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狼孩”莫格利的悲惨故事,被人类救助后孤独绝望靠抽烟度日

吉卜林当年凭 The Jungle Book(《丛林故事》)折桂诺贝尔,这本书也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受到全世界孩子的喜爱。故事讲述了在丛林中被狼群养大的男孩和其他几种不同动物的故事,这本书成为了一本畅销书。

据说作者是根据真实案例编写的,这些案例中的孩子们消失在丛林中并设法在那里生存。但是莫格利有一个主要的原型

1867年,一群当地猎人在印度的阿格拉地区的丛林中跋涉,看到一群狼进入一个山洞。在那些日子里,狼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它们可以进入村庄,杀死牲畜,甚至攻击人。猎人决定通过制作一个陷阱来射杀狼群:山洞有两个入口,他们决定在其中一个入口处生火,当狼群从烟雾中跑到另一个入口时,他们就会射杀它们。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直到这些人听到山洞里有奇怪的声音,听起来不像是狼的声音。一个大约六岁的男孩,蓬头垢面,脏兮兮的,突然蹿到外面。他四肢着地,咆哮着移动。

顺便说一下,有一个版本,猎人看到孩子和狼一起进入山洞,决定用烟熏动物来救他。
起初,这个男孩根本不让人靠近他——他在吠叫、咆哮并发出攻击性的声音。但随后他就毫无力气地倒在了其中一只狼的身边,很明显,他在为自己的死亡感到悲痛,就像失去了一个亲人一样。

这名男孩好不容易才被捆绑起来,带到了镇上。他被安置在一家孤儿院,取名迪娜(译为 "星期六"他被发现的日子),并被赋予萨尼查尔这个姓氏。

但在孤儿院的生活并没有让孩子学会社交。“狼孩”迪娜不能用两条腿走路——他总是用四条腿跑。他也没有学会听懂人话,会用地上的碗吃饭,只喜欢吃生肉。他在一瞬间脱掉了所有的衣服。他的智力优于狼,但他没有能力表现出任何高级的人类情感。无论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如何努力与他合作,他都无法以任何人类方式行事。

当然,多年来,迪娜变得更加听话,表现得像任何被驯化的动物,没有表现出对人类的攻击性。但他对人类没有表现出兴趣,也没有试图与人类建立联系

但是,即使是狼孩在收容所也有一个朋友。一个像他一样的野孩子。一个男婴被带到了收容所,他也是在丛林中发现的,也是由动物抚养长大的。萨尼查很快就和他找到了共同语言,他们一起玩耍,用四肢奔跑,而且总是睡在一起,像狼崽子一样相互依偎着。但萨尼查的朋友很虚弱,经常生病,很快就死了。对迪娜来说,这成了难以忍受的悲痛:他日夜哭泣和嚎叫,无法应付另一个朋友的死亡。

迪纳已经长大了,传教士们对他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他们设法教他用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用两条腿移动。但那是他的上限,那是这个狼孩的全部能力。他在孤儿院呆了20年,但他从未学会阅读、说话和吃人类的食物。只要有生肉,他在吃之前会闻一闻,就像野生动物那样。迪娜长相“不凡”,大约六英尺高,额头偏低,牙齿巨大而尖锐。这里,小编想:难道是饮食习惯会改变牙的美感么?

他像狗一样理解人类的语言,依靠熟悉的短语,如 "来这里 "或 "去吃东西"。但他确实染上了一个人类的习惯——他是一个重度吸烟者。

1895年,迪娜-萨尼查尔死于肺结核。

1895年,迪娜-萨尼查尔死于肺结核。在他在人类中度过的所有漫长岁月中,他从未成为人类。他一直觉得自己被困住了,只梦想着挣脱束缚进入他的丛林。

迪纳和萨尼查以及像他一样在野生动物中长大的孩子,与鲁德亚德-吉卜林创作的莫格利不同。莫格利的性格仍然觉得他想了解人类的生活,对它感兴趣,但野孩子,即使他们被发现是婴儿,仍然更像动物而不是人。

狼孩被反复发现并从野外生活中解救出来,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没能发展成完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