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北宋至道年间,汴京城内建有许多望火楼,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宋仁宗时期,汴京城内防火很严,每隔三百步远,都会有“消防队员”当差,无论寒冷酷热,必须有人值班,哪里着火了,哪里就会有他们的身影。
汴京城有个水运村,位于中原干旱地带,“天旱窖枯麦绝收,麻雀渴得喝人血”在这个村子的村史上是出现过的,并不是危言耸听。
据说那个时候的水运村每家每户都有小水窖,可以在雨季蓄积雨水,留到干旱季节使用,这样一来就缺水的问题就可以暂时得到缓解。今天要讲的故事是发生在水运村的一个小伙子名叫李粟身上。
想当年水运村遇到了几十年不见的干旱,水流枯涸,庄稼在高温的炙烤下迅速枯萎。各家各户的水窖马上都要见底,眼看人都快渴死了,更别提庄稼和牲畜了。“老天爷啊,你还让不让人活了呀,老天爷”,村里的刘大审扑倒在自己家的大黄牛身上声嘶力竭地哭喊着,原来刘婶家的牛因为缺水被活活渴死了。“哎,孩儿他娘,你还是省省眼泪吧,再过些日子,连我们都要渴死”,旁边刘大审的丈夫无助的蹲在墙头。
说来也奇怪,全村都缺水,李老伯家的水窖里的水却没见少,这个李老伯上了年纪,常年卧床不起,他的妻子早逝,家里有一才成年的独子李粟。有村民路过周婆家,见李老伯的儿子李粟给家里的大黄狗喂了满满一瓢水,乐的大黄狗跳起来汪汪汪地叫唤。
“哟,李粟,这人都渴死了,你还给狗喂水?”说罢这位村民掀开了李粟家的水窖盖子,“呵,这水窖里的水没见少啊”,李粟笑盈盈地走了过去,顺手舀了一瓢水递给了他。这位村民问李粟是不是会观天象,提前预见了会有大旱,存储了许多水?李粟看了一眼大黄,哈哈一笑了之。
其实李粟小小年纪,哪懂得什么看天象,后来村民才知道这水是他几个月前到深山里砍柴时,发现了一处从地上冒出的一股小泉眼,“这下挨过这一年都没问题”,李粟从山上接一小桶水需要两三天的功夫,下山需要走二十里地,一个月下来才攒了三四桶水。
村子里有人过来讨水喝,李粟总会给他们一些,村民都竖起大拇指夸李粟踏实能干。一天晚上李老伯染上风寒,头痛不已,李粟带着大黄跑了二十里地外的郎中家为爹买了药,他爹的病才没有耽误,这件事传出去后,李粟成了人人口中的大孝子。
大半年过去了,水运村晴空万里,还没有下雨的迹象,村里的两口古井水位明显下降了许多,每天排队打水的村民络绎不绝,许多村民为了多打一桶水吵得不可开交。“两位大婶不要吵了好不好,我打好了水给你们每人分一些好吗?”,李粟说着连忙拉开了两位大婶。
“你是谁呀你,当什么好人!”,“是呀,哪凉快你哪呆着去,瞎操什么闲心!”,位大婶撸起袖子把李粟推了一个趔趄,李粟摆了摆手说:“两位大婶我错了错了”,李粟乖乖地站在后面重新排队去了。
看到李粟也来排队打水,村民们感到奇怪,李粟家水窖里的水不是没有断过吗?基本生活用水足够了,怎么也排队来打水了?原来李粟的父亲李老汉常年卧床在家,李粟十天半月都要为父亲擦洗一次身体,而每次擦洗身体都要用掉一桶水,这样一来,水窖里的水还是不够用,所以为了防止父亲长褥疮,李粟也只好来排队。
这天半夜,李粟带着大黄挑着担子去打水,想着老父亲在家等着用水擦洗身体,李粟加快了脚步。等他赶到古井的时候,发现竟然没有人排队,心里暗自高兴,以为是因为时间太晚了,村民都回去睡觉了。
李粟高兴地把水桶放到井里开始打水,当他打出来的时候,发现这井水有一股股腥味,“今天是怎么回事啊,连这井水也不正常”,李粟自言自语地说道,于是扒着井口往下望去,“啊,啊”,由于当时夜晚很黑,李粟一不小心掉到了井里,迷迷糊糊中感觉到有人在说话,其中一个人说道:“牛哥,今天这个时辰来这里只抓一个溺死鬼,怎么有两个”,李粟听得目瞪口呆,他虽然不相信什么鬼神,但是还是很害怕,吓得闭上了眼睛,另一个人说道:“那个啊,那个是被火烧死的,他不是溺水死的”,李粟感觉被这个人踢了几下,只好装作是死了一样一动不动。
不知过了多久,李粟小心翼翼地睁开了眼睛,回过神来才发现原来这口井的水并不深,只淹到了他的脖子处,再看看那个村民,整个身体淹没在水里。原来是白天有人掉进了水里,所以井水才会有腥味。想起刚才两个人的对话,李粟似乎明白了什么。
“救命,救命”,李粟大声朝井口喊了起来,“汪汪汪”大黄在井外叫了起来,喊来了路过的村民,用绳子把他拉了上去。
一转眼几个月又过去了,水运村终于迎来了降雨,解决了缺水的难题。俗话说“大旱过后,必有大灾”!这场雨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停下,水运村山洪暴发,全村被泥石流掩埋,仅有李粟和少数村民侥幸活了下来,经历过此事以后,李粟想起想起了那晚两个人的对话,不得不相信那两个说话的可能是牛头马面。
村子被毁以后,李粟来到镇上,看到官吏在挨家挨户抓壮丁补充兵源,有抓就有跑,不跑不行呀!抓到了就得去当炮灰,李粟却主动找到官吏,要求到前线杀敌,为国效力。“小伙子,我还是头一次见到主动去打仗的,你不要命了”,官吏斜着眼看着眼前身材单薄的李粟,“不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李粟笑了笑说道。
进到军营以后,只要是有危险,李粟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每次都会受伤却能安全归来。有一次,李粟带领战士们突围,血战两天两夜后,在被敌人砍了数十刀的情况下硬是取了敌军将领的首级,最后只剩下一口气,战士都觉得他没救了,可他在昏迷了几天后挺了过来。
在军营里,李粟凭着不怕死的精神,屡建奇功,一路高升,成了大宋的一位大将军,随后娶亲生子,可谓光宗耀祖。“老爷,咱家没有钱买蜡烛吗,难不成怕着火?你看看海儿夜里看书都贴到脸上去了?”妻子笑嘻嘻地问道,“夫人你多虑了,天机不可泄露啊”,李粟欲言又止。
转眼李粟到了耳顺之年,向皇上请辞告老还乡,回到了老家水运村,水运村现在山清水秀,通过几十年植树造林,干旱、山洪等自然灾害几乎已经没有了,村民们早已过上富足安定的生活。
李粟看着眼前的水运村,心里感慨万千,他拉着妻子和儿子想要带着他们看看那口发生命案的古井,给他们讲讲当年因为大旱,渴死牛的事,可古井早已不在,他拍着儿子的肩膀说道:“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什么意思啊,爹”,“就是不要轻信一切事情都是上天决定好的,要相信人的力量!”,妻子温柔地解释道。
李粟出资在全县建立了望火楼,由当地县衙严格训练几百名责任心强的士兵,其主要任务是夜间巡逻,敦促居民按时熄灭油灯蜡烛等,消除火灾隐患。整个县每每个村子都有望火亭,亭上有人值班瞭望,一旦发现着火,马上组织灭火。
这年夏天的一天,李粟到水运村的林场查看望火楼的修建情况,谁知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李粟赶紧和几位村民躲到树下避雨,“这鬼天气,怎么突然要下雨”,村民看着李老爷十分镇定,和李粟拉起了家常,“李老爷年轻时候带兵打仗,啥没有见过啊”,“李老爷,给我们讲讲你年轻时的事呗”。
李粟笑了笑说:“我年轻的时候,水运村发生过一次大旱,那时候要是遇到今天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开心”,“咦,那烟是从哪冒出来的?”,“烟,什么烟”,李粟由于上了年纪,眼根本看不清远处,“着火了,林场着火了”,说原来是雷电引起了林场大火,“火,火,”李粟心里咯噔了一下,“不,我不信,这不是真的,天哪”,几位村民吓得四散逃走了。
李粟跑的时候摔倒了,“这是天意吗?”,恍惚间他看到了几十年前两个似曾相识的身影,正当李粟绝望时,突然感觉到有湿湿的东西落在了脸上,“哈哈,下雨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李粟朝着天空哭着哭着笑了起来,只见那两个身影看了看他,交头接耳说了一句便转身离开了。李粟稳定好情绪后他爬上了望火楼,吹响了望火楼上面的号角。
原来,李粟是个大孝子,虽然知道了天机,却没有借此来干坏事,反而是谨言慎行在人间积攒了很多功德,最终感动了上天,所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正因为李粟在防火上面做的贡献,县里面只要有火灾总是能被及时发现,减少了许多悲剧的发生,李粟百年之后,村民为他修了一座庙,世世代代供奉他。
(故事完)创作不易,劳烦大家给心儿点个赞哈❤
【郑重声明】:本故事为虚构民间小故事,多来自于坊间奇闻、传说等,旨在丰富读者业余生活,切勿相信真实性,也不要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