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儿子啃老62岁父亲,生病还拒绝陪侍,母亲:造孽啊

晚上,62岁的老王回到家,看见趴在沙发上28岁的儿子在玩游戏,顺便数落了几句,接着家庭战争爆发了。

“你说,你让我干吗?”儿子放下手机怼了父亲一句。

父亲也不示弱:“我让你干吗?让你去工作,让你去挣钱,不是让你天天在家打游戏。”

“好啊,让我去工作?你给我找啊,你有那个本事吗?”儿子的话极具挑衅性。

“你、你。。。。。”老王气得脸色都白了。

“你什么你,你嗓门大就有理啊。”儿子说完去了自己的房间。

这种局面已经出现了好几次,每次都是以双方几天不说话为结局。

老王嫌儿子不争气,儿子嫌父亲没本事,老王的老伴夹在中间成了润滑剂。

老王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后又返聘在一家培训机构,收入很可观。

儿子是专科生,毕业后去南方打了两年工,嫌工作不稳定回来了。

在家一呆就是两年多,除了染上玩游戏的毛病,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

父亲急,母亲也急,都催他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准备成家。

唯有他不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呆就是一天,除了吃饭的几分钟,几乎见不上面。

开始,父亲开导儿子,儿子不反驳,也答应去找工作,可就是不见行动,后来父亲发现,出去找工作成了他和父母要钱的最好借口。

后来,父亲断了他的财路,儿子愤怒了。

两人互相看不惯,父亲在比别人家儿子有出息,儿子在比别人的父亲有本事,父子俩互不相让,谁也没有妥协的意思。

父亲在叹息,儿子在怄气。

母亲看不惯,开始两头周旋,安慰安慰老头,安抚安抚儿子,但一点效果也没有。

久而久之,父亲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生病住进了医院。

儿子拒绝去陪侍,母亲只好流着眼泪自己去了医院。

这边担心老头的病情,那边牵挂儿子的吃饭。

第三天,老王的报告出来了:恶性肿瘤。

老伴崩溃了,跑在家里大哭了一场,告诉儿子后,儿子一点表情都没有,甚至还说了风凉话。

母亲愤怒了,冲上去给了儿子两巴掌,流着泪又去了医院。

在医院,老王安慰老伴,凡事看开点,不要去强求别人改变,包括儿女,还说,人都有自己的思维,都有自己的做事方法,改变一个人很难,只有自我觉醒,才能改变自己。。。

老伴在不住地点头,也在插话安慰老王,四只老手紧紧握在一起互相鼓励。

家里,儿子在跌宕起伏的虚拟游戏中厮杀,一点也不关心父亲的病情,饿了就给母亲打电话,甚至向母亲抱怨发牢骚不管自己。

母亲很痛苦,看着儿子的来电,心里五味杂陈,随即按了拒接键。。。。

题外话,现实生活中,父子关系很复杂,有些对峙不是啃老的范畴,是观念的差异。

不应该评判谁对谁错,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

但肯定一点的是,父亲生病,儿子拒绝陪侍,就是人品和道德的问题。

凡事需要交流、沟通和理解,特别是家人发生分歧时,更要及时聆听对方的需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等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停时,就是伤害的开始,所以,家是讲爱的场所,不是讲理的地方。

喜欢就点赞,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