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少妇河边开家馒头铺,每晚生意爆棚,货郎看了直冒冷汗

2022年07月13日16:28:12 故事 1613

唐朝时期,汉水河畔有个小山村,该村不大,只有六十多户人家。村里有个名叫彩雀的年轻少妇,她是个外地人,几个月前才搬到此处。彩雀人美心善,是个热心肠,大家都很喜欢她。

这天清晨,彩雀像往常一样到河边洗衣服,却看到村里人个个手持供香,排着长龙进一座庙宇上香。彩雀凑近后发现,那是一座龙王庙,庙里还供奉着一尊威风的龙王像。

见村民们如此虔诚,她不免有些好奇,并询问过往之人。从其口中,她才知晓了真相。

原来彩雀所在的村子,并不太平,在她搬到此处的几年前,几乎每年夏日,村里都会遭遇水患,村民们苦不堪言。

民间故事:少妇河边开家馒头铺,每晚生意爆棚,货郎看了直冒冷汗 - 天天要闻

直到有一天,村里来了个江湖术士,在河边转悠了一圈,说是村里人惹怒了老龙王,需要献祭。村民们迷信,自然相信了这套说词,还在河边建造了一座龙王庙,日夜供奉。结果还真灵,自那以后,村里再也没发生过水患了。

彩雀听后很是惊奇,她看了看人头攒动的龙王庙,又看了看平静的河面,陷入了沉思……

半个月后,一家馒头铺出现在了离龙王庙不远的河边,老板正是彩雀。可能是见龙王庙香火这么好,每天来往的客流量大,她想借此赚钱。不过效果的确很好,她每天的生意都很不错,一些打鱼归来的渔夫,也会到店里坐坐,吃些馒头。

可没多久,一个名叫叶凌风的货郎就发现了怪异之处。

民间故事:少妇河边开家馒头铺,每晚生意爆棚,货郎看了直冒冷汗 - 天天要闻

叶凌风是个光棍汉,他爱慕貌美的彩雀,经常到她家串门、帮忙,当初开馒头铺,他也是第一个知道的,并忙前忙后,给彩雀解决了不少麻烦。馒头铺开张后,他几乎每天都来。

这天夜里,叶凌风干完活回到村子,正要回家歇息,却忽然听到一阵动静,循声看去,彩雀的馒头铺居然还开着门,且人头攒动,生意爆棚。叶凌风也没多想,在看到店铺里忙活的彩雀后,主动上前打招呼,并要了几个馒头。

彩雀看到他后,脸色微变,眼神中明显有些慌张,给了叶凌风两个馒头后,就催促她快走。当时叶凌风忙活了一整天,也没心情逗留,扭头便回了家。可之后一连几日,他发现彩雀的馒头店一到晚上,就生意爆棚,甚至比白天的客人还要多。

这天夜里,叶凌风再次路过彩雀的店,看着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他心中好奇,并再次走了过去。就在他走到门口的时候,一笼屉馒头刚刚蒸好,彩雀笑着将其端了出来,众人也激动地围了上去。

民间故事:少妇河边开家馒头铺,每晚生意爆棚,货郎看了直冒冷汗 - 天天要闻

可当叶凌风看到笼屉中的馒头后,却被吓得直冒冷汗。那里面根本就不是普通的馒头,而是一颗颗白花花的人头,准确地说,应该是用面粉揉成的人头,栩栩如生,叫人看了都心生寒意。

可那些客人却显得十分高兴, 抓起馒头就往嘴里塞,疯狂地撕咬着这些“人头”。叶凌风这才注意到,这些客人大部分都是女性,且个个面色惨白,神情呆滞,只有吃下馒头后,脸上才会浮现出笑容。

这还不算完,叶凌风躲在暗处偷偷观察,发现灯光照在这些女人身上,仿佛直接穿了过去,地上也没有倒影。他这才意识到,店里的客人全都不是人,原来彩雀开了一家“鬼店”。

此时的叶凌风,全身已经被冷汗浸湿,他也顾不上其他,扭头便跑回了家。第二天一早,他就将这事散播了出去。村里一时间人心惶惶,并集体来到了彩雀的家中,想起问询情况。

民间故事:少妇河边开家馒头铺,每晚生意爆棚,货郎看了直冒冷汗 - 天天要闻

彩雀一时间解释不清,人群中有人忽然喊道:“马上又该献祭了,就拿她当祭品!”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附和。原来这些年,村里人除了建庙拜龙王外,还会将年轻女性当作祭品,丢入河中献给龙王。通过这个方式,他们的确保证了风调雨顺,却害死了不少人。

看着疯狂的村民,彩雀没有解释,只是发出了一阵冷笑。之后,她便被众人关押了起来,直到献祭那日。

当天,她被迫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并被几个壮汉抬到了河边,在村里人的注视下,她被丢进河中,并缓缓沉了下去。村民们好像见怪不怪了,一脸平静。就在献祭结束,众人准备离开之际,平静的河面忽然变得躁动起来。

民间故事:少妇河边开家馒头铺,每晚生意爆棚,货郎看了直冒冷汗 - 天天要闻

紧接着,一道水柱冲天而起,而在水柱上方,站着的正是刚刚落水的彩雀,而她的身后,则是几十道人影。有人认出,那些全都是这几年里被献祭的女人。下一秒,彩雀身形巨变,竟然变成了一条浑身发黑,长着一只角的蛟龙。

原来,彩雀的真实身份,是一条在水下修炼的蛟龙,由于一直修炼,从而忘记关注岸边的情况,这才导致不断有水患发生。当她修成人形后,却发现河中无故多出了极多的冤魂,她们聚集在一起,时间长了,这河就会变成死河,到时候全村人都会遭殃。

在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彩雀决定帮助这些村民,想要消除河中冤魂的怨气,自然也是用献祭的方式,她们恨的是村里人,最好的法子就是用村里人献祭。不过用活人肯定是不行的,彩雀便想了一个办法,那便是用人头形状的馒头代替,里面包裹着村里每个人的头发,有他们的气息,只要那些鬼魂吃掉馒头,就会慢慢放下执念,转世投胎。

民间故事:少妇河边开家馒头铺,每晚生意爆棚,货郎看了直冒冷汗 - 天天要闻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事被叶凌风给撞破了,而村民们也不分青红皂白,将她当成了祭品,如此行为,也让彩雀彻底放弃拯救他们的想法。

当天夜里,叶凌风所在的村子遭遇严重水患,所有房屋被淹,村民们也都遇难,一个幸存者都没有。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