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北宋真宗年间,在清远村有一寡妇,寡妇名为周玉,大家都叫她玉娘。
玉娘十八岁那年嫁给同村一石匠包方为妻,可惜婚后不久,包方就逝世了,剩下玉娘和八岁小叔子相依为命。
记得那天玉娘腹痛难忍,经过郎中医治后才好了一点。
包方为怕弟弟在家会打扰妻子休息,于是便带上年仅八岁的弟弟随自己一起上山开石。
可不料包方在开石的途中却突发意外,当场被巨石给砸死了,而八岁的弟弟包真也被巨石砸伤了双腿。
得意丈夫去世的消息后玉娘悲痛不已,一度因悲伤过度晕死过去。
但想到还有八岁的小叔子需要自己照顾,玉娘只得忍下心痛悲痛,然后强打起精神开始操办丈夫的后事。
包方死后,有人曾多次劝过玉娘改嫁,毕竟她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但对于改嫁之事却被玉娘给拒绝了,因为玉娘觉得长嫂如母,既然丈夫已经去世了,那自己就要肩负起照顾包真的责任。
那次意外之后,包真只能整日卧床需要人来照顾,而自包方死后,玉娘家又彻底的失去了经济来源。
看着米缸里的大米日渐减少,玉娘不由得叹气连连。
过了好一会后,看着一旁躺在床上的包真,玉娘神色突然坚毅起来,仿佛做下了什么决定。
次日一早,只见玉娘在身后背着一个大的竹篓,而竹篓里正坐着包真。
就这样,玉娘便开始背着包真寻找零活来干,可找来找去,却无一人愿意雇用她,最后无奈之下,玉娘只好做起了倒夜香的零活。
在玉娘身上的包真见嫂子如此辛苦,包真心里很是难受,只能不断为嫂子擦去额头上的汗珠。
晚上回家后,玉娘洗漱时掀开衣服一看,只见自己的双肩都已充血,碰一下就会疼痛不已。
过一会后,玉娘端来一盆热水给包真泡脚,然后给包真按摩。
看着如此辛劳的嫂子,包真哽咽说道:“嫂嫂,你不用如此辛苦了,我这辈子已经注定是个瘸子了,你每夜给我泡脚按摩只是在做无用功而已。”
“瞎说,我听说这个偏房可厉害了,有人都试过了,很管用的,再说了,你说你是瘸子的,你不是说过,你以后要当大官,然后保护嫂嫂的吗,所以你要乖乖听话啊,这样以后才能当大官。”看着哭鼻子的包真,玉娘安慰说道。
擦了擦眼泪,包真说道:“嫂嫂,明天你出去干活之时不用背着我一起去了,我在家就行了,你放心,我可以照顾好我自己的,你不用担心,再说了,我出去跟你一路奔波,也不利于我的双腿早日治好啊。”
听到这话,玉娘沉思了一会,她知道包真只是不想让自己那么累而已,因为今日她发现有好几次包真在为她擦汗之时,包真都偷偷掉眼泪了。
想到这,玉娘便说道:“好,那就听你的,嫂嫂明天开始不背你出去了,但你在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啊,嫂嫂干完活就会马上回来了。”
“好的嫂嫂,你放心吧,我会的,好了,你早点去休息吧嫂嫂,你干了一天活已经很累了。”包真看着眼前的嫂子心疼说道。
“恩,那嫂嫂就去休息了,你也早点睡吧,有什么事你就喊嫂嫂啊?”玉娘看着包真说道。
辞别包真后,玉娘回到自己房里就又接着开始挑灯纺纱织布了,因为她想挣更多一点银子,然后带包真去治好双腿。
次日一早,为包真准备好饭菜后,叮嘱了包真几句,玉娘便转身出门干活去了。
为了能照顾好包真,为了能多挣点钱带包真去治腿,玉娘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才仅仅十九岁的玉娘此时头上已有了发白,双手布满伤痕和老茧,脸上全是沧桑和疲惫。
曾经略显丰满的玉娘此时已变得消瘦不已,仿佛一阵大风吹来,玉娘就会被吹上天。
看着嫂子为了自己变成如今这幅模样,包真心里有着说不出的痛,他怨恨自己,怨恨自己的双腿,为何要让嫂嫂遭受这样的苦。
他想过自寻短见,但他深知,如果自己逝世了,嫂嫂更加撑不住了,所以他只能活着,只能以后加倍偿还如今嫂嫂的辛苦。
可长时间的辛劳已经让玉娘透支了身体,这天她背着一筐枣子去卖时,却突然眼前一黑,直接晕倒在了路上。
待玉娘醒来时,只见自己正躺在床上,一旁还坐着一名老妇。
得知是老妇救了自己后,玉娘心中对老妇感激不已,连连对老妇说着感谢的话。
和老妇交谈一番后,玉娘心中对老妇也是同情不已,因为眼前的老妇也是个可怜之人。
老妇名为林莲,自二十岁嫁给木匠许生后,林莲就和许生一起为了家庭而辛劳。
次年林莲为许生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许才。
许才长大后娶了邻村一姑娘陈湘为妻,婚后一年,陈湘就为许才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许建。
自许建出生后,林莲和许生开心不已,家里到处充满着欢声笑语,看着日子越过越好,林莲心里很是开心。
可在许建十一岁那年,不幸之事还是发生了。
有天许生和许才父子俩外出干活时,却不慎从高处摔落,父子俩双双当场惨死。
一天之内失去两名至亲,林莲心里悲痛不已,但想着自己还有所以许建需要照顾,林莲这才得已支撑着活了下来。
经过一年时间的冲刷,林莲好不容易才从悲痛中走出来,可不幸之事却又发生了,儿媳陈湘突然患上怪病,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陈湘就因病而亡了。
幸好以前家中还存有不少积蓄,已经足够林莲和其孙子过活,所以林莲如今倒也不是那么的辛劳。
得知老妇的过往,玉娘四周看了看后问道:“老人家,那你孙子许建呢?怎么不见他人啊?”
听到这话,老妇笑了一下后轻声说道:“那小子可能又去捞鱼了,我这孙子很听话懂事,知道我喜爱喝鱼汤,所以他就每日都会下河去捞鱼,我也曾劝过他,但每次他都不听,到最后我也只能随他去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老人家,再次感谢你的救命之恩,不过我得要回家了,如今已是晌午时分,我出门这么久了,也不知道家中的包真如今如何了,我这心里放心不下。”玉娘有些担忧的说道。
“恩,那你就离去吧,你为人心肠这么好,以后一定会好人有好报的。”老妇笑着说道。
辞别老妇后,玉娘就急忙往家走去,但走在路上之时,玉娘心里很是担忧,因为她怕自己如今的身体会有什么意外之事发生,自己死了倒没事,可家中的包真还需有人来照顾啊!
想着想着,玉娘突然迎面撞到了一人,她抬头一看,原来是位算命先生。
玉娘连忙低头认错说道:“对不起先生,实在是对不起,民妇因刚刚想着点烦心之事,这才没注意看路,以至于撞到了您,实在是对不起。”
看了眼玉娘,算命先生说道:“算了,你一个将死之人,我就不跟你计较了。”算命先生说完便要离去。
可玉娘听到这话后却是心头一震,于是便连忙拦下算命先生说道:“先生刚刚所言是何意思?还望先生明说,民妇天资愚钝,实在不明白。”说完就从怀中掏出了两分钱递给了算命先生。
接过玉娘手中的银子,算命先生掐算了一下手指后说道:“你命里注定,你已经活不过今夜四更了,所以你还是尽早回家准备好后事吧。”这话一说完,算命先生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听到这话,玉娘身体突然颤抖了一下,差点往后摔去,幸好及时扶住了一旁的一棵大树。
过了好一会后,玉娘擦了擦脸上的泪珠后就往家里走去。
可当玉娘经过一条名为清水河之时,却见河中央正有一孩童在水中挣扎着,很明显就是溺水了。
见此玉娘想都没想,直接就跳入了水中,然后往那孩童游去。
因为玉娘的父亲乃是一名渔夫,玉娘小时曾经常跟着父亲一起外出捕鱼,所以玉娘从小水性就很不错。
没多一会,玉娘就将落水孩童从水里救上来了,可孩童由于太害怕,被救上岸后一直眼神呆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一直瘫坐在地浑身颤抖。
玉娘想着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于是便吃力的背起孩童,然后让孩童给自己指路,自己背他回家。
可过了好一会后,玉娘心中却震惊不已,原来自己现在所救之人竟是自己恩人林莲的孙子。
林莲见到孙子许建,得知事情的起因经过后,林莲心中害怕不已,被吓得直接瘫坐在地眼泪不停的往下掉。
过了好一会后,许建终于缓过来了,见孙子已经好了,林莲这也才缓了过来,一直对玉娘表示感谢。
看着眼前的林莲和其孙子,玉娘强颜欢笑说道:“老人家,您实在是太客气了,要是早上您没有救我一命,那我如今也不会能救得了您孙子,所以您这是好人有好报。”
过了好一会后,玉娘便辞别了林莲,然后匆匆往家里走去。
回到家后,玉娘又马不停蹄的进到厨房给包真做饭。
过了好一会,待包真吃完,玉娘收拾好碗筷后便拿着一个包袱来到了包真身前,看着眼前的包真,玉娘忍不住的伸手摸了摸包真的额头,然后说道:“包真,这是我们家所有的积蓄,要是万一有天嫂嫂遭遇不测,你千万不要在嫂嫂身上花半子,你请人用破草席把嫂嫂包住后扔到深山野林里就行了,你一定要想办法好好的活下去,然后每天都要开开心心的。”说完玉娘便忍不住的掉下了眼泪。
听到这话,看着眼前的嫂嫂,包真疑惑的问道:“嫂嫂,你这说的什么胡话,嫂嫂是个好人,所以你一定会长命百岁的,不过今日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吗?为何嫂嫂要突然说这样的话?”
“没事,嫂嫂只是不知为何,突然想到了这些话,所以说一下而已,这些银子你就先保管着,嫂嫂有点累了,嫂嫂先回房休息了。”玉娘连忙说道,说完就立即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躺在床上,玉娘的眼泪仿佛决堤的河水,一直忍不住的流了下来,没一会的时间,玉娘头下的枕头就被泪水给打湿了。
哭着哭着,玉娘不知为何就睡了过去,在睡梦中,玉娘梦到了一名老翁,老翁看着玉娘说道:“玉娘,吾乃本地城隍,你命里本是今夜四更亡,但你今日救了一人,这本是大功德一件,且你小叔子包真以后可是一名为国为民的大清官,身上功德无数,更是和我地府有所渊源,因此你此时身上功德已是更盛,我已向阎王如实请奏,经阎王特批,已给你额外加了八十年阳寿,念你叔嫂生活不易,阎王令我给你拿来一百两银子,且包真之腿我也已为他医治好,望你日后多多行善积德,正所谓人善自有天佑。”
这句话说完,老翁就消失不见了,而玉娘也醒了过来。
想起刚刚的梦,玉娘心里惊奇不已,可她转头一看,却见自己身旁不知何时已放有一个包袱,她解开包袱一看,只见包袱里全是银子,且经玉娘一数,不多不少刚好有一百两银子。
正当玉娘心里震惊之时,只见包真突然推门而进,看到玉娘后,包真就抱着玉娘哭着说道:“嫂嫂,我的腿被治好了,且刚刚城隍老爷也已经给我托梦了,我全知道了,嫂嫂,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会对你好的。”
看着包真的腿突然变好了,再联想起刚刚的梦,玉娘终于相信了,原来自己刚刚所做的梦都是真的。
看着眼前只有九岁的包真,玉娘流着眼泪哽咽说道:“好,嫂嫂等着那一天,你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当一个大官,为国为民的大官。”
听到这话,包真收起眼泪,一脸认真的看着玉娘说道:“好的,嫂嫂放心吧,我一定会的,我以后也一定会照顾好嫂嫂的。”
因为有了城隍爷所送来的一百两银子,玉娘便不再工作了,开始在家一心一意在家照顾包真。
而因为家里有钱后,包真也不再每日在家卧病在床了,而且开始上私塾读书了,只有傍晚之时才会回家。
吃过晚饭,包真就又开始接着挑灯苦读,一心为考功名。
多年后,包真果真不负玉娘所望,包真高中状元登科及第,如愿当上了大官。
但包真从不忘自己当大官的初衷,他当了大官后,到处为民请愿,为民申冤,成为人人称赞的青天大老爷。
而当了大官后的包真也不忘那一夜自己对于嫂嫂的承诺,他对玉娘极好,虽玉娘不是他生母,但他早已把玉娘当成了自己的娘亲。
不久,在包真的许诺和撮合下,玉娘嫁给了一名米商,婚后米商对玉娘极好,处处呵护着玉娘。
两人婚后次年,玉娘就为米商生下了一子,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是幸福,最终玉娘也是活到了九十九岁之际,这才无疾而终。
结言:“善恶循环皆有报,人善自有天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