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出生在杏花村一个贫穷的家庭,六七十年代,杏子的奶奶带着自己的父亲嫁到了杏花村。
杏子父亲的继父和母亲有两个女儿,也没有儿子,但是父亲的继父有两个儿子,杏子的奶奶过世以后,杏子父亲没了人照顾,也不怎么召继父待见。
后面杏子父亲的继父把土地分给了自己的两个亲儿子,留下了为数不多贫瘠的土地,分给了杏子父亲。
这个分地的事情还得从杏子父亲结婚的时候说起,因为杏子父亲的继父家庭也不富裕,加上杏子父亲又是杏子奶奶带着嫁到杏花村的。
别人更加的不待见,所以结婚就成了一大难题,本来杏子奶奶在世的时候,还准备以后张罗着给杏子父亲找一个媳妇。
可是天不遂人愿,杏子父亲还没有长大成人,杏子奶奶就与世长辞了。
后面杏子父亲同母异父的两个妹妹,日子就比杏子父亲好很多,毕竟是杏子父亲继父的亲生女儿,所以在吃穿这些方面就受到了杏子父亲继父的很多照顾。
但是杏子父亲在她奶奶去世以后,杏子父亲的继父也觉得杏子父亲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所以也没怎么打算把土地分给杏子父亲。
还是杏子奶奶过世的时候,特意叮嘱杏子父亲的继父好歹要给杏子父亲一条活路,所以最后杏子父亲的继父才准备把贫瘠的土地分给杏子父亲。
后面杏子父亲快四十岁了,还是单身汉,杏子父亲的继父看着这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心里也不是一个滋味,非常看不惯杏子父亲。
于是思来想去,就把杏子的父亲撵出去住在以前的猪圈里,杏子父亲的继父把以前关猪的猪圈腾出来分给了杏子父亲,还给了他一些贫瘠的土地。
对外面,杏子父亲的继父每每遇见杏花村的人,就把自己做的这些善事告诉村里人,毕竟在杏子父亲继父的眼里,自己已经付出够多的了。
毕竟杏子父亲和自己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自己能把猪圈和贫瘠的土地拿出来,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或许在杏子父亲继父的眼里,房子已经留给你两个亲儿子,好的土地已经给了两个亲儿子。
对这个外来的儿子,自己已经做得够多了,但是找媳妇的事情,杏子父亲的继父却一字不提,原因很简单,说媳妇要花钱,杏子父亲的继父怎么会舍得为一个和自己毫无相关的儿子多花一分钱呢!
幸运的是,和继父分家以后,杏子父亲的继父非常勤快,自己又开垦了一些荒地,这样,本来没有多少土地的他,经过自己的辛劳,也算是有了更多一点的土地。
那几年,村里风调雨顺,杏子父亲庄稼的收成不错,眼看收成不错,杏子父亲的继父居然要收回自己的那些土地。
没办法,第二年,杏子父亲的继父就把原来自己的土地收了,只留下了杏子父亲自己开垦的荒地。
杏子父亲这个人特别喜欢帮助别人,他经常去给村里王二娘家帮忙,别人都是他傻,可就是因为他这一点,王二娘决定给她说一个媳妇。
可是毕竟条件就只到这里,要找什么大家闺秀是不可能的了,后面王二娘给杏子父亲找了一个大脑有点问题的女人,女人叫翠花,那时翠花二十七八岁的样子。
平日里翠花都正常,就有时候犯病的时候喜欢乱打人,不过杏子父亲年纪也大了,想着自己以后估计都说不到媳妇,于是就在王二娘的介绍下,娶了翠花。
当时翠花的父母也担心翠花嫁不出去,看见杏子父亲憨厚老实,也觉得是给杏子母亲找了一个好婆家。
杏子父亲娶了翠花以后,第二年,翠花母亲就生下了杏子,那些年,杏子父亲通过了自己的努力,请村里人帮忙,重新修建了一个八九十平米的土坯房,一家人终于从猪圈里搬出来了。
眼瞅日子有点起色,可是,在杏子三岁那年,杏子的母亲翠花也不知道怎么的,跑得不见踪影了。
村里人都在说杏子父亲,说他不应该娶杏子母亲,毕竟杏子母亲是一个疯女人,且不说生儿育女,即便是生儿育女,以后万一孩子也有这个病怎么办。
好在杏子一切都正常,杏子母亲跑了以后,杏子父亲去找了很多地方,但都没找到,后面也就放弃了。
杏子父亲带着杏子,日子很苦,但是有时候杏子父亲也觉得很幸福,毕竟看着杏子长大了,心里也暗自高兴,好歹这一辈子有一个女儿,也算是老天对自己公平了。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杏子在家做很多事情了,做饭,喂猪,帮父亲去地里干活,基本上男人地里做的活路,杏子都做过。
或许是因为从小母亲走了,加上条件不好的原因,杏子非常懂事,因为没钱,杏子中学毕业以后,没考上高中,也就没继续读书了。
不过杏子从来没有责怪父亲,毕竟这样的家庭,还能供她上中学,杏子的父亲为了自己已经牺牲很多了,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没有给父亲争一口气。
在农村,没有钱,也没有家族势力,穷人并不受人待见,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欺负,好在杏子一般都不跟别人计较,因为知道自己父亲在这个村没什么实力。
有一次,杏子去村里的小卖部买食用盐,可是就因为这般盐巴,却给杏子戴上了一顶帽子。
事情是这样的,杏子来到二柱家的小卖部,刚好二柱去上厕所,所以店里没有人,因为家里没盐了,所以就在那里一直等。
后面二柱上完厕所,来到小卖部看见杏子,于是问道:“杏子,你要买点什么?”
杏子对着二柱说道:“叔,给我一包盐巴。”
二柱这个人吧,心眼多,为了给自己哥哥的儿子说媒,所以就没打算收杏子钱,毕竟打心底,二柱觉得杏子人不错,所以就直接把盐巴给了杏子。
还开玩笑地给杏子说道:“你和你爸的条件,叔是知道的,你们真心不容易,这钱我就不收了,对了,我大哥家的石头一直没有女朋友,我看你人不错,以后要不叔给你做个媒,把你介绍给石头,石头这人,听话,就是老实点,不过老实人靠谱呀!你意下如何?”
可是杏子一听,坚决不答应,说自己还想照顾父亲,不想这么早嫁出去,说什么也要给二柱钱,给完二柱钱以后,自己就回家了。
到了晚上,二柱准备结算自己一天的收入,却发现有五十块钱不见了,那个年代,五十块钱已经很多了。
问了家里的妻子,孩子,都说没人拿,想来想去,自己一直在店里,只有杏子来的时候,还有晚上关门以后自己没守着店。
自己关门以后,就只有家里的人在,想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杏子,肯定是杏子偷了自己的钱。
虽然想给自己哥哥家的儿子说媒,可是一想到五十块钱不是一个小数目,在怎么说也不能亏自己,于是就准备去找杏子父亲。
给妻子说了自己的推断,于是就跑去找杏子父亲了,杏子父亲被欺负惯了,逆来顺受似乎在杏子父亲生命里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于是当二柱来找杏子父亲,说了这件事以后,杏子父亲就不分青红皂白,给了杏子一顿骂,那时候杏子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了,二十多岁了,虽然父亲没有动手,但是听到父亲那难听的话,和对自己的不信任,心里非常受伤。
杏子父亲不但没有考虑杏子心里的感受,还帮着二柱数落杏子,最后还给了二柱五十块钱,可是杏子父亲却怎么也没有发现二柱所谓杏子偷来的五十块钱。
无论杏子父亲怎么说道自己,杏子始终没承认自己是小偷,其实钱根本就不是杏子拿的。
就这样,杏子被冤枉了,可是杏子父亲被欺负惯了,所以只要有人找上门,不管谁对谁错,先教训自己。
这也是杏子父亲的悲哀。杏子被父亲教训以后,心灵十分受伤,本来想着自己父亲都六十多岁的年纪了,一直想找一个人家户嫁了,好照顾父亲。
可是杏子经历了这件事,彻底伤心了,对父亲,她一边是冷漠,一边是关心,可是气头上的杏子还是离家出走了。
后面二柱回来以后,才发现钱是自己放迷失了,夹在了书里了,于是二柱连忙跑到杏子家里,向杏子父亲道歉。
可是为时已晚,此时的杏子已经离家出走了,那时候也没有电话,人走了就走了,后面杏子离开以后,杏子父亲没有了活下去的理由,一天非常消沉。
加上自己患病的原因,没几年就病史了,后面还是自己继父的两个大孙子把杏子父亲埋葬了,后面收的份子钱,两人也分了。
杏子离家出走以后,跑到了县城,最后嫁给了一个开店的老板,也算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面当自己有了孩子,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决定回杏花村的时候,杏子才发现,自己的父亲早已不在人世了,杏子哭的撕心裂肺,一旁的老公不停地安慰,旁边的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的母亲为什么这么伤心,毕竟她们不能体会这样的感情。
二柱为这件事也是一直很后悔,良心非常自责,杏子回来以后,已经五十多岁的二柱主动给杏子道歉了。
还了杏子清白,可是杏子并没有接受道歉,而是一句话也不说,就和老公回了县城。
二柱也不知道怎么的,后面就得了一场怪病,没两年,也去世了。
也许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吧!想想,二十多岁的人被人冤枉,被自己的父亲说道,我们不能说是杏子的错,也不能说是杏子父亲的错,错就错在二柱,没有十足的证据,凭借直觉惹的祸。
最后用一段话和大家一起共勉。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只要一心向善,总会有福报,正所谓种如是因,收如是果。
配图和封面来自今日头条免费图库提供,与文章内容无关。
若头条审核觉得不合适,请及时删除。
小说是作者精心构思,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