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末年端宗时至元十三年冬,元朝军队渡过长江到达天台(在今浙江天台县)。
元军攻台,然而近海一户民妻貌美,惊世容貌被元兵强抢掳到军中,妇人的夫家是临海(在今浙江临海县)人,长得非常漂亮。
千夫长得知是一姓王的妇人,欲想将她占为己有,于是杀死了她的公公、婆婆、丈夫,与民妻有关人等。要强行占有她,但没达到目的。
民妻王氏誓死不从,于是假装说道:‘她必须为夫舅等服丧满月,才能侍奉千夫长,千夫长见她性子刚烈,求死不难,便爽快答应。
于是依然逼她随军而行,第二年春,千夫驱赶王氏向北走。在到达嵊县(在今浙江嵊县)清风岭时,王氏仰天偷偷感叹,道:“我知道我死的地方到了,算死得其所,可以安心的去了。”
随即咬破自己的手指,用指血深情的在斑驳岩石上写出她为夫守节的诗:
君王不幸妾当灾,弃女抛男逐马来。
夫面不知何日见,妾身还是几时回。
两行怨泪频偷滴,一对愁眉怎得开。
遥望家乡何处是,存忘两字苦哀哉。
写好后,一头便扎下万丈深渊,投崖自杀而死。
古往今来,年代虽相隔已久,但大石上的血迹凸起,依然清晰可见,不受百年的风雨剥蚀。也许感动到上天,铭记岂及至今。。
虽然夫家皆因她的美貌而死,面对强大的军队并不惧怕,但民妻王氏用生命捍卫自己对夫家的忠贞,坚定不移。
后来天下逐渐稳定,曾元末诗人杨廉夫(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路过此地时,见到王氏的绝笔,即兴写了一首诗加以谤辱,感慨题诗写到:
胡马驮驮百里程,清风后夜血书成。
只应刘阮桃花水,不似巴陵汉水清。”
此事后杨廉夫虽然在官做什么的都很顺,遗憾的是没有儿子,就是因不相信王氏守节自杀的事,结果始终无法生子,突然有一夜梦见一妇人说:‘你还记得所写毁谤王节妇的诗吗?
虽然你这么做,无损于节妇的名节,但你非常轻薄毁谤节义,罪恶很重,上天因此罚你绝子绝孙。
杨廉夫醒后,似信非信但深感懊悔,这时将自己毕生所写毁谤的诗完全部毁掉,并另外写了一首赞叹王节妇的诗:
天随地老妾随兵,天地无情妾有情。
指血啮开霞峤赤,苔痕化作雪江清。
愿随湘瑟声中死,不逐胡笳拍里生。
三月子规啼断血,秋风无泪写哀铭。
后来杨廉夫又梦见该妇人来道谢不久后,杨便得了一子。这也算是圆满。
后来这个故事被冯梦龙记载在《情史》里,又名《情天宝鉴》,为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选录历代笔记和其它著作中的有关男女之情的故事编纂,记载的人物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歌伶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