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拾朝花”十八、小妹“回家”


十八、小妹“回家”

邢少山


“四月里,麦脚黄,豆花开,送茶汤。三岁孩童放牛羊…” ,当孩子们边拍手边唱这童谣时,我的妹妹在我们我们村西边的高庄出生了。由于是在蚕豆花开的时出生的,家里人起名叫“香豆儿”。可是,她母亲在生她时染上了风寒,在她出生后第三天就去世了。说来也怪,我母亲同一天,也生了个男孩,生下来第三天也就夭折了。据说在我的前后,我母亲生过好个都是男孩,且都先后夭折,我母亲实在想要个女孩。高家离我们大邢村只隔三里地,很快有人来说,高家她父亲还年轻,带孩子没经验,想把这女孩子送人。我母亲听说后表示愿意收养,并说,现在我有奶水,从奶末头带起,像自家儿。就这样,我妹妹香豆儿就来到了我家。

高家托人送来那天,孩子是用小被褥包着的,里面还放着生辰八字和一对糕。来到了我家那天,我家打扫得干干净净,邻居们都来看热闹。孩子一到,掀开盖头,身上一股奶香,只见白朴朴的脸蛋,生得粉嫩,脸上还有两个小酒窝。我看了她一下,她突然对我笑,显得非常开心。我妈好接过宝宝,在她脸上亲了一下,她的脸笑得像朵桃花,发出“咯咯”的声音。我妈把她放进预备好的箩窝里,摇着她,她更开心了,划着小拳小脚,眼睛四处张望。回去的人都说,这妹头找到好人家了。

就这样,小妹慢慢长大了。长到四五岁时,特别可爱,几乎成了我的小尾巴。我搭房子、打蛋子、过家家,妹妹成了我最忠实、最可靠、最得力的助手,我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

有一年中秋前,高家那边带信来说,这边菱角上市了,中秋可带香豆来吃菱角,也顺便送来给家里人看看。后来她爸后了弦,还生了个男孩。那天挨晚些,我对小妹说,我带你去高家去玩,她点头答应了。我们村离高家不远,他们在湖阳圩的西埂,我们在东埂。那天,我妈妈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换了新衣服、新鞋,头上还戴了红花,我牵着她的小手出发了。走在路上她蹦蹦跳跳,蹦多高兴。走到田范里,她还拾野花送给我。

不多少时候,我们就到了。进了村,拐个弯就来到她家。家里人见来了,刚跨进门,她继母去抱她,她“唰”的一下退回来,不让抱,躲到我身边。这时她父亲拿出糕点、菱角让我们吃,并让我们上桌坐。她始终跟着我,贴着我身边坐,我吃一些,她才吃一点。这时,她继母把包钱塞到她兜里,她死活不肯要,最后没办法只得把小红包给了我代收。玩了一会儿,她家里人想留她过夜,我当然同意了。我们商量好,让我乘她不注意时偷偷地离开。

过了一些时辰,我装着上茅厕,偷偷走了。她等了一会儿,不见我回来,便来回寻找,大声喊,哥哥,哥哥!喊着不见人影,她“哇”的一声哭了。这时,家里上来安慰她,她把他们的手戽开,夺门而出,拚命向村外奔跑,他家里人跟着后面追。她一路哭喊叫着“哥哥,哥哥”,一面奔向田畔,跌倒了又爬起来,爬起来又跌倒,脸上挂着泪水,一路奔跑。她不走弯曲的田埂,从田里踩着稻桩、烂泥狂奔,后面追的人看看她快进大邢村了,也只得回去了。我还没到家,她却到家了,我母亲看看她这付样子尽,蓬头垢面,衣服上尽是泥巴,靯也弄脏了,问她怎么回事,她一直在哭,不久我回来了,见到她大吃一惊,你怎么比我还跑得快。我说了事情的原委,家里人全都笑了,我母亲摸着小妹的头说,不住哪里去,不住哪里去,还哄她说,以后我们不去那里。

这趟本想送小妹“回家”,哪知她在她出生的家根本蹲不住,跑回她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