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部分写工益的话题,学生吸烟,学生打游戏,等等,有些人说写的不好,对也好,错也罢,不管人家怎么说?怎么看?我还是继续做我的仗义,今天暂时不讲那些事,就写一个悲惨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前清时期,浙江诸暨城北外几里地外,有一个山村叫做(天打烧),这么难听的村名,究其来历,原来是与一个弱女子一生的不幸遭遇有关的。
那是一个寒冬的早晨,村口凉亭的稻草窝里,僵卧着一具女人。有个四五岁的幼女在旁边号哭,这女人大概是贫病交加受不住饥寒之苦,才死在这里的。这情景人见人怜。村里有位农家妇女路过这里,见幼女哭得可怜,蹲下身去问道:你是哪里人?她是你妈妈吗?幼女说的是外乡话,农家妇女听不懂,见女孩子抖索着身子伸出一双瘦瘦的小手,别把她抱在怀里。小姑娘也紧紧地抱住她不放,再也不肯离开她。这位妇女就把小姑娘抱回了家里。
这位妇女人称阿高嫂,丈夫叫余阿高。夫妻俩三十开外年纪,有一个12岁的男孩,名叫来福,一家和睦相处,又能勤俭过日子,生活也可以。丈夫见妻子抱回一个骨瘦如柴的幼女,说:这样可怜的人我们如不去救她,良心上说不过去,家里人口不多,添口进来也会热闹些。于是,就给她取个名字叫惠珠。惠珠到这里以后,吃得饱穿的暖,,身体恢复得很快。十五六十岁时已经长成一个可爱的姑娘了。惠珠16岁那年,养父余阿高病故,养母阿高嫂作主,让来福和惠珠成了亲。第二年,他们生下了个男孩叫余永成。
来福成亲那年才24岁,小两口恩恩爱爱,生活美满。但好景不长,来福上树拆柏时跌下来摔死了,那时惠珠才19岁。短短几年时间,一家连死了两代男人,婆媳都成了寡妇。这突如其来的灾祸,谁能承受得了?这时,一些人便指指戳戳,说她俩是扫帚星,前世作恶今世要报,谁碰上她们谁就要倒霉。于是,人们像避瘟神一样地避开她们,就连六亲九切见了,也会绕道而行。世态炎凉,算是让婆媳俩尝了个够。
这山脚村均是独户人家,要隔半里路才有村落。阿高嫂家住的只是三间茅草屋,家里没有男人,惠珠又年轻貌美,邻村的光棍汉如同野狗一般,半夜三更破门进来想占惠珠的便宜。欺侮的次数多了,婆婆含着眼泪对惠珠说:我的贤媳妇好女儿,我原来想救你,谁知反而害了你。这日子不能再过下去了,听我的话,乖,你年纪还轻,不如及早改嫁,免受这口怨气。惠珠也含泪说,婆婆是为我,但我从小被你救到家里来,如亲生女儿一样养我长大,救命养育之恩一点还未报,这时候我怎可忍心离开你?儿子这幺小,我未尽抚养之责丢下他去改嫁,成了不孝不义之人了,别人不来怪我,自己良心也过不去。我情愿和婆婆同甘共苦到老也不去改嫁。听了惠珠的一席话,婆婆更感动了,她说:我的主意已定了,你必须改嫁,你是我的媳妇,也是我的女儿,我老了,苦就苦点无所谓,但你还年轻,以后的日子还长着,惠珠见婆婆这样讲,只好相出个变通办法,她对婆婆说,既然这样,我只得顺从婆婆说了,也没有尽到孝心来报答婆婆,也没有尽到母亲抚养儿子的责任,丢下这四岁的小孩要你来抚养,家里生活肯定困难。这样吧,将我卖了,用我的卖身钱来报答婆婆的恩德。婆婆一口就拒绝说:我怎可将你当财物来卖钱?这种缺德的事万万做不得!惠珠最后对婆婆说,今天我的决心已下,我的卖身钱,你如果不是亲手接到,我是不会走的。
不久,惠珠亲自到诸暨城内托一个媒婆做媒,嫁到绍兴乙镇一个开店铺的老王做填房。老王见惠珠这样年轻貌美,愿意出120两的价格,写了一张卖身契,婆媳两人都盖上了手指印。惠珠抱了一回儿子,收拾点换洗衣服,背了个小包袱,阿高嫂抱着孙子,将惠珠送到浦阳江边码头。老王专程雇了一只乌篷船来接惠珠。惠珠再看一眼自己的儿子,跪下给婆婆磕了个响头,船便慢慢地离岸了。阿高嫂拿了这笔钱后,存在钱庄生利息,再依靠几亩薄田和山地,央人耕作,祖孙俩相依为命,尚可度日。惠珠到了老王家,温顺待人,合家和睦,夫妻恩爱。婚后五年内会惠珠生了两个男儿,老王一家已有6人过日子,日用开销较大。老王为求发展,有一次带了巨款去外地进货,住旅店时被人偷得一点不剩。回家后心情非常不好,便去赌场消遣解愁。谁知这一赌就输,越输越想赢,越想赢,越输。在赌场里混了半个多月,他又染上吸鸦片的瘾,等到惠珠发觉时已不能自拨了。老王本来也算个有作为的人,一吸鸦片就万事休了。店铺亏空生意也做不成了,全家6口人生活陷入了困境。惠珠用尽全力也无法维持这个家,只得靠变卖田地房产过日子。这样艰难的日子过了八九年,最后连亲生子也被卖了抽大烟。在这穷途未路时,老王劝惠珠改嫁,惠珠先是不从,后来因倩务所迫,只好以80两的身价,将自己卖给诸暨枫桥附近农民阿牛为妻。阿牛是个光棍汉,年纪和惠珠相仿,为人粗鲁,肚量很窄。阿牛家里没有什么田地,只有两间平房,农民没有田地就没什么出息。婚后几年惠珠又生了一男一女。阿牛好吃懒做,赚来的钱入不敷出。平时,阿牛不体谅妻子,有时还动手打惠珠。惠珠很难受,多次争吵后,两人各带一个小孩,分居自谋生计。惠珠托人到绍兴柄镇刘家做印佣铝箔,吃住都在刘家那里,一个月的工钱是一两半银子,惠珠那年还只有37岁,在刘家生活也不错,不久她精神也好起来,面色也红润起来了。惠珠有了几两银子,一个也不舍得花,她已有五年没见到在乙镇的儿子,也仍挂念着老王,不知他现在怎么样?她想去看看前夫一家安危的心愿向老刘说了,老刘欣然同意。她便做完她应做的事后,买了些食物,背了四岁的儿子,去了乙镇。老王虽然已戒了鸦片,但已穷困潦倒,挑了担子在街口做买卖。见惠珠还来看他,丢下大子和惠珠拥抱大哭。一会儿喊来儿子,母子又抱头痛苦。邻里街坊见了,无不之动容。
惠珠从阿牛家跑到老刘家,犹如从糠箩跳进了米箩。老刘待她宽厚,而且常有赏赐,惠珠心中感恩不尽,哪知老刘对惠珠好,后面另有文章,在一个深夜里,惠珠被老刘强奸了。惠珠受到如此凌辱,想到去死,可又丢不下身边带着的儿子,死也死得不明不白,有谁来给她申冤呢?她是一个浮瓶似的弱女,投靠无门,栖身无依,只知道哭,一直哭到第二天早上,老刘的老婆推门进来,劝慰惠珠说:昨夜的事我已全知道了,请你原谅他一次,只要你的这次不声张,顾全他的面子,日后我们必定不会亏待你。说完,赛五两银子给惠珠,惠珠坚决不收。老刘老婆又劝道:说实话,他内心确实喜欢你,说像你这样有良心的人世界很少,前几天他去过乙镇,听别人评论你,没人不钦佩你,感念你的为人,而我只是三个儿女,现在没有生育能力,如果你能够给他生个儿子,使刘家不绝后,我刘家将永远不会忘记你。老刘老婆的话,说的惠珠心也慢慢的软了下来。后来,她就怀孕了,为了刘家生了一个男孩。刘家上下满心欢喜,对惠珠也另眼相看了。每月,她都可以到乙镇去探望老王并给她钱物。每次见到惠珠,老王总是很感动,表示痛改前非,重创旧业。
惠珠在刘家,等儿子哺乳期满,婴儿第一声会叫她妈时,便决定要回家。刘家再三挽留说:阿牛是这样一个不讲理的人,你回去有什么好结果?就当个刘家的人吧,惠珠含泪说:我命薄,不是享福的人。已经嫁了三次,都没有一个好解决,我嫁人嫁怕了,如今你刘家如此兴旺发达,如果日后家运不好 ,衰落下去,你们不来责怪别人也会说我,是我的命薄害了你们。自己命苦不能再去连累别人。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任凭阿牛怎样对待我,我死也只好死在他家了,今生我决定不再改嫁。说罢泪如泉涌。老刘夫妇知道惠珠的归心已决,挽留不住,便算清了雇佣账,给母子_些衣服和食物,又另给了30两银子,雇了只乌篷船送惠珠母子到诸暨枫桥。
惠珠回到阿牛家,将所有的银子全交给了他。阿牛接过银子,若无其事,一点表情也没有。惠珠已知道他的为人,便闷在肚里不多说。啊牛对惠珠在绍兴乙镇和丙镇两家的事,早已了解得一清二楚。他对惠珠早有了安排,勾结媒人,将惠珠以60两身价卖掉。在一个黑夜里,田家闯进四个汉子,他们不分说明把惠珠嘴巴塞住并扒光衣服,连人带被用绳索捆住,然后扛起塞进一个大猪笼里,四人轮流抬着抬到山脚村一个20多岁的庄稼汉余永成家里。光棍汉余永成在梦中被人喊醒,开出门来见是远房表叔已给他买回一个媳妇来了,连忙招待他们。表叔他们一走,他就急急去解开被绳捆住的棉被。一看,棉被内捆的是一个一丝不挂赤条条的女人,永成取出她嘴里塞的棉花,将她抱到床上……
第二天天亮,惠珠从昏昏沉沉中醒来,睁开眼睛。天哪,这家里的家具陈设,门口摆的那个大捣臼,四周的一切环境,无不记忆犹新。这不是自己的老家吗?是自己和余来福结婚的第一个家呀!那么,这个青年男子又是谁呢?惠珠一把拉过余永成,端详了半天,脱口说道:你叫余永成对吗?永成点了点头,说:是的,我父亲老早过世,母亲十几年前改嫁了,我是靠奶奶抚养长大的,后来老人家也去世了,我孤身一人,便托远房表叔……惠珠一听,只觉天旋地转,即刻晕了过去。余永成又掐人中呼喊,半晌‘惠珠才悠悠醒转,她大哭道:老天呀,你是不是在惩罚我?让我在这个时候见到我的亲生儿子……
余永成呆住了。这为花钱买来的老婆竟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当他听了母亲这20年的经过的诉说后,一下子跪在惠珠跟前:妈,你吃尽了苦啊!如今,我们母子终于团聚了,我定好好孝敬你,不再让你受苦……从此,永成外出打工,挣钱给母亲用,母子俩相依为命。可真不幸,惠珠终因积劳成疾,得了重病。永成日夜恭候母亲的床边,一边煎汤喂药,一一边请名医来医治。惠珠在床上病了三个多月,这天,她把永成叫到床边道:我嫁了三次人,孩子生一处丢一处,只你一人在身边,我很想念这些在外面的子女。这些地址我还记得,你拿纸笔来记下,按照地址赶快去把他们,包括乙镇老王前妻所生的子女,统统都接来。在我有生之前都来见上一面,我死了也瞑目了。永成听罢,立即去办。王,田,刘三家的人,得此消息都非常激动,他们这几个人这几年要打听惠珠的下落,如今惠珠有消息,便各备礼物带着子女陆续来了。
三天后,王家带了儿媳孙子共十二人,刘家带了儿媳共四人枫桥田家也来了儿媳孙子孙女共七人,前来看望,阿牛无颜相见不敢来。各方来客来山脚村闹热了三四天,惠珠心里很高兴,在床前握着子女们的手,肚子里有说不完的话。这次大聚之后,一天早上,惠珠闭上了双眼,含笑去世了。
丧事结束后,永城送走了客人,自己则远走他乡创业去了。后来,这里妈妈的发展成一个村落,就名为(天打烧),给后人留下这么一个催人落泪的故事。故事到此结束!
谢谢关注!
作者:赵金安技师工作室
拒绝搬家。
盗版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