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女子去寺庙求子,和尚说别急,我送你一个小男孩


古时候,石柳镇住着一个木匠名叫刘汉声,今年刚二十出头,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

父母早亡,留下他一个人苟活在世上。

为了维持生计,便学了一个木匠的手艺,还能挣个仨瓜俩枣的钱。

再加上他平时省吃俭用,便积攒了一些家底。

不久,便和村里的李英梅成亲了。

李英梅也是个苦命人,母亲难产大出血去世了。

父亲再娶,后娘待她尖酸刻薄,她从小便尝尽了人世间的疾苦。

如今和刘汉声结成连理,终于摆脱了后娘的魔爪,她自然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婚姻。

她为人非常勤快,将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东西都摆放得井井有条。

刘汉声则经常外出做木匠活,日子过得倒也知足。

可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孩子。

转眼间,他们二人成亲已有一年半载了,李英梅的肚子却迟迟不见动静。

想着同村的玩伴他们的孩子都已经可以打酱油了,而自己却连怀孕都没有,心里甚是着急。

于是二人便寻医问药,调理身体,可依旧不见效果。

都说观音庙里的送子观音非常灵验,李英梅便决定前去上香祈福,希望能求个一儿半女。

谁知道去的时候艳阳高照,刚到庙里便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

李英梅无奈,只得等雨停再离开。

待她虔诚祈祷之后,便坐在后院的凉亭内避雨。

这时,一阵阵小孩的哭泣声传来,瞬间引起了她的注意。

他慌忙地站起来,四处张望,但并无所获。

心想自己是不是出现幻觉了,想生孩子想疯了,脸上尽显失落,之后转身又坐下了。

可没过多久,孩子的哭声又响了起来了,李英梅更加断定刚才不是幻觉,而是真的有孩子在哭。

她便朝着哭声走去。

走到一排房子的门前,她停下了脚步。

这样贸然闯入似有不妥,可哭声越来越嘹亮,扰得人心烦燥。

她前后观望,并无一个人影,最后决定自身闯入。

打开门的那一刻,看到床上躺着一个小男孩。

一张粉嘟嘟的小脸哭得撕心裂肺,李英梅心疼得忍不住抱起了他。

也许是小男孩感觉到有人将他抱起来了,立刻停止了哭泣,瞪着一双大眼睛,不停地望着她。

“是不是孩子又在闹脾气吵到施主了。”这时,从门外走过来一个和尚,小声地问道。

李英梅听到有人这样问,立刻呆愣住了。

赶忙放下孩子,慌张地答道:“不经大师允许,贸然闯入,还请见谅,只是孩子哭得着实可怜。”之后,她的眼睛又望向孩子。

“看来孩子确实与施主有缘,还这幺小便被父母抛弃了,实在可怜。”

方丈一脸无奈,继续说道:“我们这里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喂他,只能喂一些稀粥给他,也许是饿的缘故,才会如此吵闹。”

李英梅一听孩子是弃婴,便心中大喜,赶忙问道:“不知大师可否同意让我领养,我至今无儿无女,将来也好有个依靠。”

说完便泪眼滂沱,也许是她命中与孩子无缘吧!

大师见李英悔如此伤心,便说道:“阿弥陀佛,这孩子如若能被施主领养,是他的福气,我们自当愿意。”

就这样,李英梅将小男孩抱回了家。

刘汉声得知妻子抱回家一个孩子,自是喜欢得不得了。

从此,家中多了许多的乐趣,少了一些寂寞和无聊。

后来,因为他们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给孩子随便起了一个名字,叫刘汉阳。

这家中自从有了孩子,刘汉声干起活来是精气神十足。

手艺也是越做越精细,人也越来越出名,附近方圆十里的人都知道他。

这天,镇上刘员外家的仆人前来传话,说邀请他去给刘员外盖新房子。

刘汉声自是十分乐意,给员外盖房子,工钱自是非常高的。

他收拾好工具,告别了妻子和孩子,便随仆人一起走了。

刘员外由于要忙家中的生意,实在抽不开时间来监工,便吩咐李管家做好监工的任务。

这天,刘汉声由于忙得有些累了,就坐在一旁休息一会儿。

不料刚好被李管家看到,李管家直接叫嚷道:“刘汉声,老爷请你来是让你来干活的,不是让你坐在这里躲清闲的。”

刘汉声听到李管家的话,虽然感到很委屈,但是人家给钱了,你就要听人家的指挥,只能忍气吞声,站起来继续干去了。

本来就已经身心疲惫了,这个时候搬木料又很吃力,刘汉声一个脚步没站稳,摔倒了。

木料刚巧砸到了腿,结果将腿砸骨折了。

这一下钱没挣到还落了个腿伤,刘汉声只能回家养着了。

随后,刘员外吩咐仆人将他抬回了家。

李英梅见到丈夫被抬回了家,哭泣着说道:“都怪我平常催着你去挣钱,如今也不会落得这般模样。”

从这以后,刘汉生因为腿伤,便再没有干木近活了,家里的生活条件一落千丈,每天吃些粗糠咸菜。

刘汉阳也懂事乖巧,从没抱怨过一句,反而是聪明好学。

夫妻俩见孩子是块学习的料,有意将他送学堂读书,可是条件不允许,没有钱供他去读书。

一天,刘汉声出门时,发现门口放了一个包袱,他本以为是谁忘在这里的,可四处张望也没有人来找,便拿回了家,

二人打开包袱一看,里面有几件小孩穿的新衣服和十两银子。

刘汉声受宠若惊,真是你想打瞌睡,有人便给你送来绣花枕头。

刘汉阳如愿以偿地上了学堂。

可自从那时起,每隔一段时间便有人在门口放些吃的,穿的.用的,这让刘汉声产生了怀疑。

便和妻子李英梅商量二人夜里轮番值守,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东西是谁放在门口的?

为了搞清楚真相,二人每天晚上都轮流在隐蔽处守着。

就这样过了几天,果然,发现了一名女子身着华丽,偷偷摸摸地将包袱放在门口,左顾右看,发现没人便准备离开了。

刘汉声打开门刚好将她逮个正着,女子吓得待在原地不知所措。

刘汉声忙问道:“不知小姐姓甚名谁,为何要给我们送东西?”

女子听他这样问,便哭了起来。

“你为何如此哭泣,有事慢慢说,快进屋,夜里外面有点凉。”刘汉声安慰着说道.

女子闻后便随他回了家,听她述说才知道,原来女子姓刘,是刘员外之女。

当初村里有个许秀才,长得相貌堂堂,饱读诗书,深得刘小姐喜欢,二人私定终身。

只可惜许秀才家境贫寒,刘员外又嫌贫爱富,坚决不同意二人在一起。

刘小姐和父亲大吵一架便离家出走了,最后来到了许秀才家中。

二人决定先斩后奏,将生米成熟饭看刘员外还能怎么办?

结果刘员外却将刘小姐绑回了家,阻止二人再见面。

谁也没有想到刘小姐居然有了身孕,刘员外无奈只得等小姐把孩子生下来再做打算。

谁知道李管家却主动提出要娶刘小姐,这可把刘员外高兴坏了,本来想着刘小姐辱败门风,该怎么办时,李管家却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而许秀才听说刘小姐要嫁人了,一气之下便离开了。

就在刘小姐刚刚生产后,刘员外便吩咐李管家将孩子解决掉。

刘小姐跪下来乞求李管家放孩子一条生路,自己将愿意嫁给他。

后来经过打听才知道,李管家将孩子放在了寺庙门口,最后被李英梅抱养了。

刘汉声这才知道,当初刘员外家盖新房,就是为刘小姐成亲准备的.

自从知道孩子的下落后,刘小姐偷偷地关注着刘汉阳,从不敢相认。

生怕被父亲和李管家发现,只要看到孩子好好的就心满意足了。

刘汉声和李英梅知道了孩子的身世,更加得心疼孩子了。

转眼泪,十几年过去了,刘汉阳已经长成一个十五、大岁的大小伙了。

而刘小姐来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二人感觉非常奇怪,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由于刘员外年事已高,什么事情都交给了李管家打理。

结果李管家得寸进尺,直接霸占了刘家的财产,将刘员外和刘小姐赶出了家门。

刘员处有眼无珠,一气之下病倒了,刘小姐又无处可去,二人只能去破庙里居住,最起码可以遮风挡雨。

刘汉声想到二人如此落魄,看着生病的刘员外,刘汉声于心不忍,将他们父女二人接回了家,并请来了郎中为其治病。

由于他们势单力薄,县官又贪赃枉法,刘小姐又不敢去告状,只能任由他逍遥法外。

刘汉阳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怎么能眼看着亲生母亲被欺负,决定进京赶考,为母亲讨回公道

经过一个多月的不停赶路,终于赶上了考试。

刘汉阳的寒窗苦读终于换来了回报,拿下了榜眼。

他的学问得到了许大人的赏识,经过一番推荐,让他在自己的手下任职。

刘汉阳将母亲的遭遇向许大人讲述了一番,希望能替母亲讨回公道。

许大人闻后眼圈泛红,陷入了沉思,

原来他就是许秀才,当初以为刘小姐改变了心意,他心灰意冷,离家进京赶考了。

谁知道考中了状元,最后经过他不懈努力,在京城任职。

如今听他这么说,才知是自己误会了她,并且自己的儿子竟然都长这么大了.

许大人最后彻查了此事,找到了县贪赃枉法的证据,将李管家抓了起来,以霸占他人财产之罪关入了大牢。

许大人看见昔日的刘小姐,二人抱头痛苦起来。

刘员外也后悔不已,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最后许大人将刘小姐带回了京城,二人又重新在一起了。

刘员外为了感谢刘汉声和李英梅的多日照顾,又重新给他们建了一座新宅院,生活也越来越好。

小编有言:本故事传播正能量,请勿与封建迷信挂钩,喜欢的朋友就点赞、关注、转发支持一下,谢谢!

(说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