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崔瑶
5月14日上午,四川绵阳市民尹德金从绵阳科技城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的手中接过了5000元奖金。一个多月以前,正在工作中的尹德金在绵阳高新区樊华大桥救下一名落水男子,近日被绵阳科技城管理委员会授予“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见义勇为公民”的荣誉称号。也正因此,尹德金被奖励人民币5000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是本能,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换做是他人只要有能力,我相信大家都不会袖手旁观,社会的温暖正是由无数普通人的善意汇聚而成的。”在接受荣誉后,尹德金又匆匆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回忆:
情况危急,不会游泳也要想办法救人
时间拉回到3月27日,当天上午九点半左右,天气阴沉,气温还有些低,从事路灯工程工作的尹德金正在绵阳高新区樊华大桥下的岸边,对安装好的路灯进行查看工作。就在工作过程中,桥面上站着的一名男子引起了尹德金的注意。
“当时他已经站在栏杆的里侧了,因为天气还比较冷,我以为他是不是要冬泳之类的。”尹德金回忆起当天的情景说道,就在他还在思考的一瞬间,那名男子一跃而下,“噗通”一声,便落入了水中。“没过十几秒,我就听见他在水里喊叫,这时候我基本断定他可能是落水了。”

事发地,绵阳高新区樊华大桥
随即,尹德金立马拨打了110报警电话,但就在等待的过程中,尹德金发现落水男子似乎越沉越深,情况十分危急。“当时只有我在岸边离他是最近的,其他人都在桥面上绕过来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我看他头部也只剩一点点在水面上,马上就要沉下去了,好像人也已经晕过去了。”
这时,虽然不会游泳,但顾不上多想的尹德金从岸边草丛中找到了一根近两米长的棍子,向着落水男子的方向慢慢走去。“我边走边用棍子探那个水深,当时是枯水期,我走了十五米左右水就到了我胸口的位置,我伸手过去也刚好能抓住他的衣领,我就慢慢把他拽上岸了。”
上岸后,落水男子已经完全昏迷,尹德金也全身湿透,这时警察和医护人员也抵达了事发现场,将落水男子送往医院救治。看着男子被安全送医,尹德金也才安心默默离去。
回到家后,由于趟过冰冷的河水,尹德金感到身体不适在家休息。就在第二天,尹德金看到了“44岁外卖员刘应强在绵阳东津大桥跳水救人不幸牺牲”的消息,让他原本已经平静的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我和刘应强跳水救人前后只差5个多小时的时间,我后来想起来还是挺后怕的,毕竟我不会游泳,如果救援时间再长一点,如果水再深一点,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

事发当天,尹德金将落水男子救上岸
再次回想起救人的场景,尹德金告诉记者,当时顾不上想太多,只知道不能眼睁睁看着落水者下沉再下沉。“如果再碰到这样的情况,我应该还是会去救人。”尹德金说,当时自己把救人的事情告诉妻子时,妻子表扬了他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也一再嘱咐他今后在施救他人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而女儿听说此事后,更是激动地不停夸赞“我爸爸是个勇敢的救人英雄,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未来:
荣誉称号更是责任,履新后将传递正能量
如今,距离尹德金救起落水男子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尹德金的生活早已回归日常。近日,尹德金被绵阳科技城管理委员会授予“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见义勇为公民”荣誉称号。对此,尹德金激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份责任。“这份荣誉属于所有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的人,它提醒我们,见义勇为不是英雄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可以践行的价值观,点滴善举都能让社会更美好。”

尹德金被评为“绵阳高新区见义勇为公民”称号
根据《四川省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条例》精神,尹德金被奖励5000元奖金。对于这笔奖金,尹德金也已经想好了用处。“我想把这份奖励中的1000元用于妻女与家人,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支持与理解,其余4000元全部捐赠给社会公益事业,重点支持我老家的慈善事业与困难群众帮扶。”尹德金说,无论是荣誉还是奖金,都代表着一份社会责任,希望能将爱心传递得更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尹德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作为绵阳游仙区信义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目前他正在跟岗学习。这次被授予绵阳高新区“见义勇为公民”荣誉称号,也让尹德金对今后的工作计划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除了立足岗位,服务群众,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等,我还计划要在村子内大力弘扬正能量精神,通过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等方式营造‘人人敢为、人人愿为’的村风民风。”尹德金告诉记者,他还计划在今后的工作中强化村民应急能力建设,提升村民自救、互救能力,推动成立村级志愿巡逻队或互助小组,让见义勇为从“个人善举”升级为“集体行动”。同时,通过建立长效关怀、奖励等机制,让善行有回报、有保障。
荣誉是起点,担当是常态。“我会把见义勇为的精神延伸到基层工作中,既要‘敢管事’,也要‘善成事’,和村民一起守护家园的平安与温暖!”尹德金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