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时候的某个晚上,班长照例给我们开班会,内容现在已经记不得了。
那个时候的大家,并不像高中时候那么听话,个个都像是放飞了自我,班长讲他的,我们各自忙我们的。
班会开始五六分钟左右,稍微有些闹哄哄的教室响起了手机铃声,原来是班长的电话。
他掏出手机看了一眼屏幕,然后就走出了教室,大概到门外接电话去了,教室里闹哄哄的声音一下子大了起来。
大概过了5分钟,班长又回来了,他一边走一边把手机塞到裤兜,站在讲台,拿起几页A4纸,又开始说着什么。
我本来在拿着MP4看小说的,听到班长的声音,不由惊讶地抬起了头。再看班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所有的同学都抬头望着班长。因为刚才班长说的话,完全就听不懂。
班长看到我们的样子,不由也停了下来,他看着我们,有些疑惑地问了一句。我听不懂,但是我猜他在问:“怎么了?”
听到班长的声音,后排有同学来了一句:“说普通话。”教室里顿时又闹哄哄的,嬉笑声传了出来。
班长很明显出于很特殊的状态,我们说话他能听懂,但是他说话,我们却完全听不明白,他嘴里说的并不是外语,我猜应该是他老家的方言,只不过这方言和普通话差太多,根本听不明白。
班长点点头,轻轻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然后继续开会。
可是,他嘴里冒出来一串串话,仍旧是我们听不懂的话语。
“说普通话。”
“别说老家的方言。”
“听不懂啊!”
教室里更乱了,夹杂着几声起哄一般的提醒声。
班长右手挠了挠头顶,放下手中拿着的A4纸,又问了我们一句什么。我听不懂,但是觉得他说的是:“怎么?听不懂吗?”
同学们七嘴八舌说道:“说普通话吧,听不懂啊。”
班长很明显还没有搞清状况,他以为我们没有听清,是因为他说得太快。于是,班长开始放慢语速,一字一顿地又讲了起来。
班长的嘴里冒出来的仍旧是听不懂的话,就像一种完全陌生的外语。
教室里几乎沸腾了,所有的人都在喊,有的人还在拍桌子,我也大声说道:“说普通话,别说方言,听不懂啊!”
班长茫然地看着乱成一锅粥的教室,然后拍拍手,示意大家安静。
绝大多数的人都安静了下来,有个姓郑的同学,却反其道而行之地大声说:“班长同志,请你说普通话,你刚才讲的我们完全听不懂!”他说的很慢,就像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崩。
我回头瞅瞅郑同学,他大大咧咧地倚靠在椅子的靠背上,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他就是对班长最不服气的几个同学之一。
班长愣怔了一下,然后又开口了,刚开口说了几个字,他终于反应了过来,脸上也露出尴尬的神情。
又清了清嗓子,班长终于把语言切换到接电话之前的模式:“不好意思啊,刚才老家里打电话,说方言说顺了,没反应过来。”
我终于听懂了班长这不标准的普通话,其他同学也都听懂了。
接着,班会继续进行,而我们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玩手机的玩手机,看MP4的看MP4,小声说话的小声说话,郑同学则依旧大咧咧地倚靠在座位上。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班会,但是因为班长的这通操作,我记忆至今。
毕竟,我还从来没有遇见过这种情况,这种需要提醒这么多次才反应过来的情况。
另外,我一直有个疑问,班长老家是哪里的,方言怎么一句也听不懂呢?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