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给老僧送银,老僧把他锁在房中,他竟因此逃过一劫

2022年11月01日18:07:23 故事 1507

宋孝宗年间,唯亭有个财主叫李继善,家有良田千亩,房舍上百间。不同于那些为富不仁的土财主,李继善乐善好施,方圆十里内的许多穷苦百姓,大都受过他的恩惠,因此他们都十分尊敬他。

距李家大院不远处,有个叫曹文泽的书生,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得病去世了。从此后,他和老娘谢氏相依为命。谢氏体弱多病,而曹文泽一心想考取功名,到了弱冠之年,都还抱着书本不肯松手,这就导致他们家中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娘俩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李继善得知情况后,便经常接济曹家母子。李继善老婆刘氏,为人颇为尖酸刻薄,她每次见到李继善派人给曹家送油送面,她就会数落他好一阵子,并且一再警告道:“曹家人就是喂不饱的白眼狼,以后你再大手大脚地给他们送东西,小心我跟你没完。”

李继善不想跟刘氏争吵,因此每次她聒噪时,他就带了家童杨光,假装去乡下收租,实则是出去散心了。

民间故事:男子给老僧送银,老僧把他锁在房中,他竟因此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这年六月的一天,谢氏得病去世了。曹文泽想给老娘买口寿材,再托人将她送到山上去葬了。可镇上的老板心太黑,一副棺材竟然要十两银子。曹文泽哪拿得出这么多钱来,只得哭着脸去向李继善借钱。

“十两银子够吗?这样吧,我给你二十两银子,俗话说死者为大,你先让你娘入土为安再说。”李继善得知谢氏去世的消息后,不免将曹文泽安慰了一番,随后亲自包了二十两银子,递给曹文泽。

曹文泽感激涕零,跪地就拜道,“李大善人的恩情曹某没齿难忘,他日若能高中,一定加倍奉还。”

“你这穷书生还能高中?你怕是白日做梦吧?”刘氏得知曹文泽上门借钱的消息后,竟连早饭都顾不得吃,就匆匆跑到堂屋来阻挠了。只见她一把抢过曹文泽手里的银子,气呼呼地说道,“你个姓曹的,你自己说说,你已经上我们家借了多少银子了?这几年还过一文没有?老娘活了几十年,就没见过你这种厚脸之人!”

“我,我——”曹文泽一脸羞愧,一时间竟是无言以对。李继善觉得刘氏有些过分,便瞪着她道,“谁家没有个难处?怎么就叫厚脸之人了?文泽老娘刚刚过世,他已经很伤心了,你不要再这样说他。”

“我不说他,他更会变本加厉!反正这钱啊,今天就是不能借给他。”刘氏不依不饶,抱着银子就往里屋走,完全不顾及曹文泽的感受,以及李继善的面子。俗话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李继善终于怒了,猛地上前抢了刘氏手里的银子就是一声大喝道,“这个家究竟是你做主还是我做主?你简直是越来越放肆了!你再这样无理取闹,我马上写封休书把你休了。”

民间故事:男子给老僧送银,老僧把他锁在房中,他竟因此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你,你为了这个穷书生,你竟然要休我?姓李的,我真是白跟了你这么多年啊,呜呜,你太没良心了。”刘氏吃了一吓,不敢再阻挠了,不过她很快就哭着脸,打起了感情牌。

李继善懒得理她,再次将银子递给曹文泽道,“快先去处理你娘的后事吧。”

“这——李大善人,这钱,我还是不借了吧。”曹文泽心中本来就十分愧疚,如今见二人为了此事大吵大闹,他更是过意不去。于是此刻,他竟有了不买棺材,只想找床草席将老娘埋了的打算。

李继善故意板着脸道,“你不拿这钱,如何给你娘买棺材去?你难道要当个不孝子吗?”

“我——我——”听到这里,曹文泽又是一阵激动不已,眼泪情不自禁地就从眼眶里流了出来。李继善见状,赶紧拍了拍这小子的肩膀道,“这钱是我借给你的,与其他人无关,你快走吧!”

“谢谢,谢谢李大善人。”曹文泽点点头,抱着银子快步离开了。刘氏见这小子把银子抱走了,瞬间就像剜了心头肉一样在屋里大哭起来,边哭便骂道,“姓李的,你个败家子,你有点儿钱不得了了,到处做善事,可你看看,你这些年究竟得了什么回报?你迟早要把这点儿家产败光。呜呜,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李继善料得这婆子又会为了此事在家中兴风作浪,于是叫上杨光,准备乘了马车,去姑苏城里转转。谁知,刚刚出门,还未上得马车,迎面竟走来一个化缘的老僧。

那老僧双眉皆白,看上去年龄不小了,但走起路来,却如带了风一般,十分精神。他一手拿着钵盂,一手拄着禅杖,肩上还背了个沉沉的包袱。老僧见到李继善后,便笑眯眯地迎上前去问道,“阿弥陀佛,敢问施主,可是李继善李大善人?”

民间故事:男子给老僧送银,老僧把他锁在房中,他竟因此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正是。大师怎么称呼?”李继善恭敬地抱拳回礼。

那老僧道,“贫僧法号慧园,从寒山寺一路募化而来。因担心路上不安全,故想把募化而来的六十两银子寄放在李善人处,明日未时左右,再来这里拿取,还希望李善人能行个方便。”

“这倒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不过大师,你我素昧平生,你为何这般相信我呢?你不怕我赖了你的银子不给你吗?”李继善微微笑了笑道。慧园道,“李大善人乐善好施的美名早已在十里八乡传开,这些年来施舍给穷苦百姓的银子,早就不下千两了。我相信李大善人绝不会为了贫僧这六十两银子,而败坏了您的美名。”

家童杨光冷哼道,“你这和尚打听得倒是仔细嘛,别说你六十两银子了,就是六百两,我们老爷都不得要你的。”

慧园笑道,“我就是知道李善人不会赖我这银子,我才放心大胆地来找他的。”

“哈哈哈,谢谢大师这么看得起我,那我就暂时帮你保管这些银子了,明日你尽管找我来取便是。”李继善笑着接了慧园递来的包袱,又问他道:“口说无凭,我还是给你写个收条吧。”

慧园见马车已经准备好了,料得李继善要出门,不想耽误他时间,便摆了摆手道,“不用了,我信得过你。”说罢,他让李继善点了数,然后转身就走了。李继善也不便多留,拿着那包袱,进了里屋。正好撞见刘氏抹干了泪,从里面出来。他本来还想继续不理她的,可忽然想到,自己去姑苏城里找朋友游玩,万一玩得开心了,明日还回不来的话,那慧园和尚就拿不到银子了。这可如何是好?万般无奈之下,李继善只得将包袱递给刘氏道,“这是寒山寺的慧园大师寄存的六十两银子,明日未时左右,他会来取,到时候你问清他法号,就把这银子还给他。”

民间故事:男子给老僧送银,老僧把他锁在房中,他竟因此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你收他的银子,为何你不亲手还给他?”刘氏虽然还有些不情愿,但她还是迅速将那个沉甸甸的包袱接住了。

李继善撒了个谎道,“我这两日都要下乡去收租,今晚可能回不来,我怕那慧园和尚来时,我还在乡下,耽误了他是小事,若传出我是想赖他银子,那就麻烦了。”

“那你收了他银子,给他写收条没有?他取银子时,是不是要把收条给我才行?”刘氏打着小算盘,盯着李继善问到。李继善道,“他没要我写收条,只要他报对了法号,你直接把这些银子给他就是了。”

没写收条?那岂不是可以赖了他这六十两银子?正好今早损失了二十两银子,就拿这和尚的六十两银子来弥补损失吧!刘氏一乐,当即眉开眼笑道:“那真是辛苦你了,当家的,在外面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啊!”

“知道了。”李继善摆摆手,心头还有些诧异:这婆娘,怎么忽然变得如此关心起我来了?看来今早的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啊。

出了院子后,李继善又给守门人交代了几句话,这才乘了马车,带着杨光一起,去姑苏城里找老友游玩了。由于当天玩得尽兴,又喝了许多酒,李继善和杨光都留在了城中。

民间故事:男子给老僧送银,老僧把他锁在房中,他竟因此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次日未时,慧园和尚果然敲响了李家院门,道明了来意。守门人侯老汉早得了李继善的吩咐,径直将这和尚带到了刘氏面前。刘氏佯作痴傻地给了慧园十文铜钱道,“我手里就这点儿余钱了,今日全部送给你了,你再去别处化缘吧。”

“施主,我不是来化缘的,我是来找李善人取我那六十两银子的。”慧园和尚盯着那十文铜钱,迟疑了片刻道。

刘氏皱眉道,“你啥时候给了他六十两银子啊?他根本就没对我说过此事。你这和尚,要钱要到我们家里来了不说,还想诬我们的银子不成?去去去,赶紧出去,不然我对你不客气了。”说罢,这婆子又将十文铜钱拿了回来。

“昨日辰时,我亲手把六十两银子给李善人的,我跟你说不清,你快让他出来说话。”慧园无奈地叹了口气,侯老汉颇为这和尚打抱不平,但是在家主面前,他又不敢插嘴,只得埋着头站在一旁。

刘氏拿起茶杯,呷了一口茶,不慌不忙地说道:“我们老爷是个大忙人,你要见他,至少得等明日去了。还有,你说你平白无故给了他六十两银子,他肯定给你打了收条才对吧?你把那收条给我看看也算作数。”

民间故事:男子给老僧送银,老僧把他锁在房中,他竟因此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慧园怒道:“昨日我见他要出门,不想耽搁他,便没让他打收条。你们该不会是抓住这一点,想赖了我那六十两银子吧?”

“我们老爷平白无故收了别人的东西,都会打收条的。如今你拿不出收条,却跑这里来说他想赖你的银子,我看你完全就是想倒打一耙,诬赖我们吧?”刘氏冷声笑道。慧园听了这话,急得直跺着禅杖道:“我跟你说不清,快叫李善人出来见我。”

“我们老爷真的还没有回来。”侯老汉示意慧园和尚先出门等等再说。慧园却以为李家人合起伙来骗他募来的银子,不由得更是生气地对刘氏说道:“你们赖我银子会遭报应的,我劝你们赶紧把银子还给我——”

“我敢对天发誓,我们若赖了你的银子,愿遭天打五雷轰!”让慧园和侯老汉万万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刘氏,竟然举起一手,当着二人发起了毒誓。慧园见状,估计这银子是要不回来了,只得沉沉叹了一口气道,“罢了,罢了,这六十两银子,就当我拿去做好事了。哎——”说罢,慧园带着一身怒气出门去了。侯老汉一再劝他等李继善回来,当面问清此事再说,可慧园却没了耐心,只等了半个时辰,便匆匆离开了。他大概认为:这是李继善联合了他老婆,要赖他这六十两银子的,因此无论等多久,都没什么用。

民间故事:男子给老僧送银,老僧把他锁在房中,他竟因此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怎知,这慧园和尚走了没多久,李继善就坐着马车,跟杨光一起回来了。侯老汉急忙迎上前去,把刘氏赖银子之事,悄悄地给李继善说了。李继善气得暴跳如雷道,“这个死婆子,这辈子竟掉到钱眼去里了!为了钱,她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如果我再留着她,岂不是把我的名声都败坏了?我这就找她说理去。”

“别啊老爷,这事儿目前只有我知道。您如果去找夫人评理了,她一定会把我赶走的。我上有老,下有小,养家糊口实在不容易啊。”善良的侯老汉一听这话,立即哭着脸跪下来向李继善求情。李继善将他扶起,余怒未消地说道:“她敢赶你,我马上就把她休了!”

“这,这更使不得了。就算她不怨你,我这一辈子也过不去啊。”侯老汉流着泪道。杨光劝说道,“夫人虽然爱财,但还算持家,如果为了这件事把她休了,她肯定想不通,到时候自寻短见,也会坏了老爷的名声。”

李继善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便点点头道,“还好那个慧园大师说过他从寒山寺来,不如咱们偷偷拿了银子,去还给他。”

“老爷英明。”闻言,侯老汉脸上才露出了一丝笑容,李继善又吩咐他,“不要对任何人说我回来了。”说罢,他叫上杨光,驾着马车,偷偷来到后院,再从窖酒的地窖里挖了一百两银子出来,径直朝寒山寺而去。

民间故事:男子给老僧送银,老僧把他锁在房中,他竟因此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二人是坐马车去的,而慧园和尚却是一路步行回寺的,二者的速度,完全不可相提并论。因此李继善和杨光到了寺里,那慧园和尚都还没回来。李继善探得这消息后,不由得吁了一口长气道,“幸好那大师傅还没回来对众僧说起此事,不然我这李大善人的名声,就臭名远扬了。”

“老爷,那只是夫人的意思,又不是您的意思。我相信慧园大师一定会分得清是非的。”杨光回了一句后,便跟着李继善一起,跳下马车,规规矩矩地在寺门口等起人来。

申时,慧园和尚终于拄着禅杖,无精打采地回到了寺门口,李继善慌忙迎上前去作揖打招呼道,“大师傅,终于等到你回来了。”

“是你?你个道貌岸然地伪君子,你来这里干什么?”慧园见到李继善还是火冒三丈。杨光慌忙上前解释道,“大师,你误会我们老爷了!今日赖你银子的是我家夫人,我们老爷这两日都在姑苏城中,完全不知情。”

民间故事:男子给老僧送银,老僧把他锁在房中,他竟因此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既不知情,那你们又来这里做什么?”慧园斜了二人一眼,心中还充满了疑虑。李继善取出封好的白银道,“今日未时,我回到家中,守门人老侯才告知了今早之事,对此我深表歉意,满怀愧疚,特意送上白银百两向大师道歉。”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还真是误会你了,贫僧真不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阿弥陀佛,说抱歉的应该是贫僧才对。”慧园接了银子,坚持只收自己募来的六十两,李继善一再推辞道:“剩余的银子,就算是我捐给寺庙的吧。”

慧园无法推脱,只得对李继善说道,“李大善人一定是菩萨转世,这辈子才会有这么宽广的胸襟;既然您已到了这里,还请不要嫌弃,今日随贫僧一起,在寺里住上一晚,贫僧还想跟李大善人一起谈论些佛法之事。”

“佛门圣地,这个,恐怕有些不妥吧——”李继善听着寺内的钟声和念经声,竟有些迟疑,毕竟,他平日里很少吃斋念佛,他自认为跟这慧园和尚没什么好谈论的。慧园却不死心,一再坚持道,“李善人如果对佛法不感兴趣,那对这寺庙总该有些兴趣吧?这座寒山寺可有些年份了,里面有许多有趣的地方,李善人既然来了,何不随贫僧一起去参观参观呢?”

杨光笑道:“老爷,看来今晚咱们不在这里住上一晚,慧园大师是不会让我们走的。”

民间故事:男子给老僧送银,老僧把他锁在房中,他竟因此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正所谓盛情难却,李继善实在找不到理由推脱了,这才点头答应下来。慧园将银子交给住持大师后,他便带着李继善和杨光在庙内四处参观,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他又亲自送来了晚膳。担心李继善吃完饭后,还会偷偷下山,这和尚竟又找来一把大锁,将主仆二人锁在了他们休息的厢房之中。

当晚,杨光还有些害怕,惊岔岔问李继善道,“老爷,这老和尚为什么锁咱们,他该不会趁咱们睡着了,再来谋财害命吧?”

“咱们把银子都给了他,哪里还有财在身上?再说了,要谋财害命,他也该悄悄的进行,大可不必带咱们到庙中四处走动。”李继善相信慧园,正如当初慧园相信他一样。不过,话虽如此,他还是道出了自己的担忧,“我观那慧园今日离去时欲言又止,想必是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却又因什么原因,不便说出口。哎,既来之,则安之吧,咱们今晚姑且在这里睡上一晚,等明日天亮了再说。”

“那你睡吧,我偷偷给您看着。”杨光始终有些不放心,当晚几乎没有睡觉,而李继善却睡了个好觉。

次日天色一亮,慧园便将门上的大锁解开了,这个时候,李继善听得脚步声,也起床了。慧园料得二人起来了,便推开门,走进去问道,“施主昨晚睡得可好?”

民间故事:男子给老僧送银,老僧把他锁在房中,他竟因此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还好,这寺内白天虽有些吵闹,但晚上倒是雅静。”李继善笑着点了点头。慧园微微笑了笑道,“只要施主睡得好就好。”说罢,他从衣袖里拿出一窜穿了个平安符的念珠道,“这窜平安珠,虽然没有任何神奇的功效,但它代表贫僧对施主的祝福。希望施主无论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都要平安、快乐。”

“好,谢谢大师傅。”珠子虽然不值钱,但礼轻情意重!李继善接了,吃了斋饭,这才跟着杨光一起回到镇上。不料还未到家,二人就听到一阵哭声从四处传来,及至李继善拉开窗帘往外一看,才发现许多地方已经积了齐腰深的污水。原来,昨日晚上,狂风伴着洪水,袭击了这个小镇。镇上许多人家都被淹了,少部分人因为跑得不及时,还被洪水卷走了。李家的房子,大都建在高处,虽然未被洪水冲毁,但还是有部分房子,涌进了泥沙和污水。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李继善老婆刘氏,半夜竟滚到床下,被涌进屋的洪水给淹死了。而李家的其他人,包括家丁,都是安然无恙的。

当李继善看到刘氏的尸体时,还是有些难过的,不禁责备刘氏的丫鬟小菁道,“你们发现来了洪水,怎么都不去喊夫人一声呢?”

小菁一脸委屈地说道:“我和侯叔一起去喊夫人的时候,那大风就把我们吹倒了,我们根本无法进到夫人屋里。后来我们又挣破了喉咙,大声呼喊,可还是没有把夫人喊醒。”

民间故事:男子给老僧送银,老僧把他锁在房中,他竟因此逃过一劫 - 天天要闻

“小菁说得没错,老爷若不信的话,可以看看我身上和腿上的伤疤,这都是被大风吹倒后,在地上给磕的。”侯老汉边说边扯下衣衫,给李继善和杨光看他的伤口,李继善这才暗暗感叹:难道这都是天意?难道那慧园和尚,昨晚就算得了我家里会遭此一劫,所以千方百计把我留在了寺中?想及此,李继善连刘氏的后事都顾不得处理,便又乘了马车,重回了寒山寺。

慧园和尚早知道了李继善的来意,不由得微微笑道,“有些事情,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但多做好事、善事,冥冥之中就会积德,当这种德行达到一定程度,或许就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原来如此!李继善点点头道,“多谢大师赐教,多谢大师救命之恩。”

“哈哈哈,我没有救你,是你的善良救了你自己。”

经历了此事后,李继善更是一心向善,乐于助人。十年后,当他家财散去,就要贫困潦倒时,曾被他资助过的曹文泽竟然当了大官,他感恩戴德,不但向李继善送去了白银千两,还助他在姑苏城中接连开了几个布庄。靠着这几个布庄,李家又富裕了起来。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