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明朝时期,在徐州明德镇内有一个年轻人叫张诚,平日里靠着上山砍柴为生,他心地善良,若是谁家遇到了难事,他总是第一个出手帮忙,因此在村里人缘很好。
其实张诚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父母都是做布匹生意的,当时张诚一家在城里也算是小有名气,不料父母出门压货时遇到了山贼,最终惨死在山贼的刀下,而张诚那时才不到十岁,家中剩下的产业都被亲戚瓜分一空,将他扔到了村子里自生自灭。
乡亲们见他可怜,轮替着给他送饭,张诚这才得以长大,所以他对乡亲们甚是感激,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能帮就去帮一把,也许是上天见他心善,便给了他一场巨大的机遇。
这天,张诚来到了山上砍柴,由于天气闷热,不一会张诚便汗流浃背,于是他便找了处阴凉坐下休息,恰好他背后就是块巨石,背靠着巨石张诚这才舒服了许多。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交谈的声音传来,让张诚不禁一愣,要知道平日里很少有人会来这里,而且听那口音,这两人似乎也不是本地的。
张诚偷偷的露出头来,见到巨石下面果然有着两个人,其中一人说道:“大哥,那杜家的宝藏当真丢在了这里?为何我们兄弟俩寻了这么久都没有发现呢?”
闻言张诚浑身一颤,没想到这二人竟是来此寻宝的,而且看样子还没有找到,不由得张诚便来了兴趣,于是他又贴近了些打算听的清楚点。
只听另一人说道:“此事还能有假,那杜家主着急逃走,根本就来不及带走自己的财物,这才留下了一部分,就埋在这附近的古庙里,这可是我花大价钱得来的消息。”
那人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赶紧找吧,要是被别人捷足先登了那咱们岂不是后悔死。”
说罢二人便急匆匆的离开了,而此时躲在巨石后的张诚却是激动万分,他清清楚楚记得这附近的确有个古庙,只不过在几年前因为一场暴雨给冲塌了,所以二人自然是找不到那古庙的准确地点。
张诚心脏狂跳,他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这可是上天给他的机遇,若是不抓住他可是要后悔一辈子,于是张诚也顾不得砍柴,赶忙回家去取工具了。
为了避人耳目,张诚等到夜里这才出发,他按照儿时的记忆,很快便来到了一处树林之中,他四下望去,发现这里并没有别人,而地面也没有被挖过的痕迹,不由得心中大喜。
于是张诚赶忙用铁铲挖了起来,不一会一人半人深的土坑便被他挖了出来,不过张诚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宝物,不过他也不急,连忙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开挖,要知道他也只是记得个大概方位而已。
接连挖了两三个时辰之后,突然铁铲上传来一股巨力,让张诚的双手都变得酥麻不已,借着月光张诚发现这土里竟然真的有一个箱子,张诚大喜,刚才的疲惫一扫而光,他用尽吃奶的力气将这箱子挖了出来。
可是箱子太重,他根本就抬不出去,张诚只好在土坑里将箱子撬开,等到打开之后,里面竟全是金银珠宝,张诚不禁一个屁墩跌倒在地,他这辈子还从未见过这么多的银两,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
张诚深知此处不能久留,而这箱子太重他又抬不出去,所以他只好将衣服脱下来包裹住一部分金银往外送,接连忙活了一夜,张诚这才将所有的珠宝都带回了家,而那几个土坑也都被他掩埋住了。
张诚为人谨慎,深知财不外露的道理,所以他平日里还是像往常一样去砍柴,可若是知道谁家困难,他便会偷偷的送上银两,做一个无名英雄。
其实在张诚年幼之时,父母便为他定下了一桩婚事,是他家对门的王家之女王嫣然,在张家没有出事之前两家亲密无间,可是自打张家落魄后,王家便是紧闭着大门,再也没见过张诚。
张诚想到既然是父母为他定下的婚事,他也不好推辞,所以便打算明日去王家探探口风,若是人家愿意他便娶妻,若是拒绝也算对此事做个了结。
到了第二日,张诚特意去城里买了不少的礼品,还换上了一件得体的衣服,经过打听,王家已经搬到了城西去住,这些年来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也比一般的人家好过许多。
很快张诚便来到了王家门外,此时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者正在与人攀谈,张诚一眼便认出了此人,他正是嫣然的父亲王念之,张诚没有打扰,在一边静静地等候。
很快王念之便发现了张诚的到来,他看着张诚有些眼熟,可一时之间也想不起名字,他开口道:“这位小哥,不知你来我王家可否有事啊?”
闻言张诚连忙说道:“王伯伯,我是张诚啊,您还记得我吗?”
听到张诚的话王念之微微一愣,随后一些尘封的记忆便涌了出来,只见他原本和蔼的面容突然就僵硬了许多,他开口道:“你来这里做什么?”
张诚不由得心中一寒,他记忆中的王伯伯对他很好,没想到这些年过去竟然变成了这样,张诚连忙说道:“王伯伯,今日我是为了两家的亲事而来。”
闻言王念之不由得眉头紧皱,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张诚竟然真的找上门来了,不过自己当初的确是与张家定下了婚约,他也不好直接拒绝,只好将张诚迎了进来。
此时屋中还有两人,那个年长的妇人便是王念之现在的妻子柳氏,她身旁的年轻女子就是王嫣然了,没想到如今嫣然竟是变得如此美貌,让张诚不禁脸色一红。
王嫣然也是认出了张诚,她连忙走上前说道:“张大哥,你怎么来了,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
张诚笑道:“日子虽然苦了点,吃饱穿暖不成问题,今日我便是为了你我的婚约而来。”
闻言王嫣然不禁脸色羞红,显然她也猜出了此事,可就在此时,站在一旁的柳氏突然说道:“当初的婚约只不过是口头说说罢了,你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也配来我王家提亲。”
张诚对柳氏没有印象,因为柳氏是近几年才改嫁到王家的,还给王家生下了一个儿子,因此深受王念之的疼爱。
柳氏尖酸刻薄,平日里对王嫣然也是非打即骂,王念之看见了也不敢阻拦,这心思全都放在了儿子身上。
要知道王嫣然的容貌在这城里也是小有名气,就连一些世家公子都对她倾慕有加,所以柳氏便琢磨着为她挑选一个有钱的主嫁了,到时候好找个靠山。
张诚听到柳氏的话不由得心头一睹,他没有理会,而是对着王嫣然说道:“嫣然,你可愿嫁我为妻?”
闻言王嫣然先是一愣,随即便坚定的点了点头,见状张诚大喜,谁知那柳氏却是被激怒了,她一把推开了张诚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的婚事还得由我来做主,以后我王家不准你踏进半步。”
说罢张诚便被赶了出去,泥人还有着三分火气,更别说张诚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既然嫣然对他有意,那他就一定要娶嫣然为妻。
在一番思索之后,张诚便回家取了些珠宝,随后张诚便在城里买下了一处大宅子,当天就住了进去。
很快张诚搬进大宅的消息便传开了,因为这所宅院在当地已经闲置了许久,由于价格很高所以迟迟卖不出去,没想到竟然被一个柴夫给买下了,所以一下子张诚便出名了,都传言他捡到了宝贝一跃成为了富贵人家。
这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柳氏的耳里,此时的她心中悔恨不已,早知道当初就应该答应下来,这样那大宅子不就成了自己的了。
思来想去之后,柳氏便决定拉下脸面去找张诚说合此事,于是柳氏一家便来到了张诚的宅院里,柳氏对这宅院是越看越喜欢,她对丈夫说道:“嫁给你这几年过得都是什么破日子,今日无论如何都要恢复这婚约,否则我跟你没完。”
听到妻子的话王念之也是不敢说些什么,等走到屋内之后,张诚便吩咐下人给几人倒茶,柳氏一脸愧疚的说道:“诚儿,前几日都是我们这做父母的不对,谁家父母都希望女儿能嫁个好人家,所以言语说的有些过分,还请你莫要放在心上,一切都依婚约就好。”
闻言张诚便笑道:“柳姨不必自责,此事也怪我没有说清楚,既然柳姨答应了,那我自然会如约娶嫣然为妻。”
听到张诚的话柳氏心中大喜,她连忙应道:“此事就此定下,我看三日之后便是一个吉利的日子,不如就定在那天?”
张诚点头道:“就依柳姨所言,我这就吩咐下人去准备。”
第二日柳氏便亲自去给嫣然挑选嫁衣去了,在集市上有一家裁缝铺子已经开了许多年了,她便朝着铺子赶去,可就在她路过一处巷子时突然就被两个陌生的男子拦了下来。
柳氏不由得内心一紧,莫非这二人要对她不利,柳氏便准备转身逃跑,不料其中一人说道:“夫人莫怕,我们兄弟二人并无恶意,而是有一场天大的机缘要告知与你。”
闻言柳氏不禁眼前一亮,随着二人说出了秘密,柳氏这心中是越来越激动,甚是浑身都控制不住的颤抖了起来。
此时在看张诚这边,原本冷清的宅院已经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之前张诚帮助过的乡亲们都自发的过来帮忙,院子里很是热闹。
转眼间三天过去了,今日就是张诚二人的大婚之日,婚礼是由村中的里长来主持,随着吉时已到,已经换好红装的两位新人便结伴而来,宾客们瞬间爆发出了响亮的掌声,于是在大家的见证下张诚二人终于是结为了夫妻。
此时柳氏却偷偷的溜到了后院,她支走了下人,自己竟是来到了洞房之中,只见她从袖口中掏出了一块漆黑无比的木头藏在了床下,随后便离开了这里。
很快婚礼就顺利的完成了,夫妻俩来到了洞房之内,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火热,早早地便睡下了。
大婚之后张诚也是变得意气风发,他又拿出了一部分银两做起了生意,眼看这事业就要走上正轨,不料异变突生,他的妻子突然就生了一场大病,到了夜里还总是胡言乱语,看起来甚是吓人。
张诚为妻子找了许多的郎中来都无济于事,而且渐渐地他自己也开始做起了噩梦,折磨的他每夜都睡不着觉,整个人精神都变得萎靡不振。
这天张诚听说城外的许家庄被山贼抢夺一空,导致许多的乡亲流离失所,亲人惨死,张诚心中大怒,他便连夜让下人备好了粮食,到了第二日一早就亲自去赈灾救人。
许家庄里存活的大多数都是些老人和孩子,根本就没有劳动的能力,多亏了张诚的救助这才让众人不被饿死。
可是接连的奔波让张诚不由得脑袋昏沉,似乎下一秒就要晕倒过去,下人见状连忙将他搀扶到一边休息。
就在此时一个云游的道士恰好路过,见到张诚的异样不禁开口道:“阁下可是遇到了什么怪事,不妨说出来也许贫道能帮上忙。”
张诚不由得叹息道:“道长有所不知,我家妻子得了怪病,昏睡不醒还乱说胡话,而我也是夜夜做噩梦,找遍了郎中都无济于事啊。”
闻言道士不禁开口道:“阁下这是被煞气入体,若不是你做善事有功德护身,恐怕早就如同你妻子一般下不了地了,还请阁下带我回府一探,贫道自会有办法帮你度过此难。”
听到道士的话张诚心中大喜,他连忙让下人备好了马车,随后就带着道士回到了家里,道士刚一进到张诚的屋内,便知道了这问题所在,因为屋中的煞气十分浓郁,普通人一但被煞气入体便时日无多了。
于是道士连忙掏出道符,随着一阵咒语念出,那道符便化作一道流光飞射到了床下,道士附身看去,不由得内心一紧,他伸手掏出了那床下的黑色木头。
张诚见状不禁问道:“这是何物?为何会在我的床下?”
道士说道:“此乃阴木,只有被死气长期浸染才会形成,生人与它相处久了,不出一个月便会暴毙而亡,看来是有人要害你啊。”
闻言张诚心中大怒,他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如此的恶毒,于是在一番打探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岳母竟然偷偷的来过洞房,想必她定然逃不了干系。
于是张诚便将柳氏叫来对峙,柳氏心中大惊,没想到此事竟然暴露了,她本能的想要隐藏,可是这脸上的紧张却是将她暴露。
张诚便将柳氏告到了官府,在县令的审问下,柳氏终于将那二人供了出来,原来那二人就是当初寻找宝藏的兄弟俩,他们发现宝藏已经被人挖走,而且张诚一个柴夫怎么可能买的起如此昂贵的宅院,所以二人便怀疑到了他的头上,这才求来阴木让柳氏害死张诚谋取宝藏。
如今几人的奸计被捅破,县令便将他们关进了大牢,而张诚也深知不义之财的危害,于是他便将剩余的财宝拿了出来分给了周围的穷苦百姓,县令甚是感动,特封张诚为张大善人,还允诺了他许多的好处。
后来张诚与妻子做起了生意,在县令的扶持下生意是越来越好,很快就积攒了不菲的财富,妻子也为张诚生下了一对龙凤胎,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