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金陵有个官员,非常贪财而且吝啬,生了一个很漂亮的女儿,名唤秋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还写得一首好诗。
她经常拿诗拿给城中的一位王夫人请教,王夫人贤良淑德,深受妇人的喜欢和爱戴。
晚春的一天,女子偶尔吟出一首诗: “花落花开总是春,惜春何必怨花神?别余一种春光好,柳絮如花亦惹人。”
写好诗后,她抄在一张小纸条上,由婢女送给王夫人,请她改正。
夫人看完,皱着眉头说:“这姑娘是不是想用撒娇来迷惑人一辈子?”
她在诗的后面写了一段批语,强烈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婢女回来后转述了王夫人的话,于是秋姬吸取了教训,努力克制自己的行为,不再那么搔首弄姿。
取来《诗经》中的《关雎》《葛覃》等篇,每日吟诵。
这样过了一年,魅惑习惯改变了一些。
不久,秋姬的父亲因得势而升职,并被派往山西做官,她即将跟随父亲去山西。
走之前,她去了王夫人家道别,指着墙上挂着的《葛覃》,乞求王夫人的临别赠言。
王夫人当即吟诗一首,秋姬女性洁身自好,暗中暗含劝诫之意。
听完王夫人背诵的诗,秋姬一句话也没说。
回家后,她懂得了克制自己,尊重自己。
一路上她始终牢记王夫人的教诲,不让自己放纵一点。
虽然她经过的地方到处都有很多美丽的风景,但无论是在船上还是在车上,她都不往窗帘外偷看。
她真的像汉水南岸的流浪少女,沐浴着周文王的优雅,又像一棵孤枝的大树,让人难以攀援和栖息。
只是秋姬出生的时候,她父亲梦见一个楚国的大夫来探望。
经询问,他得知那是春秋时期的陈屈,由一位美丽的女子陪伴着。
虽然她已经老了,头发会变成银色,但她的皮肤仍然细腻紧致,散发着光泽,而且容貌异常妖冶,称之为“秋夫人”。
陈屈告诉他: “我们已经在冥界一起生活了将近两千年。现在上天有命令要把这颗长春花带到你家。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它。”
说完,他离开了那个女人,独自离开了。
美女拉着他的袖子,很不情愿,痛哭起来。
父亲从梦中醒来,美女的声音还在恍惚中。
他派人到侧房探望妻子,得知女儿已经出生,刚刚落地。
他听说后,很讨厌这个孩子,因为他知道秋姬是一个不祥的美人,想抛弃她,但他犹豫不决,无法忍受。
女儿长大后,严加看管,只有十五岁以下的男人才能进她女儿的闺房。
虽然他找借口说是家里的规矩,其实是因为女儿。
到了山西之后,他梦见楚国大夫贸然前来。
他请大夫坐在房间里和他聊天。
大夫一开口就说: “你女儿已经长大了,应该嫁给我。否则,我怕她不能安定下来。”
父亲认为冥界与世隔绝,不想同意这门亲事
大夫生气地甩开袖子,从座位上站起来,讥讽地说: “我也不敢违背上天的旨意。只是因为我的旧爱刻骨铭心,所以我不得不向你提一个要求。谁真想当你女婿!”
说完,头也不回。
父亲醒来,更加担心。
但是,当他看到女儿斯斯文文在一边读书的时候,他觉得那只是一个恶梦,并没有当作一回事。
秋姬听到了一点风声,恼怒地说: “哪里来的这个鬼怪,竟敢用邪说惑乱人心!即使真有这种事情,难道人心安定坚韧,就不能胜天吗?”
她愤愤不平,想剪发出家当尼姑,家人极力劝住。
从此,她洗去妆容,成了一名女道士。
她整天静静地坐在一个房间里,连婢女老妪也很难和她见面。
她给王夫人写了一封信,说: “自从听了你的教诲,我更懂得改变自己。
平时只做些针线活,不背诗词歌赋。
虽然途经瓜州、扬州、淮水、泗州等地的名胜古迹,但远处的山峰高耸苍翠,近处的水碧绿清澈,完全不在我的脑海里。
没想到,我被一个妖怪诽谤,说我是秋夫人后代。
秋夫人出生于一千年前,我出生于一千年后。
为什么她要等到今天才投胎?
孩儿发誓坚守女人的贞操,永不嫁人,不辜负您对我的教诲。
这也许会让妖魔鬼怪感到羞耻。白白搬弄是非一场,而使闺中女子增添光彩,长久保持纯洁清白的身躯,就和璞玉一样。”
这位王夫人打开信,反复读了几遍,她很高兴,说: “这孩子真的改变了,前世因缘不值得说。”
一年后听说秋姬死了,而且身首分离,夫人感到震惊极了,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会造成这场悲剧。
又过了一年,听说有个官员因为有事离职,没脸回老家,于是去了外省,而那个秋姬的死因真相就更难以了解了。
当时是康熙四十七年。
到了康熙四十九年,夫人的长子到晋地任官职,也就是女子父亲原来做官的地方。他将母亲迎接到晋地供养,竭尽做儿子的本分。
当王夫人到达那里时,她惊讶地发现官府里有一半的房间是空的,门都锁着,于是她问儿子为什么。
儿子回答说: “里面有鬼,在黑暗中出现。一到刮风下雨的晚上,它就发出更大的噪音,所以没人敢住在那里。”
夫人听了这话,顿时明白了,说: “不会是上任老爷的女儿吧?请把封印解开,我会说服她离开这里。”
儿子虽然知道了过去,但是非常害怕灾难会影响到母亲,极力劝阻。
王夫人不听,执意开门,带了一个年轻的婢女,当着众人的面在门口坐下。全家没人敢跟着她。
还不到午夜,就是有啪嗒啪嗒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风突然变得很大,寒意让人毛骨悚然,过了很长时间才停下来。
这时,什么也看不见,只有房间角落里传来一种声音,好像有人在轻声吟唱一首诗。
夫人仔细一天,是五言绝句。
里面女子连连叹气,声音很悲伤。
王夫人知道她是秋姬,夫人笑着说: “看来这孩子情缘未了!”
于是王夫人回复了一道诗。
里面女子惊讶地说: “是我的老师。”
连忙上前,虽然外表隐蔽,声音却听得清清楚楚。
她叹了口气, “王夫人身体健康吗?五年过去了,我的鬓角已经有点花白了。你想过我会死得这么惨吗?”
当她说话的时候,仿佛就在身边。
小丫鬟年纪虽小,见女鬼走近,吓得差点哭出来。
而这位王女士看起来泰然自若,问她悲惨死亡的原因。
秋姬回答:“上次我写信,想向你陈述我的想法。我想你已经知道了。没想到莲花难改,莲藕易缠。信刚寄出,我的姑姑已经到了。
因为姑父也是陕西的官员,要去京城等升职,所以把家人留在了父亲的官邸,没有带在身边。
姑姑有一个小儿子,只有十二岁,长得很漂亮。
因为是表弟,是自己的亲戚,不避嫌,所以经常走进里屋。
我很喜欢这个孩子,和他一起吃饭睡觉。
不久,表弟突发疾病去世。
父亲和姑姑悲痛欲绝,问我表弟为什么生病。
婢女中有个恶人,在我父亲面前说我的坏话,说我和表弟有一腿。
我父亲一直因为这事会怀疑我,所以经常打骂我。
虽然我是无辜的,但别无选择。
幸运的是,丑陋的名声从未传出,我的父亲仍然为我向县尉求亲,眼看就要结婚了。
突然一天晚上,一个凶残的强盗潜入闺房,砍下了我的头,然后逃之夭夭。
死后才知道这个人原来是某尉指派的。
在阴影里,我常常想报复他,但此人剑术纯熟,难以接近,所以常常在夜里发牢骚。
请不要责怪我,你们因此受到惊吓。”
说完,悲痛欲绝。
王夫人讥讽地说: “你在骗我!没听说过申生,孝道,鬼神不洗清冤屈,没听说红线、隐娘有一时枉杀无辜的事情。
你性情如水,和表弟一起睡一起吃,怎么能没有牵扯?
怎么又说弟弟因为身体太过虚弱而死?
那个县尉,家里养着剑客,怎么能容忍家里有荡妇?他一定是害怕你父亲的权势,不敢退出这段婚姻。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内心充满了怨恨和愤怒。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你头上放了一个白色的刀架。”
王夫人还没说完,秋姬就显得很羞愧。
她缓缓说道: “真的有这种事。夫人觉得我该怎么办?”
夫人知道她还是可以打发走的,于是神色严肃地说: “看了你的上一封信,结合最近发生的事情,你真是一个重生的季夏。季夏的丑恶行为,在《诗篇》中传播开来。你今天还没有开始危害世界,破坏风化,这是你的大幸。
你应该远离,躲在荒野里,与草木相处。
肯定会有一个曾经爱你的人来看你,也许会带你一起回去。
如果你还在官邸,如果遇到一个正直的人,挥动他的智剑,你的灵魂就会毁灭,永远沉沦,后果不堪设想。我就说到这里,请你自己考虑吧!”
听了王夫人的话,秋姬似乎明白了什么,伤心地叹了很久,恭恭敬敬地告退了。
走了几步,微微露出身子,却看到鲜血飞红,五颜六色的衣服全红了,就像一具无头的尸体。
婢女一见吓倒在地,夫人也头晕目眩了很长时间。
此时,王夫人的大儿子突然从旁边走了出来。
原来他担心母亲被鬼缠身,会出事,就悄悄跟在后面。
后来看到母亲从容不迫地劝导教鬼离开官邸,印象很深,就没有马上露面。
后来见母亲从从容容劝导教诲幽灵离开官府,非常佩服,所以没有马上露面。他扶着母亲回到寝室。第二天,女子的踪迹不再出现,衙署内才安全无事。向衙内一些吏役打听情况,很少能讲出女子的细节。
后来遇到一个县尉去拜访上司,母子俩留意了一下,见他身边跟着一个人,虎头虎脑的,左右看看,不一般。
我猜想是这个男人暗杀了那个女人。
王夫人长子入晋不久,某尉即辞而去,似知事已泄露。
夫人梦见一个女子披着冠披肩,前来答谢,说: “我跟着楚大夫到了三湘,又能相聚了。”
古人评说:如果喜爱淫邪是源自一个人的本性,要教其改邪归正,只怕相当困难,更何况是秋姬呢!所以她开始虽然态度诚恳地接受教诲,立誓坚守贞节,最终不免害死了十二岁的弟弟。照此下去,祸害何时才能穷尽?幸好剑客奋力一刀,杜绝了无穷的祸患。
取自清朝志怪小说,仅供人茶余饭后的消遣,绝非宣传此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