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轿子里面明明拉了个小媳妇,到地方后怎么变成老头子了

2022年09月10日11:51:24 故事 1339

1、少妇变老头儿


清朝道光年间,在济南府一个小县城里,有个车夫姓崔,成天迷迷糊糊的,所以人们给他取了个诨名叫“崔迷糊”。崔迷糊以驾车为生,他驾车的技术极好,坐在里面胜过坐轿。


这天,他在集市候了半天也没个主顾,便打起瞌睡来,正迷迷糊糊间,来了位身着重孝的小媳妇。她走到马车边问:“师傅,到十六里河去吗?”


他的马车去十六里河,可谓驾轻就熟,不用他驾驭,马也会自个儿跑去。让小媳妇上了车之后,崔迷糊坐在驾驶台上,抱着马鞭子便又迷糊起来。


民间故事:轿子里面明明拉了个小媳妇,到地方后怎么变成老头子了 - 天天要闻

进了十六里河,马车自动停下,崔迷糊也从迷糊中醒来。他坐在驾驶台上等乘客下来,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那个妇人下来。崔迷糊心道这个小娘们莫不是睡着了,便边开车门边叫道:“小娘子,该下车了。”


拉开车门,他便“啊”的一声惊叫,倒退了三步,半天回不过神来!周边的人听到尖叫,不由得都围了过来,推搡着崔迷糊问怎么回事。


崔迷糊惊恐地说:“怪事!怪事!上车的明明是个身穿孝服的年轻女子,怎的这时却变成了穿邋遢灰袍的老头子?”


大家听说有这等怪事,好事的小伙子们便挤到车上去看个究竟。谁知不看还好,这一看更是齐声惊叫“呀!你拉的怎么是个死人!”


大家见出了人命案,这还了得?便喊来当地里正报案。


民间故事:轿子里面明明拉了个小媳妇,到地方后怎么变成老头子了 - 天天要闻

2、老头儿变壮男


赵知县听说本县出了人命案,连夜升堂,等他听了申诉后,便觉此案十分蹊跷,看来必须亲自去现场勘察才行。


第二天一大清早,赵知县带着衙役仵作,押着崔老大来到了现场,里正早在这里为赵知县设立了临时公案。


仵作奉命检查尸体,等揭开芦席一看,却是一个青年的尸体横在那里。跪在一旁的崔迷糊见此,立刻就喊开冤了,他大声喊道“大人,这个死尸不是小人昨天拉来的。小人昨天拉来的是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儿,头发胡子都花白了。这人体格魁梧,又年纪轻轻,他的死可与小人无关!”


知县听崔迷糊这么一喊,心想有这等怪事,少妇变老头儿,老头儿变壮男,转眼间,同桩案子就变了三变,这叫我怎么审?


仵作检验后报告说“启禀老爷:死者年约二十八岁,身体健康,无啥疾病,通身也无其它伤痕,唯有头颅内有大量淤血,颅骨破碎,显系脑后遭钝器一击毙命。”


崔迷糊听仵作这样报告,更加喊冤不止。


赵知县将公案一拍,大怒道:“大胆刁民,分明是你图财害命,将你的雇主一击致命!现在罪证确凿,还不从实招来!”


民间故事:轿子里面明明拉了个小媳妇,到地方后怎么变成老头子了 - 天天要闻

崔迷糊呼天抢地:“冤枉呀,小的昨日载的分明是一个年轻少妇,不知怎的变成了一个小老头儿。这是里正昨日亲手从小人车上抬下的,现在死的这个年轻人,小人连见都没见过,怎么能说是小人杀死的呢?小人若有半句诳言,愿天打雷劈!”


赵知县一拍桌子道:“看来不用大刑,你是不会老实交代的!来呀!先给本县打他三十大板!”


3、尸体变活人


衙役们把崔迷糊按趴下,举起板子要打,忽然一个人从围看的人群中挤了进来,往赵知县桌前一跪说:“请大人暂缓用刑,这人确实是冤枉的!”


“大胆!”赵知县惊堂木一拍,对着跪在桌前的人说,“你敢说本县断案不明?”


民间故事:轿子里面明明拉了个小媳妇,到地方后怎么变成老头子了 - 天天要闻

这人连连磕了几个头说:“请老爷暂息雷霆之怒,小民敢保证这车夫是冤枉的,因为他昨日拉来的正是小民……这不是冤枉了他吗?”


旁边围着看热闹的人也叽叽喳喳议论起来:“我也奇怪,昨天分明抬下车的是个老的,怎么今天躺在这里的是个年轻的?原来这个老的没有死,那么,这个年轻的又是谁呢?”


赵知县也糊涂了,怒喝道:“里正,这是怎么一回事?”


里正一看事情要糟,吓得连忙趴下叩头,说:“小人该死!小人昨夜奉大人之命回来看守尸体,便叫来杨小倌一起守在这里。那杨小倌说,反正死人跑不了,不必坐守,不如睡一觉,养足精神好在今天侍候大人差遣。小人一想也对,死人也不会有人来偷,我俩便都放心地睡着了。谁知一觉醒来,只见芦席被掀在一边,尸体不见了!小的想也许是被什么野物拖去吃了,正愁大人今天来了无法交差,忽然想到附近有座新坟,是刚死不久的,便和杨小倌商量,将尸体挖了出来,抬到这里。请大人恕罪!”


赵知县叫里正跪在一边,回过头又问这个小老头儿“本县看你一派斯文,怎的却在这里装神弄鬼,滋事生非!还不将你如何以女变男,又如何装死装活的快快招来!”


民间故事:轿子里面明明拉了个小媳妇,到地方后怎么变成老头子了 - 天天要闻

老儿叩了个头,说:“小民叫孙先宽,是个教书先生,生平别无嗜好,就好饮酒吟诗。昨日小民带着诗稿,进城会友,多饮了几杯。回家时,脚软无力,见有辆马车从身边缓缓经过,就想搭个便车。刚拉开车门,想是酒醉无力,脚下一软,就跌进车厢内,只觉得香气扑鼻,紧接着眼前白光一闪,我便滚了下来,接着便什么也不知道了。待小民被冻醒了,这才发现身上盖了一片芦席。芦席岂是保暖御寒之物,所以小民只得爬起回家去了。今晨醒来,酒也醒了,这才记起我的诗稿遗失在马车之上,所以便赶往城里寻觅昨日载小民的马车。走到这里见围了许多人,一打听,始知这是小民昨日酒后失德,闹下这件大事,险些冤杀这位车夫大哥!所以这才挤了进来,向大人禀明一切!”


4、另有血案


赵知县回过头问里正:“本案可结,但这一具年轻男子死尸,分明也属于凶杀!你身为里正,为什么未见你向本县报案?你这玩忽职守之罪暂且寄下,你去问问这里围观的人,看有谁认识这具尸体。”


这时五里三乡的人听说赵知县在此审一桩尸变奇案,男女老少都赶来看热闹,许多胆大的都围过去看。其中有一个人跪下说:“启禀大老爷,小民知道这死者是谁。他便是小民村中的李波。他是前几天得暴病死的。”


赵知县问:“你是什么村的?李波的情况,你又知道些什么?”


这人说:“小民所在的村子叫李家庄。这李波虽说无亲无靠,家里很穷,却非常走运地讨了个很有钱的老婆。”


赵知县说:“胡说,既是贫富悬殊,又怎会结为秦晋?”


这人说:“事情是这样的:去年有一天狂风暴雨,当地有一条船在河里翻了。李波正好路过,他不顾危险,下水救人,救起来的原来是济南首富——顺达染布坊的徐老板。徐老板为了报答李波的救命之恩,又见李波年纪轻,为人忠厚,便一定要将他抚养长大的侄女儿徐晓珉许配给李波。徐老板自己没有子息,人人都说这是徐老板有招赘之意,都为李波高兴。可是李波这人,年纪轻轻的,却很有志气,拒不接收徐家的财礼接济,说只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钱养家。想那有钱人家的女儿,又怎受得了这份清贫,所以小两口便经常发生口角。前几天李波忽然死了,徐晓珉说她家老鼠多,怕是染上了鼠疫,这病会传染,所以死的当天便请了我们几个抬到这里埋了。不知怎的,他的尸体却在这里?”


民间故事:轿子里面明明拉了个小媳妇,到地方后怎么变成老头子了 - 天天要闻

赵知县一听如此,叫捕快去刘家庄提徐晓珉来见。


不久,徐晓珉带到。赵知县见带来的这个女子,一副花容月貌,虽是一身孝服,却别有一种妖艳!


崔迷糊一见到徐晓珉,便像见了鬼似的惊叫:“大老爷,就是她!小的昨日拉的就是这个女人!”


徐晓珉走到公案前一跪,身上散出一股淡淡的幽香,孙老头嗅了嗅说:“不错,我也记起来了。小民昨天扑倒车里,嗅到的香气,就是这个女人身上的气味!”


赵知县听他俩这一说,心想世上竟有这样的巧事!难道冥冥之中果有神助,为了让含冤的忠厚好人得以昭雪,特地让这个孙先宽撞上了她,引出本县来审这一桩险些就永世沉没的奇案吗?想到得意处,便将惊堂木一拍,问道:“徐晓珉,你昨日去了哪里?干了些什么?”


徐晓珉说:“小女子因夫君死后,心中悲痛,去到娘家住了两日,昨日乘这位大哥的马车归来,不料车快到家时,有一个醉汉拉开车门便往小女子身上扑来。小女子惊恐万分,将他推开,他撞在车壁上就没有起来。小女子怕他醒来又来纠缠,所以跳下车走了回来。”


赵知县又问:“你的丈夫什么原因,年轻轻就死了?”


徐晓珉说,“民女家境贫寒,户多老鼠,是感染了鼠疫而亡。”


赵知县将桌子一拍,说:“好一个刁妇,你的丈夫分明是被人用凶器猛击后脑致死的!伤痕历历在目,你还敢狡辩!”


徐晓珉叫道:“冤枉呀,大人!这分明是有人挟嫌报复,将他尸体掘出敲碎的,望大人明察。”


民间故事:轿子里面明明拉了个小媳妇,到地方后怎么变成老头子了 - 天天要闻

赵知县说:“死后敲碎头骨,头颅内不会积育淤血。你丈夫头颅内有大量淤血,分明是生前击毙!看来不用重刑,谅你也不会说真话!来呀,取夹棍来。”


徐晓珉一双保养得极好的小手,怎经得起这夹棍,当下便一五一十地招了。


原来徐晓珉在家时,便与染布坊的伙计汤安相好。她叔父硬将她许给李波,实非所愿,叔父经常外出,她便归来与汤安鬼混。后来有所察觉的李波向徐老板提出,请他收回婚配之命。徐老板便痛责了侄女一顿,要她安于家室。于是她和汤安商量,只有害死李波,死了叔父报恩之心,他们俩才有希望长相厮守。汤安早知徐老板有招赘之心,有了徐晓珉,便有了偌大家产,两人自然一拍即合。


那天夜里,徐晓珉让汤安持柄铁锤,躲在房门后,一等李波归来,便从门后朝李波后脑猛击一锤。李波哼也没哼,便倒地没命了。待草草葬了李波后,她便回娘家与汤安鬼混在了一起。


没想到回家的路上,偏偏车中钻进一个醉汉,吓得她逃下车来,又偏巧将这个醉汉撞得昏死了过去,惹出了尸变奇案!


赵知县又命人捉来汤安。汤安倒干脆,供认不讳。


赵知县见这么一桩稀奇古怪的蹊跷案件被他搞定了,不禁心情激荡,最后判道:杀人偿命,奸夫淫妇双双赴法场,为了平冤,赏崔迷糊六贯钱!


此案一结,一时远近传为奇闻。要不是一个孙醉鬼遇上了一个崔迷糊,这一桩血案,肯定是永世无人知道的。


故事完


声明:本故事属于虚拟创作,意在传承传统文化,向世人传递正能量,不要与封建迷信并论。


如果您喜欢本故事,还请帮忙点赞、关注、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谢谢您的支持!#故事##民间故事##爱上阅读的原因#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