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淳化年间,江陵城有一对兄弟,哥哥文尧是个木匠,老实敦厚,性格木讷;弟弟文浩是个书生,天资聪颖,八面玲珑。父母宠爱文浩,舍不得他干一点活,甚至用文尧挣来的钱供他读书,只求他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文尧知道弟弟有出息,从未有过怨言,整日努力工作,赚钱养家。可文尧也有让弟弟羡慕的地方,那便是他有个年轻貌美的娇妻。
文尧的妻子名唤初蕊,本是个大家闺秀,后因家道中落,不得已嫁给了文尧。初蕊看不起文尧,反倒和文浩走得很近。文尧因工作原因,不能经常回家,也就没在意过。
一日,文尧从邻村回家,走到半路的时候,看到一把斧子嵌在树上。文尧以为是哪个樵夫忘记了,便站在斧子旁边等待失主。可他一直等到傍晚,也没人来。没办法,他只好将斧子捡回家,准备在第二天再来找失主。
斧子通体漆黑,拿在手中能感觉到丝丝凉意。就在文尧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全身一震,感觉身体被控制一般。他能看到听到,却发不出声音,他想动,身体却不受控制,仿佛自己的躯体被其他灵魂占领了一般。
就这样,文尧垫着脚走回了家。刚一进家门,他就看到了在院中读书的文浩。文浩看到哥哥回来,随手打了个招呼。怎料文尧默默走到弟弟身后,举起了手中的斧子。
好在文浩扭头发现,及时躲过,要不就被文尧给劈成两半了。文浩心有余悸,随即怒吼道:“老大。你干什么!”
可此时的文尧,两眼翻白,行动机械,仿佛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他再次举起斧头,向文浩砍去。文浩这才慌了神,以为哥哥发现了真相,便不再隐瞒,一边躲闪,一边道歉。
原来,弟弟文浩早就和嫂子初蕊勾搭上了,两人趁着文尧外出工作的空档,整日厮混在一起。初蕊甚至表示,自己嫁错了人。就这样,弟弟花着哥哥的钱,还给哥哥戴了一顶大绿帽。
谁知文浩说出真相后,文尧手中的动作依旧不停。好在父母及时出现,赶忙叫来帮手,制住了文尧。此刻的文尧,脸色惨白,口吐白沫,全身还不停地抽搐。文父一看,才发现儿子这是中邪了。
文浩一听哥哥中邪了,这才松了口气。可他不知道的是,文尧的身体虽不受控制,可他依旧听得见,看得见。
为了给儿子驱邪,文父跑到城外的道观,请来了一个道士。那道士一眼看出,文尧手中的斧子是一把大凶之器,正是这把斧子中寄存的鬼魂,附身在了文尧身上。
道士告诉众人,若想救文尧,只能“撞魂”,将附身在文尧身上的鬼魂撞出来,可这也有一定的风险,且必须由文尧的直系亲属来做。
人们听后,第一反应便是弟弟文浩。可文浩一听有风险,当场就怂了。好在文父及时出面,承担起了这个重任。
道士拿出两道符咒,一张贴在文尧的后脑勺,一张贴在文父的脑门。随后,他叫文父以最快的速度撞向文尧,且一定要让两张符咒重合。
文父点点头,后退数十步,随即向前猛冲。就在两人头上符咒接触的一瞬间,文父被弹飞出去,一道黑烟则从文尧的鼻孔中冒出,钻进了斧子。道士见状,赶忙掏出符咒,贴在了斧头上。
很快,文尧便恢复了神志。可他十分淡定,且死死盯着弟弟文浩和妻子初蕊。道士又交代了几句,便带着斧子离开了。
送走众人后,文尧一把揪住文浩的领子。这可把父母吓了一跳,以为儿子又中邪了,文尧则将文浩和吹蕊勾搭之事说了出去。
父母听后大吃一惊,文浩和初蕊也是吓得一身冷汗。可文浩仍旧以没有证据为由,死不承认。文尧知道他会来这一套,扭头告诉父母,他要和初蕊和离,并与弟弟分家,不再为其提供经济帮助。
看到大儿子忽然变得如此决绝果断,父母二人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初蕊一听要和离,顿时瘫软在地。
果不其然,两天后,文尧便搬走了,并休书一封,将妻子初蕊送回了娘家。
受此次事件影响,弟弟文浩在科考中名落孙山,他也因此自暴自弃,整日借酒消愁。后来,他将自己的失败归咎到了初蕊身上,连夜跑去找初蕊。初蕊不想与其见面,要赶他走,谁知他揪住初蕊的头发就打。两人扭打在一起,嘴里还不断咒骂。很快,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也从两人口中得知文浩与嫂子初蕊勾搭的丑事,两人也成为了当地人人喊打的对象。
至于文尧,他仍旧努力工作,努力赚钱,每个月还会给父母一笔赡养费。一年后,他娶了个温柔贤淑,善解人意的妻子,夫妻俩感情甚笃,幸福美满。
编者的话:子不教,父之过。文浩聪明,读遍圣贤书,父母虽宠爱他,却忘记了教他如何为人。文尧虽是老实人,但并不代表他好欺负,也要感谢那把斧头,劈开了一个隐瞒的真相。
声明:本故事为虚构民间故事,取材自民间传说、怪谈、神话、故事、传奇等,旨在传承、拓展、发展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切勿与封建迷信挂钩!
撰稿人:聊斋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