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人,总喜欢说的一句话是“这肉好吃,你来一块”“这菜炒得好,你来尝尝。”再或者就是“这酒你喝过没,来试试?什么喝不惯白酒?那怎么能行?”
于是,作为儿子的小孙,只能听老爸从老爸的命令,从二十岁那年,开始试着喝起白酒来。
喝着喝着,小孙对白酒的味道竟然渐渐熟悉了,甚至对白酒品牌还有了一些了解。不过即便是已经比同龄人更懂白酒,老孙还是会时不时考验儿子:
- “这酒是哪的酒,大概给大家介绍以下。”
- “那款酒是哪个年代的,现在新出的系列哪款最好喝?”
小孙有时候会不耐烦,但碍于是自己父亲为难自己,他也实在没什么办法。
小孙第一次发牢骚,竟然是在父亲和几个老知青的聚会上,因为大家都是六十岁以上的年纪,是一群阔别已久,早就想见见面的老朋友,终于找了“一起过六十大寿”这个借口,从天南海北聚在了一起,地点在上海的一家小饭店。
“第一杯,大家身体健康!第二杯,明年再相会!第三杯,回黑土地与父老相亲共同举杯!”这张照片的拍摄者便是小孙。
老爸的知青宴,他本不想跟着掺和,但父亲执意拉着他来,他也实在没办法,充当年轻劳力,照顾几个叔叔阿姨呗!
知青宴上,父亲早已和老知青们约好,一人带一瓶当时80年代在供销社买的老酒,看看谁带了重样的,俩人就自动一组,玩游戏时候惩罚都一块。
不过,小孙怎么也没有想到,本该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聚会,会让他出丑,因为我没见过啊,更别说他了……
“当年咱们去黑龙江,下了老绿皮车,我姓李都还老沉,就看见周围一大片的黑土地,油汪汪的,一看就能种出不少好庄稼”,张叔叔刚坐下,看到李叔叔带的北大荒酒,忍不住念叨着。
“来吧,小伙子,这酒见过吧,考考你,这是什么酒?”
小孙还在给各位叔叔阿姨拉座位的时候,老爸就来了这么一句,平时在他们的知青群里,老爸没少炫耀儿子懂酒懂得多,此话一出小孙是明白了,这是要“好驴子拉出来遛遛”了,可这酒他哪里见过,市面上也没有卖的。
小孙有点愤恨地看着自己的父亲,早知道要“公开处刑”,至少要提前跟他说一下吧,这时老孙狡黠一笑,拿出自己的酒,也是北大荒酒,“咱俩一组,老李,这是我当时买的,当地领导就爱喝当地酒,我凑着酒票,买了几瓶备着用。”
“每当咱们开评工分大会前,我都会约酒局,但是不送酒,所以当年喝酒就是简单交流感情。”
“儿子你听着,这酒用的粮食,就是我们以前中国的黑土地,因为粮食长得好,粮价没那么高,酒价也跟着实惠,这种浓香型白酒,喝起来高粱和小麦的香气是很浓郁的,你以后挑酒,也要这么挑。”
说罢,父亲又拿出一瓶白酒,这是我上次买回来的那瓶古道江湖1800,父亲觉得很不错,所以也一并拿了来。
52度的浓香型白酒,因为之前没见过,刚拿在手上还没喝的时候我是满脸嫌弃的,但没想到喝着喝着竟喝出了老酒的味道,才知道这酒竟出自我国数一数二的基酒大厂,很多名酒企业都与之合作,我怀疑这味道可能真跟咱们喝的老酒有关系,上面这1800,指的就是它的基酒窖藏天数。”
众所周知,好酒的精髓除了酒厂实力外,工艺是最为重要的。
当下,白酒工艺有很多种的,但公认最佳的,还是固态工艺,辅以大曲发酵,而此酒在酿造过程中,就是严格遵守这些原则的,虽然出酒率低,但是品质好,所以成酒饱满醇厚,倒酒时那酒线拉得老长老长,酒香怡人。
产地是号称“美酒窝”的四川邛崃,占据地理位置的便利,选用本地优质的五谷粮食为原料,最终等级为优级,品质上乘,喝过的酒友,无不说“好”!
酒体的美酒香十分浓郁,刚开瓶不到10秒,整个屋子内都充满了酒香气,引得隔壁桌都来询问该酒的来历,抿一口唇齿留香,真是聚餐、自饮的佳酿。
说完了这酒后,这群本来就喜欢集体行动的老朋友开始逗起了小孙。
李阿姨又拿出来了一瓶宝丰酒,是典型的清香型白酒,工艺里有一步“清蒸二次清"赋予了这款白酒酒味的灵魂,距今已有4100多年,与汾酒是我国知名的清香型白酒代表,这要是忘了,可真谈不上懂酒了。
小孙点头哈腰地应和着,这边徐叔叔又拿出一款白酒,这款酒的标签很清晰,明确写着“绍兴加饭酒”。
只是可看得清是一回事,了解是另外一回事,见小孙面露难色,徐叔叔也进行了简要介绍:
“这酒是选用优质糯米、麦曲和鉴湖水为原料,采取独特的工艺,因为酿造过程中加入了米饭,由此而得名,酒质醇厚,风味优美,也是一款千年名酒。”
听老一辈知青们说,80年代以及此前,供销社的白酒真不少,只是后来很多都不见了,甚是怀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