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书生樊若水,为了考取功名,硬逼着自己学习建造桥梁效力宋

2023年11月11日02:09:15 故事 1496

编辑I 黑黑

我要让全天下的人记住我的名字

宋初,江南

南唐首都金陵的贡院,一群人围在门外——今天是三年一度的科考放榜的日子,有的人焦躁不安,有的人故作镇静,大家交头接耳,压抑的情绪弥漫在整个贡院外的空气里!

突然,一个中年人的出现引起了人群的一阵骚动。

来人虽然清瘦但精神矍铄,洗得发白的青衫难掩他的脸上大写的两字——自信!

“樊兄,此次考题‘三江既入’解,正中您的下怀。今年肯定高中魁首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向来人拱手道。

“是啊!以樊兄名满江南的才气和冠绝天下的文章,十年前就该中榜。”另一人附和道。

青衣男子并没有理会他们的恭维和议论,兀自走上贡院门口的台阶。

一介书生樊若水,为了考取功名,硬逼着自己学习建造桥梁效力宋 - 天天要闻

恰在此时,贡院的大门轰隆隆打开,里面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开榜了!”

男子打了一个激灵,也顾不上刚才排得井然有序的队伍,第一个冲了进去,顿时,人群蜂拥而至,直扑到院子里一堵贴着红纸的石墙前,有人大叫:“苍天啊,我终于中了!”

有人大喊:“我中了!二甲第十名!

也有人气得大骂:“又陪考一次!”

刚才的青衣中年人趴在石墙上,今年的三百多名中进士的人里面怎么没有一个姓樊的?一定是刚才没看清楚!

他又睁大了眼睛看了一遍,没有,这不可能!于是他又从头到尾仔细找了一遍,还是没有,天慢慢暗了下来,周围的人越来越少。

突然一双大手从背后一把扯住了青衣男子的衣领,瓮声瓮气道:“天都黑了,我们要关门了!看你个穷酸相也不会中榜,别看了!”

一介书生樊若水,为了考取功名,硬逼着自己学习建造桥梁效力宋 - 天天要闻

青衣男子这才转过身来,眼前的一切有点儿模糊,他只看见一个黑衣莽汉手执扫帚正凶狠地看着自己。

又没中!

青衣男子轻叹一声,这一切都结束了,二十年苦读换来名满江南,却进不了庙堂,时也!命也!

想到这里,男子挥拳向眼前的石碑砸去,顿时鲜血四溢,洇湿了眼前的皇榜。

“你居然敢污损皇榜,罪该万死!你叫什么名字?我这就去上报,治你个大不敬之罪!”刚才的黑衣莽汉吓得面如死灰,大声呵斥道。

青衣男子哈哈大笑,转身向贡院门外走去,边走边大声道:“我姓樊名若水!迟早有一天,我要让全天下的人记住我的名字!”

一介书生樊若水,为了考取功名,硬逼着自己学习建造桥梁效力宋 - 天天要闻

公元974年,宋朝皇帝赵匡胤决定派名将曹彬为统帅,征伐南唐。

在出征之前,赵匡胤把曹彬叫到皇宫特赐给他一把尚方宝剑并晓谕群臣:曹元帅此次出征事关国家大局,特赐给他这把尚方宝剑!凭此剑曹元帅可斩副将以下各级将领,无须请示!

经过灭蜀之战,曹彬一战成名,成为宋初继慕容延钊之后又一位难得的将才,但此次出兵,曹彬并没有全胜的把握。

他深谙南唐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温热,境内河网密布,再加上长江天险横亘千里,想靠北方的

兵及骑兵取胜,谈何容易。

最主要的是,南唐有一支天下战斗力最强的水师,纵横江南几十年,当年后周世宗柴荣两次南征都收效甚微,很大程度上是这支水师在关键刻发挥了作用。

一介书生樊若水,为了考取功名,硬逼着自己学习建造桥梁效力宋 - 天天要闻

所以要想取胜,必须训练一支能够与南唐水师实力相当的水军!

于是曹彬决定兵分两路,自己带领副将李汉琼等先赴长江上游督建水师,另外派大将潘美带领步军后行。

但曹彬到了荆南之后遇到了一个难题——自己带来的李汉琼等人都是北方人,对于水师作战经验有限,要想短期内建造战船、训练出一支能实战的水军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在这时,赵匡胤给曹彬送来了一个人,此人的到来直接决定了此南征的成败!

此人的名字就叫樊若水

一介书生樊若水,为了考取功名,硬逼着自己学习建造桥梁效力宋 - 天天要闻

经过上次贡院风波之后,樊若水终于决定不在这里考了!可是,不在这里考能去哪里考?樊先生很快找到了下家——大宋当今的天下又不只是你南唐李氏的天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樊若水决定去大宋参加考试!

可是,此时的樊若水又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自己的“国籍”是南唐,在大宋也没有学籍啊,没有学籍就不能参加考试!

而要想办理学籍,则需要大宋皇帝亲自审批,既然大宋皇帝赵匡胤说了算,那就只有贿赂一下大宋皇帝了,可是人家赵匡胤是当今天下最大的地主,家里什么珍宝没有,礼物轻了人家不会收的,说不定还会被乱棍打出来。

一介书生樊若水,为了考取功名,硬逼着自己学习建造桥梁效力宋 - 天天要闻

既然送礼,就要送全天下最重的礼物!樊若水想了很久,天底下能人赵匡胤法眼的礼物也许只有一个——南唐江山!

樊若水,江南一介书生,却要把南唐当作礼物献给赵匡胤,这个想法出来的时候,估计他把自己也给吓了一跳。

可是樊若水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他知道赵匡胤觊觎南唐国土已久,只是由于两国被长江天险所隔,江北又没有有实力的水军,所以一直迟迟不肯发兵江南。

既然宋军惧怕长江天险,那我就给他修一座“长江大桥”!既然宋朝没有水师,那我就送它一支能够战无不胜的水军!

一介书生樊若水,为了考取功名,硬逼着自己学习建造桥梁效力宋 - 天天要闻

打定主意要贿赂大宋皇帝的樊若水,从此不再读那些经史子集文科类读物,而是开始研习战船建造、桥梁设计、水文监测等理工科教材。

几年下来,他竟然成了这方面的专家,可是这还不够,他还需要长江的第一手水文资料,尤其是长江最窄处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周围的水文情况,这里是发动渡江作战的最有利位置。

可是长江采石矶作为南唐的重要军事设施,怎么会允许一个书生去测量呢?别说测量,就是靠近估计都很难!既然常人不能靠近长江,那就别做常人了!

一介书生樊若水,为了考取功名,硬逼着自己学习建造桥梁效力宋 - 天天要闻

于是樊若水狠了狠心,通过熟人介绍走进了采石矶旁边的广济寺要出家!古时候出家为僧还算简单,手续办理也不复杂,何况樊若水通过熟人介绍,又为寺庙捐赠了一大笔钱,终于顺利成为该寺的一名僧人!

当和尚也要送礼,苦命的樊若水只好把苦往肚里咽,不过他坚信,现在这个世界欠他的,以后赵匡胤都会加倍还给他!

当了和尚的樊若水每天并不念经,也不打坐参禅,谁让人家是走后门进来的呢,方丈不管也就无人过问!

樊若水当了和尚后,每日的工作就是一大早带着鱼竿跑到山脚下的江边上钓鱼,这个画面就比较诡异了,一个不吃荤的光头和尚,整天坐江边钓鱼。

一介书生樊若水,为了考取功名,硬逼着自己学习建造桥梁效力宋 - 天天要闻

不管怎样,反正樊若水没有遇到阻挠,他有时候还会坐上小船,来回奔波于江上,傍晚方归。

用这种方法,樊若水在江上奔波数月,竟然把采石矶周围数十里的面宽度测了出来,并且写了一本书,他为这本书取了一个很牛的名学《横江图说》。

督军造船的本领有了,临险架桥的技术会了,《横江图说》也绘完了,现在的樊若水还有最后一件事情要做——偷渡!

樊若水的偷渡计划很成功,他很快见到了大宋的皇帝赵匡胤。

当呈上自己的《横江图说》时,他从赵匡胤的表情变化中就已经猜到了结局——学籍有了!

一介书生樊若水,为了考取功名,硬逼着自己学习建造桥梁效力宋 - 天天要闻

赵匡胤的表现比樊若水预想的还要大方,不仅给了他学籍,允许他在宋朝参加科举考试,而且直接给了他一个官:不用等着中进士再效力国了,直接去曹彬军中吧,就这样樊若水来到了曹彬的大营中!

在樊若水的指挥下,工匠们很快造成了黄黑龙船数千艘,龙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舶舵蔽天,杀奔南唐。

公元974年八月,曹彬的水军一路顺江而下,一战,攻破池州,池州守将败逃,随后曹彬挥师南下,二战,攻打铜陵,南唐铜陵守军全军覆没。

三战,曹彬攻克江北重地石牌口,驻军江北,夺取采石矶北岸,此时潘美带领的大宋步兵连克数寨,与曹彬在采石矶会合。

一介书生樊若水,为了考取功名,硬逼着自己学习建造桥梁效力宋 - 天天要闻

樊若水修习桥梁建造技术十几年,现在终于到了用武之地,他根据当年积累的水文资料,命令大军把原来的那些巨筏相互连接,以当年江内所沉巨石为桥墩固定巨筏,只用了三天时间,一座颇有现代感的“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了!

十一月,曹彬指挥潘美的大军作为长江大桥的第一批“乘客”顺利渡过长江,杀奔南唐的增援部队。

十二月,宋军直捣南唐的军事重地白鹭洲,白鹭洲陷落,公元975年一月宋军攻打新林港,新林港沦陷。

此时宋军已经兵临南唐首都金陵城外,南唐朝廷危如累卵,赵匡胤只需要再动一下手指头,南唐方圆千里的国土就是自己的了!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