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府有个叫陈老三的汉子,三十多岁正值壮年,他没有什么技能,又心善不愿去打猎,每天只能在山里砍柴为生,因家贫尚未娶妻,一直打着光棍。
其实陈老三个子高大,人也生得不丑,但樵夫的活儿能赚几个钱?多年来也凑不起几两银子的聘礼,想娶妻实在是有心无力。
这天,陈老三又在山里砍了不少柴。到黄昏时,他绑好两大捆柴,正准备挑着送到村里一户人家,此时小路上走来一个老婆婆。
老婆婆身穿麻衣,一头白发,看上去面容慈祥。老婆婆对他说:“后生,这两担柴我要了,挑我家去吧!”
陈老三连忙答应下来,问她家在哪儿?婆婆说:“我是山里人,就住前面不远,你跟着我走吧!”
老婆婆走在前面,陈老三挑柴相随。翻过了两座山,又穿过了一片树林,前面出现了一个小山谷。谷面有一片竹林,老婆婆带他走了过去。
到了竹林下,才看见有一座十分别致的农家小院,四周插着半人高的篱笆栅栏,里面是七八间白墙青瓦的屋子。
到柴房放好柴后,天已经黑了下来,陈老三准备回家。老妇却笑着说:“后生,你到屋里坐一会,喝点水,吃了晚饭再走!”陈老三连忙推辞。
老妇却十分热情,硬拉着他进了一间客房,帮他倒好了茶水,说道:“别着急,老身去做点便饭,很快就好!”
陈老三十分局促,但此时要强行离去,也有些不妥,便只好留下吃饭。他给人送柴,有时赶上了吃饭时间,也在主家吃个便饭,但大多都是熟人了。
老妇出门后嘴里叫了一声:“玲儿,快跟我去下厨做饭!”只听里屋有女子答应一声,与那老妇一同走进了厨房。
很快,厨房中传来了锅碗瓢盆、切菜剁肉的声音,接着传出了扑鼻的香味。
半个时辰后,木桌上摆满了十来盘菜肴,鸡鸭鱼肉都有,显得十分丰盛。陈老三感觉太不好意思了,送两捆菜,竟得到这番招待。
老妇给他倒酒,陪他一边吃一边聊了起来。陈老三问:“婆婆如何称呼?您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山里有诸多不便,为何不到外面住呢?”
老妇人却摆摆手说:“老身祝氏,来到此地是为了躲选妃,所以轻易不见外人,麻烦你也不要说出去。”
陈老三一听了然,原来不久前,皇帝开始了为期半年的选妃,但凡美貌的女子,都要拉到县里去选,若选中则要送到省里,省里通过了就要送到京城。
当然,要是最后落选了,也很少能回到村里的,那些各级的官员们,多半会通过各种手段,将这些选剩的女子霸占为已有,运气好的能到富家做妾,运气不好的,有些沦落到青楼,成为有钱人的玩物。
祝婆婆说:“实不相瞒,老身的孙女玲儿,今年17岁,生得也算美貌,他父母早就去世,婆婆我不舍得孙女,才带着她隐居于此的。”
听婆婆这样一说,陈老三便完全明白了,表示自己绝不会说出此事的。婆婆笑眯眯地说:“后生呀,你娶妻了吗?”陈老三脸一红,连忙摇头。
祝婆婆仔细地打量他一番,说道:“后生,我观你身体强壮,人也能干,这样吧!我把孙女许配给你如何?”
听老妇这样一说,陈老三一块肉卡在喉咙里,老半天回不过神来。半晌之后他觉得这婆婆在开玩笑,便连忙推辞。祝婆婆却说:“老身并非逗你,我家也不缺那点聘银,若是你肯来我家上门,今日便为你配得佳偶。”
见陈老三仍是半信半疑,祝婆婆便拍拍手唤道:“玲儿,你出来吧!”
里屋答应一声,一个红裙的美貌女子,迈着小步姗姗来迟。此女看上去十八九岁,头发换成一个小髻,面带羞色向陈老三施了一礼,在老妇身边坐下。
老妇笑着说:“我这孙女儿如何?能否达到你的要求?”
陈老三早已迷得晕乎乎了,娶这样的女子,他做梦也不敢想的。祝婆婆说:“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便是个吉日。不如你们喝个交杯酒,今晚便成亲吧!”
陈老三和玲儿夫妻对拜,又拜了老婆婆,喝了交杯酒,便结成了夫妻。酒足饭饱后,玲儿带着他进入西边一间厢房,进行了人生中最快乐美妙的修炼。
婚后,陈老三与妻子万般恩爱,他白天也在山里砍柴,可很少回村里去。在那个年代,做上门女婿,一般看来总是不太光彩的。
祝婆婆家的宅子里,也没有其他人,每天玲儿都做好媳妇的本份,她不但洗衣做饭,还要擦桌子抹地。好几次,陈老三看见妻子被祝婆婆无端呵斥,他心中有些不忍,就准备上前相劝,玲儿却连忙拉住了他。
夜里,陈老三问妻子,家里是否有什么事瞒着自己,玲儿便眼泪汪汪,欲言又止,明显受了很多委屈,却不肯说出来。
陈老三不解,祝婆婆为孙女都搬到深山来住,为何对孙女却这般态度呢?
还有几次,陈老三睡到半夜,发现妻子不在身边,但后面的房间发出了巨大的响声,还有摔桌椅的声音。他本想起来去看看,但之前妻子和祝婆婆都叮嘱过,他的活动范围,只能在院子和分给夫妻的两间房里,其他的房间婆婆放了什么东西,坚决不能进去。
事后,玲儿披散着头发回到卧房,脸上挂满了泪珠。陈老三追问缘由,她一个字也不肯说。
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过了半年。这晚半夜之时,玲儿偎在丈夫胸口,突然对他说:“相公,我怀上了!”陈老三听了大喜,他也有后了啊!
玲儿说完此话后,却没有一点儿欣喜,神色肃然地对陈老三说:“相公,明天砍柴,你就别回来了,赶紧逃走,否则小命难保!”
陈老三愣了,刚刚得到了好消息呢,怎么妻子又说出这番话来?
玲儿看了看窗外,静悄悄没一点声音。她把嘴凑近丈夫耳边,小声地说:“其实,我不是人,而是山里的狐仙。而我并非自由之身,三年前我在渡劫时受了重伤,被恶鬼算计,最终被那老鬼婆下了阴魂咒,为了活命,只得嫁给他的三个鬼儿子为妻。他们一家四口,全都是山中恶鬼,经常害人的。”
陈老三听了大惊,忙问:“你说祝婆婆是鬼?他还有三个儿子?”
玲儿微微点头说:“是的,这是一所鬼宅,他三个儿子住在另外三间屋子里,所以才不让你进去。”陈老三吓得脸色发白,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过了一会儿,陈老三问:“你嫁给恶鬼,为何老鬼婆又把你嫁给我呢?”
玲儿温柔地说:“相公,奴家嫁给那恶鬼后,过了两年也没能怀上孩子,可那老鬼婆想抱孙子,所以才想出此招,从你身上来打主意,让奴家怀上鬼子,好满足她的心愿啊!如今奴家既已怀上,你便再无价值,恶鬼必定取你性命!”
听妻子说完,陈老三渐渐冷静下来。玲儿虽是狐仙,但她肯对自己说明真相,一定是爱自己的。自己若真是逃走了,她生下孩子后,还不知要受什么苦。
陈老三握着妻子的手说:“我妻,我们是真心相爱的,一起逃走吧!”
玲儿摇摇头说:“我被下了咒,不管逃到哪里,那老鬼婆一催动咒语,便会生不如死!相公你走吧,你一定得活着!”
陈老三思考了一番,对妻子说:“我明天就出山,镇北的青云观有个玄真道长,擅长降妖除鬼,我去请他来,灭了这一伙恶鬼,一定要救你脱难!”
玲儿听后,眼中露出欣喜之色,她果然没有看错人。
次日一早,陈老三就借着砍柴之名离开了。一出了这个山谷,他就匆匆往山外奔去,到青云观找到了观中的玄真道长,说了山中恶鬼害人之事,把自己妻子是狐仙,也对道长说了。
玄真道长说:“你夫妻情深,我自当助你!”便让陈老三带路。
来到山谷的院子外时,陈老三要去开门,道长却一把拉住了他,让他不要打草惊蛇。道长掏出一个罗盘,一下扔到小院上空。
那罗盘原本只有三寸大小,却一瞬间化成了丈许大的黄金罗盘,滴溜溜旋转起来,并洒下道道金光,把整个院子完全罩住了。道长嘴里念起晦涩地咒语,那金光中凝结出一柄柄小剑,在空中飞快地穿梭起来。
这时候,房门一下打开,那祝婆婆带着三个长相凶恶地汉子走了出来,看见天上的情形,吓得连忙转身就要逃走。
可那些金色小剑,如游鱼盘的飞射而去,将四个恶鬼射成了一团团黑气,完全消散于金光之中。道长又一掐诀,收起了罗盘,让陈老三进去看看他妻子。
陈老三连忙进入卧室,看见妻子正端坐在床上,连忙拉着她出来,对道长千恩万谢!道长看了看玲儿说:“你虽是妖,但本性不坏,贫道也不会除你。望以后多行善积德,早日修成大道!”这狐仙连忙点头答应。
事后道长告辞离去,玲儿则带着怀孕的妻子回到了村中。不久狐仙妻子生下一聪明孩子,一家人过得美满幸福。
静月斋寄语:
人的好坏之别,并不在相貌出身,而在于是否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哪怕是异类,只要心地善良,也比那些恶人好多了。陈老三被骗入了恶鬼所设之局,但因为与狐妻真心相爱,最终救出妻子,收获了圆满爱情,正是他的善报。
故事也告诉我们,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不要净想着好事。有很多轻易得到的好处,可能就是别人给你下的圈套。出门在外,只有更小心谨慎,不要占他人的小便宜,这样才能避免祸端。
(本文作者: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