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由来

上古时期,在烈山有一位奇特的人,他在烈山里的一个石洞中出生,牛头人身。虽然外貌异于常人,但是他勤劳勇敢,长大后被推选为部队首领。偶然的一次机会,他从鸟儿衔种中得到了启发,发明了农业。这个发明对人类的帮助作用非常大,于是大家给他起了个神农的名字。


  后来人们生病,但那时候的人们根本不懂得怎么医治,所以每次生病时就得看“天命”,任其自生自灭。神农作为部队首领,对这件事情非常头疼。于是神农开始尝试吃不同的草来判断能否为人们治病,在尝草的过程当中神农曾经多次中毒,多亏了有茶来解毒。


  有一次,神农的女儿也病了,神农很发愁就抓了树皮、野果等十二位东西混合成药,哪知道他的女儿吃后肚子更加疼得厉害。结果生出一只小鸟。这个小鸟通灵性,神农给她取名叫花蕊鸟(神农的女儿叫花蕊)。再后来,神农到哪儿尝植物和果实的时候都带着花蕊鸟,采摘的东西和挖掘的矿石都让花蕊鸟来试尝,用来判断它们的药用,可以治疗哪些疾病。时间久了,神农就确定了人的经脉,又写了《本草经》。有一次,花蕊鸟吃了神农给的全冠虫,谁知全冠虫倒毒性太大把花蕊鸟的肠子打断了。花蕊鸟死后,神农继续尝百草,终于有一次,在小北顶误食了断肠草而死。


  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小北顶叫做神农坛,并建了一座神农庙。


  神农尝百草出自哪儿


  神农,也叫炎帝,是上古时期一个部落的首领。他对当时的农业和中医有着重要的贡献,可以说是中国农业和医学方面的创始人。关于“神农尝百草”的原因有几个说法不一的版本,但是每个版本都多多少少与医学有着一丝的联系。那么“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底来源于哪儿呢?


  就“神农尝百草”和中医方面的关系,现在最早记载这一说法的,恐怕要属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们编写的《淮南子》了。《淮南子》中说神农氏尝了百草的味道,甜的苦的,曾遇到过七十多种毒药,就这样神农分清楚了哪些植物可以作为给人看病的药,哪些植物会害死人。这样有了药材,医学也就开始兴起了。


  《路史∙外纪》中对这一事件也有提到,说神农拿了天帝赐给他的神鞭,鞭子一挥就能知道哪些草木有毒,哪些可以做药。后来便用这些药材给人民医治疾病。而《韩非子·五蠹》对于“神农尝百草”是这样认为的,书中说神农氏和他的子民们在出外找食物时慢慢的发现不是所有的动植物都可以吃,有时候吃了某些动植物,人会发生呕吐、昏迷症状,严重的会导致死亡。而有的时候吃下去的某些动植物能够缓解上述的一些症状,或者对一些疾病有好处。时间久了,人们能辨别的动植物越来越多,也知道它们的作用功效,对当时人们的生存越来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