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2022年12月19日21:49:18 故事 1647

武安县有一个姓陈的寡妇,陈寡妇为人心善热情,和附近街坊邻里的关系都相处地很好。

这天傍晚时分,陈寡妇外出归来,不料却见路边不远处躺有一老翁。

也不知那老翁多久没洗漱了,陈寡妇和他虽两人相隔甚远,但陈寡妇还是闻到了老翁身上的那股酸臭味道。

见一旁有许多人对老翁指指点点,陈寡妇便上前问其缘由,来人一看是陈寡妇,于是便说道:“这老乞丐已经躺这好几天了,今天晌午之时还懂了一下,但现在已经不动了,估计是被饿晕过去了。”

听闻这话,陈寡妇不解的说道:“那怎么没有人上前帮把手啊?那毕竟是条人命啊。”说完陈寡妇便撸起袖子准备上前。

可陈寡妇刚走两步,却被一人将她拉住,然后劝说道:“陈寡妇,你又想多管闲事对不对,你忘了你上次被讹银子的教训了不是?”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原来就在半个月前,陈寡妇有天上街买东西,见路边有一老汉瘫坐在地,陈寡妇心善之下便上前将老汉给扶了起来。

不料待陈寡妇刚把人给扶起来,那老汉便突然抓住陈寡妇的手,然后诬陷是陈寡妇将他推倒,让陈寡妇给他赔偿医药费。

最后这件事越闹越大,以至于最后还闹到了衙门,那老汉说:“你说我摔倒和你无关,你只是将我扶起来而已,那请问既然和你无关,你为什么会把我扶起来呢?别跟我说你是好心,明明就是你将我推倒的,要不是我抓住了你,你还想跑呢。”

听到这话,陈寡妇顿时是百口莫辩,纵使当时有很多人为陈寡妇作证,但因老汉一口认定就是陈寡妇推的他,最后县令无奈之下便判罚陈寡妇赔偿老汉十两银子医药费。

此事过后,很多人都为陈寡妇抱不平,但事已至此,大家也没有办法,只能告诫自己以后不要再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陈寡妇听到这话,转头一看,原来拉住自己的是隔壁邻居李婶。

想起上次发生之事,看了眼不远处躺着的老翁,陈寡妇拿开李婶的手,叹了口气后无奈地说道:“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怕我像上次那样再次被讹银子,可我相信,这世上好人还是比坏人多,只是坏人更让我们刻骨铭心而已,让我眼睁睁看着一个人在我面前被饿死,我实在做不到。”

说完,陈寡妇便屏息走上前,用手摸了摸老翁的脖子处,陈寡妇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自相公死后,陈寡妇一直严律自己,不和异性有所接触,避免招来风言风语,但如今为了救人,陈寡妇也顾不得许多了,将老翁的半边身子架到自己的背上,陈寡妇就这样背着老翁一步一步的往家里走去。

回到家后,陈寡妇便喂老翁喝下了一些温水,然后便用针灸帮老翁刺激穴位,帮助老翁尽快醒来。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陈寡妇的针灸术是跟他亡夫学的,说起来陈寡妇也是个苦命之人,在陈寡妇十九岁之际,她便嫁给了武安县的黄郎中为妻。

两人婚后不久,陈寡妇就怀有了身孕,为此黄郎中高兴不已,早早的就提前给孩子取好了名字。

要是男孩,那就叫黄安,希望他能一辈子平平安安,要是女孩,那就叫黄慧,寓意她能一辈子温柔贤“慧”,“慧眼识人”。

可不幸的是,有天黄郎中上山采药之时,却不慎从山崖上摔了下来,当场就被摔死了。

相公去世后,陈寡妇悲痛不已,曾一度想着随相公而去,但想着自己肚子里还有相公留下的血脉,陈寡妇便只能忍下悲痛,坚强起来。

几个月后,陈寡妇顺利生下一名男婴,按照相公生前给取的名字,陈寡妇便给儿子取名为黄安。

黄安自小就很懂事,他知道娘亲独自一人把他拉扯大极为不易,所以对于陈寡妇,他自小就极为恭敬和孝顺。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长大后,黄安子承父业,也当起了一名郎中,且黄安为人也很心善,所有病人一视同仁。

遇到家里困难的病人,他连诊金都不要,甚至有些时候还会倒贴银子进去帮人治病。

黄安永远都不忘娘亲对他说过的这么一句话,据说这句话是他父亲生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医者仁心,方为医。医者恶心,方为魔。医者救人同救己,医者害人同害己。”

例如今日一早,黄安正在家中吃早饭,突然从邻村跑来一人,说村里有许多人突然腹痛难忍,所以特来请黄安前去治病。

黄安一听,饭都顾不上吃完,直接拎起药箱就和那人走了,永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而这时在陈寡妇的针灸下,老翁也慢慢醒了过来,陈寡妇见此,心中顿时一喜,随即便将银针给收了起来。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看着眼前还很虚弱的老翁,陈寡妇轻声说道:“老人家,你不要害怕,我不会伤害你的,是我把你给救回来的,你那时被饿晕过去了,但你现在肠胃还很虚弱,只能吃些软一点的温食养胃,你且等我一会,我去给你煮点米汤,你把米汤喝了再好好睡一会,明日就会好点了。”陈寡妇说完不等老翁回话,转身就走进了厨房。

见陈寡妇已走,老翁突然一改虚弱神色,突然轻笑了起来,笑得很是慈祥。

过了好一会,陈寡妇便端来一碗米汤,不过此时老翁已经从床上起来了,正坐在一旁的凳子上。

等陈寡妇把米汤放下,老翁突然神色一惊说道:“小娘子,你睡的床在哪?赶快铺床,把被子铺好,然后把你衣服脱了。”

闻言,陈寡妇先是一愣,随即有些温怒说道:“老人家,你这话是何意?莫非你是觉得我家中只有我一个妇道人家在家,所以便对我有何非分之想不成?”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不是,不是,哎呀,你误会我了,我不是那意思,但我现在没时间和你解释那么多了,你快照我说的做,不然你儿子性命堪忧。”老翁急忙解释说道。

听到这话,陈寡妇心中很是疑惑,但她此时也知道眼前这老翁恐怕也不是寻常之人,再加上听到儿子性命堪忧这句话,陈寡妇心里顿时慌乱起来,于是便按照老翁的指示去做。

两人来到陈寡妇睡的床前,先把床给铺好,然后老翁便走出屋外,让陈寡妇脱下身上穿的外衣放到床上,又找来一条黄安穿过的衣服,一并放在了一起,然后便让陈寡妇蹲在床边不断呼喊黄安的名字。

而此时老翁也不闲着,在陈寡妇呼喊黄安的名字时,他则站在一旁不断掐着手决,嘴里还一直快速的念着一种晦涩难懂的咒语。

过了许久,老翁这才停了下来,然后让陈寡妇也停了下来。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见陈寡妇一脸的担忧之色,老翁笑着说道:“好了,你不用担心了,你儿子一会就平安到家了,你救了我一命,你是个好人,恰巧我会一点相面之术,所以刚刚便给你相面了一下,这才发现你儿子今夜有危险,不过此时他已无恙了,且他刚刚还有贵人相助,你就放心吧。”

“哦,原来是这样啊,真是太感谢你了前辈......。”陈寡妇一脸的感激说道。

“你不用感谢我,要感谢的话,那你就感谢你和你相公的善良吧,记住我说的话,人善自有天佑,人仁自有神保,行了,我现在也没事了,我也该走了,我还有事需要去做。”老翁打断陈寡妇的话后说道。

陈寡妇见此便极力挽留,让老翁至少把米汤喝了再走,但老翁却不肯,说自己有急事要办,必须要走了。

见老翁如此着急,想必也是有何要紧之事,于是陈寡妇倒也没再阻拦,而是转身进屋拿来了几张面饼说道:“老前辈,既然你着急要走,那我也就不拦着你了,这几张饼子你拿着,路上可以当干粮充饥。”

这次老翁不再拒绝,手拿面饼对陈寡妇笑了下后转身便走了。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老翁刚走不久,陈寡妇便听到屋外有敲门声,她起身开门一看,只见门外站着的人竟是自己的儿子黄安,但黄安此时却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陈寡妇见此也没有多说,先把黄安给迎进屋,随即进厨房给黄安煮了一碗姜汤,待黄安喝下姜汤,定了定神后,陈寡妇这才问他为何害怕的缘由。

“娘亲,你怕是不知道,儿子刚刚差点就不能活着回来见你了。”黄安仿佛想起了什么,一脸煞白的说道。

“啊,究竟怎么了龙儿?是发生了何事?你且慢慢对娘亲说来,不要害怕。”陈寡妇安慰说道,说完还不断用手捂着黄龙那冰冷的手。

这时,黄龙一直紧绷紧张的情绪这才缓和了下来,随即便对陈寡妇说出了他刚刚的遭遇。

据黄龙所说,他在把邻村的病人全部医治好后,虽已是夜幕之时,但为了不让家中娘亲担心,他便想要回家。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邻村的人对黄龙心存感激,本想留宿黄龙过夜,但见黄龙执意要回家,便提议找几人护送他。

可黄龙心想两村之间也相隔不远,再说了,自己从小就在这附近几个村子来来去去,心中对于道路可是熟悉的很,就算闭着眼睛都能摸黑走回去,根本不需要有人护送。

拗不过黄龙,邻村的村民们叮嘱了他几句后,便只好由他而去了。

可黄龙刚走到一半路途,却不知为何突然哈欠连天,仿佛周公上身了一般。

且这时黄龙见不远处竟有一间破庙,于是便想进去躺一会,养好精神后再回家,毕竟此地离家也不远了,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黄龙进庙后,找了个相对干净的墙角就靠了上去,然后不知为何,他就晕晕沉沉的睡了过去。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但刚一睡过去,他就听到了娘亲叫他的声音,可当他想应答之时,却发现自己竟然说不出话了,且身上仿佛还有一种无形的绳索在束缚着他。

正当黄龙焦急之时,他听到了从四面八方开始传来咒语声,且此时的他惊奇发现,原先束缚他的感觉好像也消失了。

黄龙见此,便想试一下,于是便大声的应答了一声“唉”,然后睁开了眼睛,醒了过来。

可不料一睁眼,却把黄龙给吓坏了,因为距离他不远处正站着一只硕大无比的黄鼠狼

且黄鼠狼此时正慢慢向他走近,猩红的眼睛,凶狠的表情,不断往下滴的口水,看起来极其吓人,仿佛下一秒就要将黄龙给生吞活剥了一样。

看着逐渐接近自己的黄鼠狼,黄龙吓坏了,急忙想着脱身之计。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突然,黄龙仿佛想到了什么,想都不想,直接就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一个包子,然后把包子往一旁丢去。

黄鼠狼见此,顿时就被飞出去的包子给吸引住,而黄龙则趁此机会立马就往外跑去。

这包子原本是乡民们感谢黄龙的救命之恩,然后送给黄龙路上当干粮的。

黄龙原本还推脱不要,但因盛情难却,所以便收了下来,不料此时却成为了救他一命的宝物。

跑出破庙,黄龙一刻都不敢耽搁,直接就往外跑去。

可还没跑多远,黄龙往后看去,却见黄鼠狼已经追出来了。

看着渐渐逼近的黄鼠狼,黄龙由于害怕,一时没注意就脚底一滑重重摔倒在了地上。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黄鼠狼见此,一个飞扑就往黄龙扑来,正当黄龙命悬一线,以为自己今日会命丧于此之时,突然从一旁飞射出来一支箭,且刚好就射中了黄鼠狼的腹部。

黄龙一看,只见一猎户模样的男子从一旁跑了过来,并从地上将他拉起。

不等黄龙问话,黄鼠狼又飞扑上来,猎户见此,立马把弓往地上一扔,从背后抽出一把猎刀就冲了上去,可黄鼠狼正面相抗。

猎户身手极其灵活,几次躲过黄鼠狼的飞扑和撕咬,同时还往黄鼠狼身上砍中了几刀。

趁着黄鼠狼一个空挡,猎户眯着眼将刀往上一提,只见黄鼠狼腹部就被划出了一条大大的口子,而黄鼠狼则顺势就躺到了地上,挣扎了几下后就没了气息。

确认黄鼠狼已死,猎户把刀放好后,这才走上前笑着轻声说道:“小哥,你没事吧,看你和黄郎中长得有几分相识,想必你就是黄重黄郎中的后人吧?”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闻言,黄龙拱手行礼回道:“嗯,我是他的儿子,敢问恩人你是?好好真是好险,如若不是恩人,恐怕我现在已经命丧黄鼠狼之口了。”

“哈哈,无妨,你是黄郎中的后人便好,怪不得我刚刚在家总觉得心神不宁,像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一样,结果我一出来,正巧就碰到你遇险,这真是天意啊。”猎户笑着摆手说道。

说完又接着说道:“行了小哥,现在已经没事了,你就安心回家吧,但我可不是你的什么恩人,要说恩人,你父亲和你娘亲才是我的恩人啊。”

听到这话,黄龙欲言又止还想问些什么,却被猎户摆手打断说道:“行了,别问了,快回家吧,别让你家中老娘担心了,哦,对了,我叫刘勇,以后你遇到何难事都可去找我,我就住在小荒岗。”说完刘勇不等黄龙问话,扛起一旁的黄鼠狼便走了。

黄龙见此,背起自己的药箱后便也回家了。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听完儿子的遭遇,陈寡妇喃喃念叨说道:“小荒岗,刘勇,刘,刘,刘勇,哦,我想起来了,原来竟是他呀。”

见娘亲想起来了,黄龙心中也很好奇,于是便向娘亲打听起了刘勇的事,陈寡妇见儿子如此,便笑呵呵的说起了以前的一件事。

那时陈寡妇刚嫁给黄重不久,有天黄重外出采药,却见不远处躺有一人,浑身血迹,且一旁还站有许多村民在指指点点。

黄重好奇之下便上前打听,这才知道了地上躺着的男子的身份,以及村民们为何不愿出手相助的原因。

原来躺在地上的男子名叫刘勇,是个孤儿,自小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因自小缺少管教,刘勇自小就养成了许多不好的习惯,经常对附近乡邻小偷小摸。

对此乡亲们生气不已,但又无可奈何,因为刘勇乃是个无赖,谁也不想和他扯上关系。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而今日发生之事则是刘勇自找的,刘勇见附近绑有一头牛,且四下查看都没发现有人,于是便动起了贪念。

可他刚把牛绳子解开,也不知为何,老牛突然发狂,直接就对着刘勇撞了上去。

刘勇见老牛发疯了,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后就拼命的往前跑,老牛见此则在后面追。

就这样,刘勇又被老牛给撞到了几次,正当刘勇命悬一线之时,幸好老牛的主人及时赶到,牵住了老牛。

可刘勇虽没有被当场撞死,但腹部却被老牛用牛角划开了一个口子,此时也命悬一线了。

因刘勇是个孤儿,根本就无人来将他认领回家,且再加上刘勇平日里为人品性不佳,自然没人愿意帮助他,只会站远远观看。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黄重心中虽对刘勇也颇有微词,但毕竟他是一名郎中,让他看着活生生的一个人在他眼前死去,而他却什么都不做,他实在做不到。

思虑片刻,黄重便做出了决定,只见黄重上前撕下自己的一块衣角,为刘勇将伤口处包扎好后,黄重便背起刘勇往家走去。

回家之后,黄重便开始为刘勇治伤,在黄重高超的医术下,刘勇的伤势很快就得到了好转。

最后,刘勇便在黄家整整住了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医治期间,黄重夫妇对于刘勇的照料是无微不至。

在黄家,刘勇再次感受到了家的感觉,也再次体会到了有家人的幸福。

刘勇伤势治愈后,便向黄重夫妇辞别,并向黄重夫妇保证此后他定当洗心革面,好好重新做人,而黄家之人,一辈子都是他的恩人,只要黄家有难,他定伸手相帮。

而事实也是如此,刘勇自离开黄家后,就跟变了个人一样,开始老老实实的当起了一名猎户,并开始娶妻生子,组成了自己的幸福家庭。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当年黄重去世后,刘勇一得知消息,就立马跑来帮陈寡妇操办昔日恩人的后事,且往后日子里,刘勇也经常资助陈寡妇母子。

但那时黄龙还小,所以对刘勇没有印象而已,之后考虑到陈寡妇的境况,为怕影响到陈寡妇的清誉,所以刘勇便慢慢和陈寡妇一家断绝了来往。

听完娘亲的话,黄龙终于明白了,原来自己一家和刘勇之间竟还有这般渊源。

见儿子一脸顿悟的表情,陈寡妇掩嘴一笑说道:“所以儿啊,你要谨记为娘说的这句话,善者,自有天佑,仁者,自有神保。”

听到这话,黄龙仿佛明白了什么,随即说道:“嗯,我明白了娘亲,你放心吧,孩儿知道该怎么做了,”

“嗯,那你早点睡吧,明日一早和我去城隍庙拜拜,求城隍爷保佑你一辈子平平安安。”陈寡妇笑着说道。

民间故事:父母行善,为儿子积了阴德,让儿子两次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日次一早,陈寡妇便带着黄龙来到了城隍庙祭拜,可上香之时,当看到香案上的面饼,陈寡妇却突然心中一震,因为香案上的面饼正是她昨夜送给老翁的面饼。

见此,陈寡妇瞬时仿佛明白了什么,微笑着便拉着黄龙和她一起上香祭拜......。

结言:“善者,自有天佑,仁者,自有神保。”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因果循环,陈寡妇和黄重种下了善因,所以黄龙顺利逃过一劫便是善果。所以人生一世,一定要多多行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