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香港应该有搬家的经验吧?搬家可让人头疼了。别说收拾了,搬运这些工作,没有些力气都做不来。如果碰巧刚毕业又离港,人生地不熟,经济能力又有限,能找谁帮忙?
我来分享下我朋友小F的故事。
我与小F在开学前已经在网上认识了。小F和我同届,但不同系。按常理应该撞不到面。即使撞到面我们也不认识,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但是有缘的人,注定是有缘分的,尤其身处香港这座城。
我们同一天同一时间在图书馆前面排队,十几个人,小F恰巧就排在我前面。那天排队时间比较长,无聊的我们就开始搭话。越聊越觉得熟悉,一问名字,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说:“原来是你。”然后接着就聊到小F现在的男朋友是个海归,背景收入都相当好,差不多谈婚论嫁了。我预期着,下次见面会听到她派喜帖的消息。
谁知毕业时再联络,她告诉我,她已经和那个男生主动分了手。她也准备离开香港。失恋、毕业、离开,原来可以一起杀个措手不及。
有时候我觉得,不需要见多少面才叫朋友。小F的身上,有种很吸引我的、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就在小F离港的第四个月,我收到她的邀约,会在内地摆喜酒。我纳闷着,不是才刚分手,在新城市还没安顿下来吗?我的第一反应是,她可能旧情复燃了。配上新城市的陌生环境,这完全有可能。
我参加了这次婚宴(当时还没有疫情,可以即日来回),也看到在婚宴上哭得稀里哗啦的新郎。他的脸上,写满了对明天的承诺和对另一半的专一。和小F之前描述那个有点浮夸的前一任,似乎有着天渊之别。我由衷为小F开心。算上这次,这次是和小F第二次见面。我不敢打扰忙碌又美丽的新娘。但是内心,我真的很想知道,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是怎样完成相识、拍拖到结婚这飞跃的?
听说小F在新城市逐渐安顿下来。我想可能我们这辈子都不会再见了。或者,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个故事的答案。谁知神奇的城市、神奇的缘分,又把我们拉到了一起。五年后,小F竟然通过非本地毕业生回港计划,重新来香港了。五年没见,我甚是雀跃。让我更雀跃的,是终于可以有机会解开当年我心中谜题的答案。
我们相约在一家餐厅见面。见时机开始成熟,我于是请小F讲讲当时的来龙去脉。她也再次和我真心分享了当时的心路历程。“的确,毕业前,我和前一任差不多要谈婚论嫁了。我们双方家长还特意定了日子,远程飞了一趟香港。其实,前任的条件真的相当不错。只是当对方父母问我婚后有什么打算,我就说,当然是先参加工作。结果对方父母很反感,说,我儿子是海归收入这么高,你那点工资就算了吧。你结婚了,就在家伺候老公。生小孩了,就照顾孩子。你结婚就是来伺候我的儿子和孙子的。”我当时一听,立即就火了。我有资格来深造,凭什么你儿子就叫高材生,其他人就是一坨S?
年薪百万又怎样?我就是不!要!硬气的小F,就这样和前任分了手,告别了可以做金丝雀的良机。
小F接着就着手搬家,处理离港的事宜。她是个很干练的女生,永远都是说做就做。但是一个人搬家,肯定搬不动。找人帮忙的话,男士有优势。她也深知男士某程度上为女生做事,怀有功利的目的。
这一点上,我曾经感同身受。我有一次被逼三天内必须搬好家,硬着头皮叫了唯一认识的男生。人家推了老半天,后来被逼无奈帮了忙,结果把行李放在地铁口就走了。末了还加了一句:“下次这种事情,不要再找我了。”然后,剩下我呆在原地。
所以洞悉心理的小F,本着明人不做暗事的宗旨,在网上公开找男朋友。并且开宗明义,男票的用途就是搬家的。还附带声明,本次必会严格按照未来结婚对象认真筛选。这脑洞大的,我扑哧一声,差点蹲到桌子下面。“那,来应聘的男生多吗?” 我接着问道。“多,非常多!”小F也很惊讶地睁大眼睛。我这次笑到快抽筋了。小F继续说:“我没想到单身想要找女朋友的男生是这么多!我还要花时间逐一挑选。”
“有的,眼睛对着地下说,我会爱你一生一世。我说,这句话是没错,但是你尝试看着我,再说一次。”我的腰快直不起来了。我完全看到了一个宅男社恐出现在面前。“就这样,我最终物色了现在的先生。他朴实,不会说花言巧语;他学历比我还高,有股认真劲;他的外在条件也非常不错。我们就是这样以结婚为前提拍拖。后来的故事你都知道了。”
我觉得现在的幸福,都是小F主动争取回来的。她的优秀特质,其实代表了很多拒绝攀附、靠自己默默努力的人。有这么三句话来概括人的特质:Some people make things to happen.(有些人让事情发生)Some watch things to happen.(有些人见证事情发生)While others wonder what has happened.(而有些人连发生了什么事都不知道)
我想小F,一定是第一类人。
(本文作者:阿乐)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