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所有亲人远离后,张爱玲弟弟被纳入继母户口簿,继承14平米小屋

2022年12月27日23:10:09 故事 1755

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家中去世一周后才被人发现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张子静陷入了久久的震惊中,好几天脑子一片空白。

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但当死亡发生在自己的亲人身上,难过的心情仍然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在张爱玲去世前,张子静的父亲,母亲,继母都先后去世,张爱玲成了他世上唯一的亲人。尽管姐弟俩分离多年,但每当想到姐姐就住在地球的另一端,张子静就觉得自己并不孤独。

突然收到噩耗,张子静意识到自己这回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往事不断涌上心头。那些让人高兴的,难过的回忆就如散乱的拼图被一片片拼凑了起来。

张子静只比张爱玲小一岁,姐弟俩出生在钟鸣鼎食之家,父母都是名门之后,从小家里的标配就是花园洋房,司机,佣人若干,张子静和张爱玲一人一个保姆。

如果张子静的父亲张廷重能安安分分过日子,一双儿女的生活会非常幸福,然而人生诸事,又岂能事事如意。

张廷重喜欢抽鸦片逛妓院赌钱,一般的旧时代女子会忍气吞声,张廷重的妻子黄逸梵却是具有新思想的女性,她因为不能容忍丈夫的堕落,最终决定离家出走,和小姑子留学国外,留给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破碎的家,张爱玲时年4岁,张子静3岁。

没有了妻子的约束,张廷重更是肆无忌惮,把外面的女人带回家,整日在家吞云吐雾,就连托亲戚找的在铁路局当英文秘书的闲职也因为时常不去上班,最终被开除。

颓废的日子过久了,张廷重想要振作起来,在作出不养姨太太,戒掉鸦片的保证后,黄逸梵从国外回来了,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过多久,张廷重又开始抽鸦片,家里的气氛再一次变得压抑。

这一次,黄逸梵下定决心离婚,两个孩子都由张廷重抚养,但张爱玲读什么学校由黄逸梵决定。至于为什么不管儿子,黄逸梵认为张廷重会管的,毕竟张子静是唯一的男孩。黄逸梵不会想到的是,张廷重生性凉薄,就连亲骨肉也不在乎。

被所有亲人远离后,张爱玲弟弟被纳入继母户口簿,继承14平米小屋 - 天天要闻

在黄逸梵的坚持下,张爱玲去上了新式小学,张子静却在家听私塾先生讲课,张廷重嫌学校贵,不想多花钱送儿子去学校,他要把钱留着抽鸦片。

张廷重的父爱是稀薄的,且大部分都给了张爱玲,只因为张爱玲继承了他的文学天赋,是一个聪慧的女孩儿,小小年纪就写了一手好文章,还会仿造报纸的形式,自己又是写文又是画图,做了一份报刊,张廷重看到后特别高兴,每当有亲戚朋友来家里,就会把张爱玲做的报纸拿给他们看,笑着说:“ 这是小煐做的报纸副刊。”而张子静则天赋平平,无法引起父亲的重视。

张爱玲读高一的时候,张子静终于被送进学校读五年级,因为身体不好再加上厌学,张子静时常请假。姐弟俩的性格一个随了母亲,一个随了父亲,张爱玲事事要强,张子静则得过且过。在张爱玲看来,和父亲越来越像的弟弟越来越不讨人喜欢。

随着年纪的增长,曾经亲密无间的姐弟逐渐有了分歧。后母孙用蕃来到张家后,一些事情在悄悄发生变化。

孙用蕃看出张廷重更喜爱张爱玲后,最初对张爱玲极为讨好,但没有得到回应,倒是被她漠视的张子静表现得非常乖巧,极力想要让自己适应新生活。

经历的家庭变故多了,张子静学会了小心翼翼地生活,纵然被父亲打,被继母刁难,也不会放在心上,仍然若无其事地玩耍,敏感的张爱玲却为弟弟受委屈而哭得稀拉哗啦,并发誓要报仇,多年后她说那时的自己就像活在电影中,爱恨都很强烈。

同龄的女孩总是比男孩早熟,也更容易受伤,张子静的麻木反倒让自己少了许多烦恼。

1937年秋天,张爱玲和继母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被偏心的父亲狠狠揍了一顿,然后关了禁闭,对此袖手旁观的弟弟让张爱玲心寒,并进一步发现亲情的冷漠。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家庭,当爹妈的都是传统文化下罕见的个人主义者,黄逸梵能抛下儿女多年不回家,张廷重只顾自己快活,当孩子的,逐渐也越来越像父母。

被所有亲人远离后,张爱玲弟弟被纳入继母户口簿,继承14平米小屋 - 天天要闻

谁说一代代人不是一直在轮回上一代的命运?父母的言传身教如果是消极的,负面的,儿女终生都是受害者。

张爱玲最终逃离了她痛恨的张家,投奔了母亲,张子静也想走,然而当他抱着心爱的球鞋来投奔母亲时,却被拒之门外。

黄逸梵不是那种因为母亲的身份就愿意无条件付出,砸锅卖铁也要养孩子的女人,她的原则是量力而行。黄逸梵面带难色地告诉张子静,她的经济能力有限,只能抚养姐姐一人。

张子静最终伤心地离开了,他一直知道母亲对他的忽略,但当直面现实时,还是忍不住失声痛哭,只是哭过后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人生本就充满了各种艰难。

张爱玲是天才女作家,二十多岁就红遍了上海滩,张廷重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特别高兴,会把刊登张爱玲文章的杂志悄悄收藏起来,翻了一遍又一遍。相比之下,张子静的表现显得黯淡无光。他就像这世间大部分普通人一样,纵然努力,也没有多大结果,他曾和同学办过刊物,写过文章,最终悄无声息地收场。

渐渐地,张子静接受了自己是普通人的现实,一切尽人事,听天命。

他有时也会找姐姐聊聊天,然而两人从未真正地交过心,张子静从来不知道张爱玲心里真正的想法。解放后,张子静问张爱玲对未来的打算,张爱玲却没有回答。

1952年的一天,张子静又敲响了姑姑的门,问姐姐在吗,姑姑却告诉他,张爱玲已经去香港了,说完就关上了门,不想和张子静多说。

张子静习惯了姑姑的冷漠,却无法接受姐姐的不告而别。

走到楼下,看到满大街穿着一样服饰的人群,他突然想起张爱玲说过,她是绝不会穿这样呆板的衣服的,直到这时张子静才理解到张爱玲其实早就流露了要离开的意愿。

被所有亲人远离后,张爱玲弟弟被纳入继母户口簿,继承14平米小屋 - 天天要闻

身边来来往往的路人,张子静却倍感孤单,茫茫人海,他是如此渺小,不知道人生的希望在哪里。

张廷重整日和妻子抽鸦片,长期坐吃山空,陆续败光了上海,天津等20多处地产,两口子搬到了上海弄堂14平米的小屋。

他坚决贯彻儿孙自有儿孙福的想法,钱都给自己花了,还骗儿子辛苦工作存的钱。至于儿子娶不上媳妇的事情,张廷重完全不关心,娶不上就娶不上吧。

张子静对此很无奈,这个家从来就没正常过,父亲不像父亲,母亲不像母亲,每个人都怪的与众不同。

张廷重去世后,张子静在国内能说上几句话的亲人只有继母了,两人的关系曾经十分生疏,却在此时有了牵绊。孙用蕃考虑换掉14平米的小屋,和弟弟一起住一套更大的房子,由弟弟当户主,因为张子静的坚决反对,孙用蕃打消了念头。

张子静长期在上海农村教书,没有这14平米的小屋,他就无法回城落户,孙用蕃对此表示理解,把张子静纳入了自己的户口簿,让张子静继承了这14平米的小屋。

死前把遗产都留给女儿的黄逸梵,则完全遗忘了儿子的存在。

母子一场,也不过只是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被所有亲人远离后,张爱玲弟弟被纳入继母户口簿,继承14平米小屋 - 天天要闻

孙用蕃去世后,张子静越发觉得生活冷清,他一直没有结婚,常年形单影只。

张子静四处打听姐姐的消息,最终在80年代末才得知张爱玲在美国的地址,怀着激动的心情给张爱玲写了信,然而本就生疏的姐弟关系不会因为多年不联系而突然变得亲密起来。

张爱玲无法回馈给张子静同样的热情,这些年来历经人情冷暖,她已经习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被外界打扰。

张子静在《我的姐姐张爱玲》一文中写道:

“姐姐待我,亦如常人,总是疏于音问。我了解她的个性和晚年生活的难处,对她只有想念,没有抱怨。不管世事如何幻变,我和她是同血缘,亲手足,这种根底是永世不能改变的。”

对张子静来说,只要知道张爱玲还活着就好,多一份牵挂,活着就多一份意义。

晚年的张子静过得非常拮据,房子小,厨卫都是共用,和小时候住的花园洋房简直是天壤之别,但他这一辈子,好坏都经历过了,又何尝不是一种圆满。

张爱玲去世后,张子静怕自己也会重蹈姐姐的悲剧,死在家中无人发现,于是从此每天敞开大门,和来来往往的街坊邻居打招呼。

他老了,全靠邻居照应,邻居家的肥猫也时常来张子静家做客,给他寂寥的老年生活带来了几分生气。

张爱玲走后一年多,张子静平静地离开了人世,睡了一觉就再没有醒过来。没有在死前遭遇病痛折磨,已经是一种莫大的福气。

张子静这一生都活在张爱玲的光环之下,然而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凡,知足常乐也是一种智慧。

学会和自己和解,才能释怀人生所有苦痛。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