一起吃饭,开销可不小啊。如果我不出去挣钱,家里钱再多也会坐吃山空。我寻思了一下,打算去外国经商。”

孟氏听了后,说道:“老爷,你放心前去,家里有我,一切都会平安。希望老爷外出也保重身体,安全第一,钱财次要,切不可为了钱而不顾身体,让我忧虑。”

“贤妻说的是。我这一出去,短则半年,长则数年,所以我有些事放心不下。我那大儿子痴那,他母亲去世了,也很可怜,希望你好好照顾他,一同看待。”

孟氏表示,一定会照顾好痴那。可是,王长者却忘了,他没有说说好好照顾居那,这让孟氏有些不舒服。王长者是想当然地认为,居那是孟氏亲生儿子,不用说孟氏也会好好照顾。但他不说,孟氏就觉得,自己亲生儿子被忽视了。

随后,王长者又找来许多和尚,超度了前妻亡魂,说了许多好话,诸如让前妻保佑自己,保佑痴那等等。孟氏听了,更加不舒服了,但她没说出来。

忙完这一切后,王长者又把家中钱财分了,一半给孟氏,用于家中支出;一半他拿走,作为本钱。临别之时,王长者又交待孟氏,一定照顾好痴那,这孩子可怜等等。

孟氏听他说了半天,一句话也没说到自己儿子居那,不由得火大。总算她压制了下来,没有发作。

王长者离开半年后,叫人给家里带了一封信,还有一些海外的小玩意,比如一面鼓,五色绣衣,一些戏具等等。王长者是好心,他知道居那有孟氏,不会缺少玩具,但痴那就不一样了,所以他特别考虑了痴那。

可是他没想到,此举惹怒了孟氏。

孟氏看了信后,不由得勃然大怒:“老爷啊,你临走之前,一再说让我照顾痴那,更不曾问过我居那一句。如今这信中,又说什么诸般玩意儿都给痴那,一件也不给我儿子。难道,居那就就不是你的儿子?好好好,你要我给他,我偏不给他!”

说着,孟氏把小鼓、戏具都打碎了,五色绣衣也扯碎了。

孟氏发泄了后,找来贴身婢女春柳,说:“老爷一心只在痴那身上,更不曾为我母子考虑。如今都已是这样,不知道日后会怎么样呢?我想……只有除掉痴那,老爷或许才能真正疼爱居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春柳平日里就得了孟氏许多好处,又和孟氏一条心,因此听了后,马上献计,说道:“家里有一件钴䥈(音同古母,古代的熨斗,也是一种加热东西的器具),非常大,夫人可以让痴那坐在钴䥈里,然后再用三十斤的铁盖盖住。同时,我们在钴䥈下面架起来熊熊大火,那样他就死了。老爷要是知道,我们就说他自己不小心掉进去的。”

孟氏听了大喜,暗暗去准备了。

次日,孟氏叫人弄来了那个巨大无比的钴䥈,然后让痴那坐在里面。痴那才五岁,不敢不听继母的话,于是进入钴䥈坐定了。孟氏一看,赶紧和春柳把三十斤重的铁盖,盖住了钴䥈,随即便架起来熊熊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

由于钴䥈很大,也很厚,所以里面痴那的动静,外面听不到。

第四天晚上,孟氏觉得,痴那就算没被杀死,也该闷死了,就算没有闷死,也会饿死。于是,她和春柳又把铁盖拿下来,想看看痴那的尸体。结果,铁盖刚拿开,痴那居然跟没事人一样,站起来后,对着孟氏行礼。

孟氏大惊,问痴那里面怎么样。

痴那嬉笑着说:“母亲,你对我太好了,这里面很舒服,一开始周围都是冷水,然后水慢慢变热乎了,十分舒服。下面还有个莲花座,我就坐在莲花座上睡觉。我在里面刚睡醒,母亲就来接我了,多谢母亲。”

孟氏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他侥幸,逃过一劫。现在,她反而担心,如果弄不死痴那,等王长者回来后,痴那说出来发生的事,那么自己就会被识破。

于是,孟氏继续和春柳商量。

春柳说:“明日,夫人交待他去摘樱桃,我可以藏着一个铁钩,然后带着痴那去后园。等他摘了樱桃,伸出舌头吃樱桃时,我再用铁钩钩住他的舌头,狠狠扯下来。如此,就算他不死,起码舌头会掉,这样他就没法说话了。”

孟氏觉得不错,于是让痴那跟着春柳去摘樱桃。

痴那终究是个孩子,摘了樱桃后,伸出舌头舔了舔,显然很想吃。就在这时候,早已准备好的春柳,拿出铁钩,一下钩住了痴那的舌头,然后她用力一扯,果然把痴那的舌头扯掉了,血流遍地。

很快,痴那就因为流血过多而倒在了地上,一直没有起来。

春柳大喜,连忙去报告给孟氏。但孟氏已经来了,她一直在偷偷看着。看到痴那流血倒在地上,半天也没起来,她很高兴。她招呼了一下春柳,两人悄悄离开了。

天亮以后,孟氏假装去后园看樱桃,看到痴那后,她装作吃惊的样子,大喊一声:“痴那,我的儿啊,你怎么死在……我滴妈呀,你是人是鬼啊?”说完,她吓得跌倒在地上。

原来,痴那在孟氏说“死在”的时候,就爬起来了。看着孟氏一脸惊骇,痴那扶起来她,说道:“母亲,你怎么如此害怕?快起来吧。”

“你……你不是……你怎么能说话呢?”

“昨天我舌头忽然掉了,还流了很多血。晚上,我在睡觉,梦中有一位老神仙来,说他是甘露王如来。他拿了一些药,给我接上了舌头,然后我就可以说话了。”

孟氏假装懂了,然后看着痴那离开了。

孟氏不死心,继续和春柳商量毒计。春柳又建议道:“家里有个仓库,就让他去守着仓库,然后把他锁在里面。这一次,咱们把他锁久一些,三日不行,咱们锁他一个月,看他能不能撑住。”

两人说做就做,痴那果然被锁入仓库里。结果,一个月过去了,两人打开仓库一看,痴那还是完好如初。两人问痴那,平日里吃什么。痴那说,只要饿了,就会有一头白鹿来,他可以喝鹿乳。

孟氏还是不甘心,春柳说:“后面江水暴涨,不如让痴那去看水,然后推入江中。如此一来,他就算没死,也会被江水冲走,回不来了。老爷回来后,就说他自己不小心,跟我们无关。”

孟氏听了后大喜,结果就这样,痴那被推入到了江水里,很快被江水冲走了。

痴那被冲走不久,王长者回来了。孟氏和春柳赶紧大哭,说没看好痴那,让他不小心被江水冲走了。王长者大惊,他没有多想,赶紧找人做超度,还开了许多流水席,做大斋,祈求老天爷让儿子投个好胎。

大斋开始的时候,三藏法师来了,身后跟着猴行者,他刚从王舍城取经回来。问了情况后,三藏法师和猴行者坐下来,却不肯吃饭。

“法师,为何不肯吃斋?是斋饭不好吗?”王长者问。

“酒水和斋饭都好,只是我忽然想到了家乡的鱼羹,因此只想吃鱼羹,其他都不想吃。”三藏法师说。

“这个好办,我这就让人去买鱼来做鱼羹。”王长者说。

“小鱼不行,一定要大鱼,而且要本地最大的鱼。”三藏法师继续说。旁人不理解,但猴行者已经知道了三藏法师的意思。

王长者无奈,只好叫人去买大鱼。约莫一个时辰后,大鱼来了,确实是本地最大的鱼了,而且刚打捞上来。这鱼足足有一百多斤重,是一个渔夫从江水中捉到的。

鱼被放在了小池子里,三藏法师拿了戒刀,然后说:“大鱼啊,你罪过太大,我不得不这么做。”

王长者不解,问道:“法师,这大鱼有什么罪过?”

“你还不知道吧,它吃了你的儿子痴那,如今痴那还在鱼肚子里呢,所以我说它有大罪过。”

众人听到后,大为震惊。只见三藏法师手起刀落,大鱼已经被割开成了两半,鱼腹之中,果然有一个孩子,正是痴那。王长者看到后大喜,抱着痴那大哭。一边哭,他一边谢了三藏法师。

众人这才知道,三藏法师为何要大鱼吃,他是要救孩子啊!

“大鱼,你没有让痴那被江水冲走,倒也算有功,你可以回到大江中继续修行了。”三藏法师说完,大鱼居然自动合二为一,恢复如初!

但是,为免大鱼继续作孽吃人,三藏法师让人模仿大鱼的模样,做了木鱼,每日敲打,以此警告大鱼。孟氏和春柳自知犯错,诚心悔改,后来王长者对她和居那也没有二心。

回到长安,法师受封,正式成为三藏法师。而猴行者,被李世民封为铜筋铁骨大圣。次日,三藏法师、猴行者就被西方佛老接去,成了神仙。

以上故事,源自《大唐三藏取经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