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周末,程工穿着干净的浅蓝色衬衫,微微有些紧张地站在小萍家门口。深吸一口气,他按响了门铃。不一会儿,门缓缓打开,露出了小萍那张和煦的笑脸。
“你来啦,快进来吧!”小萍兴冲冲地拉着程工的手。
程工微微点头,跟着小萍走进了客厅,顿时感觉到一股浓浓的婚礼筹备氛围。客厅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婚礼宣传册、婚纱照样本以及装饰材料样本。
“哦,程工,你来了啊。”李阿姨从厨房探出头来,脸上堆着笑容,但眼神里却透露出丝丝审视。

程工忙不迭地点头:“阿姨,您好。今天来主要是想跟您还有小萍讨论一下婚礼的准备工作。”
“嗯,坐,坐,这个我们早就盼着跟你谈了。”李阿姨指了指客厅的沙发,继续说道,“小萍啊,给程工倒杯茶。”
小萍立刻拿起茶壶,给程工倒了一杯热茶,然后坐在他的旁边,紧张地握着他的手。
程工尝了一口茶,热气带着一丝茉莉的清香,“阿姨,我们打算...”他刚要开口,李阿姨便直接切入了正题。

“看,我看了好几家婚庆公司的资料,价格差异大着呢。但是我觉得,婚礼嘛,一辈子就这么一次,不能马虎。”李阿姨语重心长地说。
程工有些局促地摸了摸鼻子,“阿姨说得对,婚礼是大事,但...”他有点迟疑不定,因为他和小萍其实更倾向于简单一些的婚礼。
“但什么?”李阿姨眉头一皱,紧接着问。
“阿姨,其实我和小萍商量过了,我们俩比较倾向于小而美的婚礼,不想太浮夸。”程工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小而美?那可不行,我们小萍是独一无二的,婚礼怎么能小气?还得有排场!”李阿姨话语坚定,似乎已经下了决心。
小萍抓紧了程工的手,轻声说:“妈,程工他...我们真的不想太奢华。”
“哎哟,小萍,妈这不是为你们好嘛。别人家的婚礼都多隆重,我们怎能输给人?”李阿姨摆出了理所当然的态度。
程工见状,知道这场讨论是避免不了的,开始仔细询问李阿姨所偏好的婚礼方案,同时也在努力寻找妥协的可能。他心里明白,跟未来的丈母娘相处,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更是智慧。

接下来的时间里,三个人围绕着婚礼的大小、形式、花费等问题,进行了一番深入而真诚的探讨,气氛虽然时而紧张,但大家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随着婚期的临近,小萍和程工的房子也在装修的尾声。程工的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知道这对年轻人在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程爸爸将一笔不小的数目默默转入了程工的账户,嘱咐道:"儿子,不要告诉小萍,这是我们对你们的支持,希望你们能够减轻一些负担。"
可是,李阿姨对婚礼的要求却越来越多。一天晚上,李阿姨打电话给小萍,满腔热忱地说:"小萍啊,咱们得定个好日子,找个好酒店,要不怎么体现咱家的面子?别忘了还要找人拍婚礼视频,留个好回忆。"
小萍在电话那端握着手机,僵硬地回应着:"李阿姨,谢谢您的关心,但是经费方面我们确实有些吃紧。"

李阿姨却不依不饶,她喋喋不休地规划和安排,以至于小萍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她不想让李阿姨不开心,但同时也不愿违背程工的想法。
在婚礼筹备的过程中,程工开始感觉到了压力。他虽然对小萍说:"别担心,婚礼的事情我会尽力而为。",但眉头却始终紧锁。小萍也察觉到了程工的不同寻常。
有一天晚上,程工和小萍坐在刚装修好的客厅里,小萍小心翼翼地开口:"程工,我们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婚礼的规模?我总觉得李阿姨的安排太超过了。"
程工叹了口气:"小萍,我知道你为难,我的心情也很复杂。我不想让我们的婚礼成为别人说话的材料。"

小萍忽然眼含泪光:"我只想和你一起,过我们想要的生活。我不在乎婚礼多华丽……"
程工看着小萍,心中有股温暖流过,他抓住小萍的手:"傻瓜,你以为我会不知道吗?我们一起商量着办,做我们力所能及的。”
就这样,二人决定再次坐下来,详细规划婚礼的每一个细节。这一次,他们不再受限于任何人的意愿,而是要策划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婚礼。他们决定简化流程,摒弃不必要的繁文缛节。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萍和程工开始密切合作,从婚礼的请柬到酒席菜单,再到庆典的流程,都是他们亲力亲为。在经历了种种波折与讨论之后,他们终于敲定了一个简约而不失温馨的婚礼计划。

过程固然艰辛,但能够感受到他们之间逐渐增强的默契,这份默契让他们更加深爱彼此。然而,李阿姨对这份简约计划的接受还是个未知数。小萍紧绷的心情有些放松,但她知道,最大的考验还在后头。
不久后,小萍鼓起勇气向李阿姨展示了他们的婚礼计划。李阿姨一开始有些不悦,觉得太简单了,但是小萍诚恳地解释:"阿姨,其实真正的浪漫和幸福,并不是由外表的奢华决定的。"
经过一番交流,李阿姨终于让步。婚礼那天,一切都按照小萍和程工的意愿进行,在那简简单单的场景下,他们互许终身,幸福的气氛弥漫开来,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亲朋好友。
家庭聚会上,一向和气的气氛在李阿姨的话语之后陷入了僵局。在这个大家族每个月一次的聚餐中,这样的剑拔弩张还是头一次。

程工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士,他那处事冷静的个性在这家族里有口皆碑。而李阿姨则是一个极具保护色彩的母亲,对于女儿的未来抱有极大的期望。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程工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字字诛心。“我们帮忙只是出于亲戚之间的互相支持,难道这也错了?”
李阿姨显得有些激动:“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女儿自主独立,不想被任何人牵制。就算是亲戚间的恩惠,也不能成为束缚她的理由。”
“所以阿姨的意思是我们的好心是多余的?”程工挑眉问道。

“你们给的不光是钱,还有你们所谓的‘关心’,但这关心有时候成了压力。”李阿姨继续解释道,“我女儿需要的是空间和理解,而不是指手画脚。”
聚会的其他人也不由自主地停下筷子,静候着接下来的发展。空气中几乎能听到针掉落的声音。
程工微微一笑,意料之中地回应:“阿姨,我们自然会尊重小辈的选择,但我觉得你可能误会了”,他顿了顿,然后继续说,“我们提供帮助,是希望建立一个互相扶持的关系网,而不是制造额外的负担。”
“程工说的没错,亲情里应该没有负担这回事。”坐在一旁的大伯突然插话,试图缓和气氛。

李阿姨却似乎有些不服气,反驳道:“那你们为什么总是要对我女儿的工作、人生规划指手画脚?这算不算牵制?”
程工轻叹一口气:“我想这只是一种习惯性的关心吧,毕竟在这个大家族里,关注彼此的生活本来就是我们相处的方式。”
李阿姨摇了摇头,显得有些不悦:“我们理解你们的‘关心’,但请你们也理解我们的立场,有时候独立和自主对于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妈,你说的太对了。”李阿姨的女儿,小静也站出来发言了,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我很感激叔叔阿姨们的帮忙,但我更希望能够凭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生的目标。”

“小静说得好!”大家异口同声地表扬。气氛突然变得轻松了许多。
最终,程工向李阿姨伸出了和解之手:“好吧,阿姨。我们会更加注意在帮助同时保持距离,尽量不让关心变成负担。”
李阿姨也笑了笑:“程工,谢谢你能理解,希望你们也能坚持你们对下一代的支持和鼓励。”
时间如同流水,转眼间小萍与程工的婚礼迎来了最后的准备阶段。李阿姨站在客厅里,仔细查看着每一个装饰细节,心中满是对女儿的牵挂与不舍。程工则忙碌在各个摊位之间,确保婚宴上的每一样菜肴都符合小萍的喜好。

“妈,您看这个花环放这里如何?”小萍拿着一圈色彩斑斓的花环问道。
李阿姨转过身,微笑着点了点头,“放这里刚刚好,小萍,这是你选的吧?真有你的。”
“是啊,我和程工一起挑的,他说最能代表我们的爱情。”小萍幸福地靠在程工的肩上。
程工则揽着小萍的肩,“阿姨,我会照顾好小萍的,您就放心吧。”

李阿姨看着这对恩爱的小二人,笑了,“我相信你,程工。”
忙碌中,电话响起,是远方的亲戚传来的祝福。李阿姨接起电话,和亲戚们亲切地交谈着,分享着即将到来的喜悦。小萍和程工则在一旁听着,感受着家的温暖与幸福的氛围。
“阿姨,我和小萍商量了一下,我们想在婚礼上做一点特别的事情。” 程工突然说道。
李阿姨好奇地问:“哦?什么特别的事情?”

“我们打算在婚礼上发表一个家庭和谐的誓言,希望我们的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也是两个家庭的合体和谐。” 小萍眼中闪烁着期望。
李阿姨听后,眼圈有些湿润,“这主意太好了。我们一家人永远都是心连心的。”
婚礼那天,天气异常晴朗,阳光透过窗户洒满每一个角落,如同给这对新人的未来涂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教堂里充满了亲友的祝福和笑声。在仪式的高潮,小萍和程工牵手站在台前,朗声发表着他们的誓言。
“亲爱的家人们,今天,我和小萍的结合,不只是两颗心的相遇,更是两个家庭的融合。我们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和大家一起,共同创造一个温馨而和谐的家庭环境。”

全场响起了掌声,而李阿姨的眼中流露出自豪和满足。看着台前的这对新人,她突然明白,有时候退一步,不仅能够带来家庭的和谐,更能够见证爱情的成长与结晶。
婚礼结束后,在送别最后一位客人的时候,李阿姨轻声问小萍:“你现在幸福吗?”
小萍紧紧拥抱着她,“妈,我很幸福,因为我知道,我有你和程工在我身边。”
李阿姨满心欢喜,这一刻,她放下了所有的忧虑和坚持,她知道女儿交给了一个很好的男人。夜幕降临,星星在天空中闪烁,这样的幸福,不正是每一位父母所期待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