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夏去秋又来。眨眼间到了秋末,农村的秋是清凉的,一丝凉意洋洋洒洒;泛黄的树叶透露着寂静和落寞,天地间弥散着萧索肃寒的气息!
在这个清冷的季节里,四弟也慢慢学会了爬,后娘在人们的劝说和安慰下,才慢慢从失子之痛的悔恨悲哀中走了出来。
那年的雨水多,三天两头下雨,村子周围的水坑里,经常是沟满河平,象要溢出来似的。
下地干活的人们,来回路过水塘边,都会弯腰蹲下洗一把手,抹一把脸,然后,把双手上的水一甩地离去。
晚上路过水塘的路口时,都要小心谨慎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地以防跐掉水塘里去!
我们那里都是漏风的黑黏土地,如果三天不下雨,地里的庄稼就要干旱了,又坚又硬的土地,就会裂开一条条裂缝,就像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的皱纹,清晰又深刻。
当地农民常说的“三天一小旱,五天一大旱,蛤蟆撒泡尿就发水”的地方!
那个年代,农民一日三餐吃的主要粮食就是红薯,细粮都上交了公粮。所以,晾晒红薯干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收秋后的田野里,那黑黝黝的土地留下的满是褶皱和疲倦,带给人们的是无限的伤感!
秋后,土地在沉睡,在养精蓄锐,等待来年厚积薄发!
地里刚刚播种的冬小麦,冒出了针尖大小的麦芽儿,黄黄的麦芽儿在瑟瑟的秋风中挺立,给人们带来期望和生机。
村民们开始趁天气晴朗,抓紧时间挖红薯,晾晒红薯干了。
晒红薯干的时候,最怕的就是下雨,红薯含淀粉较多,见到一点点雨水就会发霉变质。所以,晒和收必须争分夺秒抢时间。
那几天,天气晴朗,生产队社员们抓紧时间割红薯秧子挖红薯,连续挖了三块地的红薯,分给了社员们进行晾晒。
当时没有广播,农民不了解以后的天气状况,只能凭借感觉和经验抢时间。
麦田地里的土质比较干燥,红薯干晾晒在麦田里,干的比较块。劳力多的家庭,抓紧抢地盘,把家自己分到的红薯分别㧟到就近的麦田里,拿出几把推子,推的推,撒的撒,扒开摆好防止红薯干摞在一起。
我们家没有男劳力,父亲除了吃饭在家,吃了饭就去学校里,晚上也不回家,后娘又舍不得使唤儿子!
家里分多分少红薯,全靠我和后娘两个人晾晒。有时候,饭都顾不上吃。
在农村,一个家庭没有男人在家,里里外外没有人撑腰帮忙,说实话真是举步维艰!
后娘也真的很不容易,挺可怜的,所以,她把很多事情都强加给了我,把我当成了小大人,这,我都能理解!
家里有劳力的人家抢占先机,把分到的红薯就近㧟到干燥的麦田里,用推子把红薯推成片晾晒在干燥的土地上,红薯片晒干的快。
等到我去找地方的时候,别人早已把红薯片晾晒完毕回家去了!
我要把红薯一筐一筐㧟到很远的地方,费时又费力。后来实在不行,就把红薯用推子推成片,就地撒在刚挖了红薯的地里。刚挖了红薯的地很湿,红薯片撒在这样的地里,干的比较慢,这就叫“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别人家第一天晾晒的红薯片晒干后,拾起来收回了家,后娘很着急,去地里摸了几次自己家晒的红薯片,中间还糖心,没有全部晒干,不能拾起来收回。
漆黑的夜里,村子里突然一阵乱哄哄的骚动,打破了深夜的宁静,把后娘从梦中惊醒。
原来,天突然阴下来,灰蒙蒙的天空像被浓墨泼洒在天际,模糊了人的眼睛,让人感到迷惘、压抑,感到失落和哀伤!
村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齐出动,提篮的、㧟筐的,急急忙忙在黑暗中涌向地里,抢拾自己的红薯干。
后娘听到动静,火烧火燎急忙起床。一家人一年的生计全部撒在地里,她昨天去地里摸了几遍,怎奈红薯片不干,没能及时把红薯片拾起来收回,天要下雨,一年的粮食眼看就要泡汤了,岂能不急?
后娘急忙给四弟弟盖好被子,和我一起提着蓝子,拿着竹耙子,摸黑跑到地里。
夜很黑,伸手不见五指,乱哄哄的人们用手在地上摸索着,见到白的就捡起来,都恨自己的手拾的太慢,有的人干脆双手下去搂,恨不得多长出几只手来!
后娘更是嫌手拾得太慢,急中生智,抓起竹耙子在地上搂起来,然后把搂在一起的红薯片集中到一堆,我去红薯地里拉红薯秧子盖上。
就这样,把一块地里的红薯干刚刚用红薯秧子盖上,毛毛细雨开始无情地像缥缈的白纱轻轻洒落。
绵绵细雨,时大时小,从那朦朦胧胧的天空像湿辘辘的烟雾,软绵绵的,默默无闻的,没有声响地飘落,雨的伤感弥漫着整个灰蒙蒙的夜空。
别人家把地里红薯干收拾得干净利索回家了。
大娘带着奶奶全家老少全部出动,收拾干净之后也走了。
奶奶走在最后,她在蒙蒙细雨中,用手在额头上搭起凉棚四下张望,在黑暗中想寻找我们的踪影,被大娘督促着不得已也走了。她善解人意,最怕大娘嘟噜脸子,一辈子活着,如履薄冰!
我和后娘手忙脚乱地捡拾着地上的红薯片,来不及拿回家,只能倒在地上,用红薯秧子覆盖。
剩下两块地里的红薯片,被蒙蒙细雨打的湿漉漉的,拾不起来了,即便拉红薯秧子盖上,也是鞭长莫及,望洋兴叹了。只能听天由命,干脆就让其淋在地里了!
天色更黑更暗了,地里再看不到人的踪影,只有我和后娘在漆黑的雨夜里与妖魔恶鬼一同游荡。
黎明前的黑暗,被深邃夜空的濛濛细雨缠绕着,我伫立在黑暗的边缘,心里只有恐惧和迷惘!此刻,我恨父亲不负责任得过且过!
雾蒙蒙的细雨越下越大了起来,像千万条银丝砸在脸上,溅起一层蒙蒙的雨雾,水珠顺着脸颊往下滑落。
我和后娘的头发粘在头皮上、贴在脸上,衣服也被雨水浸透了!
这正是“湛湛长空黑,更那湛、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我和后娘没有语言,默默地拖着疲惫的脚步村子里走去。
黎明驱散一黑暗,天亮了,村子上空升起枭枭炊烟,烟雾在雨水迷濛的村庄上空盘旋缭绕。
刚走到胡同口,就听见弟弟撕心裂肺的哭声,嗓子都哭哑了。
原来,刚会爬的弟弟从床上掉下在地上,赤身裸体地从屋子里爬到大门外面找人,从院子到大门外留下一道长长的弟弟爬过的痕迹,浑身上下全是泥,趴在泥巴窝里,象个泥巴猴子似的,头上还有个从床上掉T磕碰的大包。
后娘见状,火冒三丈,扔掉手里的筐子,顾不上脱去被雨水淋湿的衣服,伸手抱起弟弟,一边给弟弟擦着头上身上的泥水,一边开口大骂:“……孙!你爬出来弄啥啊?看淋成什么样子了?恁爷爷奶奶都死绝了!恁是稆出的!老树杈子上蹦出来的!恁没爷爷没奶奶!……孙家儿……!”
她骂着把脸对着前院的后墙,前院听得一清二楚!
无论后院如何的嚼骂,如何的不堪入耳,前院,大门紧闭,就象个坟墓一样,鸦雀无声,死一样的寂静!他们悄悄的的,该吃吃,该喝喝,象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多年来,前院一如既往,面对后娘七窍生烟,怒发冲冠的大骂,前院若无其事,泰然处之,不得不佩服前院人的沉着与冷静!
前院,大人小孩说话,都像只苍蝇一样,总喜欢在背后学人走路、说话,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前院,那是囚禁爷爷奶奶的地方!奶奶除了那次被娘家侄女请了一趟之后,再没有出过门!
其实,奶奶听到了后院孩子在外面撕心裂肺的哭声,她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
她站在大门口以内徘徊,几次想出门,都被伯父骂了回去!
伯父用眼斜视着奶奶,咬着半边牙齿说道:“你心里还都想着后院哩!她嚼叫她嚼,她吵叫她吵,也沾不到身上!”
吓得奶奶连连后退,她扭头又看看大娘那不悦嘟噜着的脸,站在一边不停地抠着自己的手指甲,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
正在奶奶模棱两可,吃不下饭的时候,听到后院的吵骂声。虽然身子颤巍巍地有点发怵,一脸茫然的无可奈何,但她望着空中飘落的像绢丝一样毛毛细雨,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吵、骂,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别人厌恶,让前院更加高兴舒坦又得意,这正是大娘所期望的,这让她逢人就有了贬低后院的话题!
每每如此,大娘很得意地悄悄告诉奶道:“你听听!后院又嚼人哩!你们长眼看着,她孩子长不好!长大也是土匪的料!”
意思就是让奶奶断了挂念后院的念头!
雨停了,太阳羞答答地钻出了云层。
我赶快跑到地里,扒开红薯秧子一看,红薯片全霉了,用手一捏,粘粘的扯着细丝,霉菌丝一拉好长。
三块地里的红薯片,拾起来的,没有拾起来的,统统霉变成黑色、绿色的花花脸。
外皮霉变的吃着不苦。夹心霉变的吃在嘴里又涩又苦!
后来,又晒的没有霉变的红薯片统统全部都上交了公粮!
那一年,整整一年,我们家大人小孩,每天吃的全部都是发霉变质的霉红薯片!救济粮倒是有,我们家没有资格!
烧出来的红薯片子茶,是霉绿黑色的,一股霉味刺鼻的涩苦,难以下咽。
蒸的窝窝头,黑黑的象煤球,抓在手上,五个手指头上黑黑的、黏糊糊的一层东西!
当弟弟手里握着黑黑的窝窝头,出现在胡同口大娘面前的时候,大娘原本平日里见到后院里的孩子,把脸都是绷得紧紧的,像干枯的枝叶。此时,象经过晨露的滋润,舒枝展叶,脸上泛出一丝淡淡的快意!
人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那都是在安慰自己罢了!
那些欺骗别人、伤害别人的人,心冷如铁,却依然逍遥自在!
秋末,难忘的那个细雨绵绵的黑夜,毁了一家人一年的生计……
(原创,纪实连载,揭露人性阴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