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总是那么容易 古时的骗局今天仍然还在上演 警醒警醒

明朝时,泉州府有个叫孙滔的老实人,带着一百两银子,去往南京买布。在船上,孙滔认识了同乘一艘船的汪兰。汪兰自称是兴化府人,两府距离不远,语言略有相同,所以同船几天,孙滔与汪兰两人犹如他乡遇故知,相处得极为融洽。

此间,汪兰得知孙滔是去南京买布,便说道,自己出来得急,没时间换银,只随身带了一锭银子,是雪花细丝白银,足有十二两重。如孙滔有碎银,可否换取一些。

孙滔接过汪兰的银子,仔细地看了看,果然是十二两重的雪花细丝白银不假。但自己随身带的碎银也不多,神色有些犹豫。

汪兰是一心想换银,见孙滔有些为难,便取过银子又递与同船之人查看。看过的人都道这是成色极好的上等银。汪兰借过船上的笔砚,提笔在一张白棉纸上写下“十二两”。

孙滔哪希望这样的便宜落在人家手里啊?一把抢过银子,问汪兰想换多少钱。汪兰确实是心急,答:“弟只零买杂货,凭兄银色估折便是。”

孙滔摸了摸自己口袋,掏出了些碎银出来,大概八九钱重,成色也只有九一二。

那汪兰见到碎银,笑着对孙滔说:“此银是九四五成色的吧?和我的银子一样,都是好成色。”

显然,汪兰是高估了孙滔的银子成色,见此,孙滔更是乐意与他交换。

于是取出一对天平,估折明白,称好后,汪兰双从箱中取出白绵纸,当着孙滔的面,将两堆银子包作两包,还特意用那张写了“十二两”的白绵纸包起自己的雪花细丝银。

汪兰假装起身,走了几步,又退回来,将那包写着“十二两“的银子收入袖袋,说道:“这包是我的。”孙滔拦住他,说:“不对,你拿错了,这包才是你的。”

汪兰一边称自己好糊涂,一边从袖袋里掏出一包写着“十二两”的银子递给孙滔,转身离去了。而孙滔接过纸包,见包得紧紧的,上面的字迹无误,没觉有异,就锁到了自己的箱子里。

船到岸,汪兰告辞先行。孙滔到了南京,下船住进客栈,打开箱子,拿出银子,准备去买布时,发现这纸包里哪里是什么银子,而是一坨锡锭,才发现自己上当了,被人使了调包计,追悔莫及。

这是古代的骗术,一真一假间就骗了一个贪便宜的老实人。

其实在现代,骗子依然很多。

安徽铜陵一男子想买一部苹果最新款的手机,新的买不起,退而求其次,想在网上找一部二手手机。正巧有人正在售卖一部刚用不久的手机,心动的崔某立即联系了对方。

对方收到信息后,要求崔某私下详谈,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以6000元的价格达成一致。

这时,对方又称要发货的话,必须先转1100元作为保证金。此时崔某想到即将用新手机的喜悦,没想太多,就将1100元转了过去。

又了两天,对方又联系崔某,称最近比较缺钱,如果他能将剩下的钱都先转给他,那手机就以3000元的价格卖给他。

崔某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当时就转了1500元给对方,剩余的400元等到手机到手之后再转,对方也爽快地同意了。

没想到,过了半个月,还没见到手机的踪影,崔某再次联系对方,发现自己已经被拉入了黑名单。

网络购物是当今最为流行的生活方式之一,很多人都有网络平台购买或出售二手物品的经历,其中上当受害的也不在少数。

如果崔某以平台为基础进行购物操作,或者是他选择了转转APP来购买手机,那他一定不会有这段糟心的经历。

转转二手APP在二手手机3C市场,位居行业领先位置,这正是品牌的公信力,相当于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在回收手机时,转转集团履行用户估价下单,专业人士质检回收,一秒收款的全操作流程。所有回收的手机还将深度清理数据隐私。以保障前用户安全。

如果你有二手手机想转卖,不妨选择转转,相信它能给你带来良好的转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