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轻吟
编辑 | 林轻吟
前言
全红婵自曝称“我的时代结束了”,满脸失落,看起来像是遭受了很沉重的打击。
发生了什么,为何全红婵会说这样的话?
巅峰期已过
3月28日,全红婵迎来她的18岁生日,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她度过了很愉快的一天。
紧接着第二天,她就着手准备参加跳水世界杯比赛,这是她成年之后的第一场比赛。
18岁生日那天,国际奥委会发了全红婵的专访视频,在视频中,全红婵一改往日的活泼,一脸心事的说道:“比赛输的开始越来越多,开始有点压垮我。”
她十分坦诚的表示,现在的她已经不再处于巅峰时期,逐渐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随着中国跳水队公布参赛名单,我们清楚看到,这一次全红婵和陈芋汐,两人都只参加的“十米单人台”。
往常不管是大比赛还是小比赛,这对姐妹花都会合体参加双人比赛,但这次并没有像此前一样,十米双人跳台选手换新人了。
这背后除了是给予新人机会之外,最重要的可能就是,18岁的全红婵已经无法和14岁的她相提并论了。
14岁的她,小小的一只,站在东京奥运会的跳台上,之前没有人听说过她,也不知道她将会带给跳水界怎样的震撼。
东京奥运会5跳3次满分,全红婵一战成名,此后开启了属于她的跳水时代。
超强的压水花技巧,让全红婵被称之为“掌管水花的神”,可殊不知,天才的背后满是艰苦。
从广东农村到世界冠军,全红婵的成长经历了哪些磨炼?
全红婵时代
喜欢全红婵,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全红婵出身于社会底层,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虽不至于家徒四壁,但全红婵家经济条件确实不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全红婵从小就学会干家务活。
谁能想到,村子里一个不起眼的小女孩,将来会有这么大的出息,会成为全村,乃至全省的骄傲,全红婵自己都不敢想。
2014年,全红婵7岁,在操场上玩跳格子游戏时,她一下子能跳很远,瞬间吸引了体校教练陈华明。
在体校试跳后,学校发现她是一个可塑之才,当即联系全红婵家长,希望他们能支持孩子学跳水。
虽然家里没什么钱,可全红婵父母很高兴孩子被学校看重,他们举双手赞成。
慧眼如炬的教练,加上开明的父母,全红婵这个跳水天才,有了一展天赋的舞台。
那时全红婵才上2年级,距离小学毕业还有4年,这4年,她在体校她刻苦训练,跳水突飞猛进。
2018年毕业那年,她成功被广东省队选上,成为全校的骄傲,父母也真心替孩子高兴。
在省队,跟全红婵一样优秀的人很多,但除了天赋,比拼的还得是努力。
就像陈若琳所说,天才也得靠后天努力,不然就是昙花一现。
省队不同于学校,训练更加密集专业,全红婵的家庭给不了她助力,一切都得靠她自己打拼。
带着全家的希望,全红婵全身心投入到集训中,每天她还巴不得比别人多练几个小时。
其他人喊苦喊累,全红婵却懂得珍惜机会,本就天赋异禀的她,在省队实力更是不断提升。
短短2年时间,她就入选了国家队,从一个普通小女孩,来到北京,成为国家队的一员,全红婵只用了6年时间。
走得越远,爬得越高,越知道自身的渺小,在高手云集的国家队,全红婵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世界冠军的?
征战奥运
在东京奥运会之前,很多人都不认识全红婵,甚至连她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这是因为2020年,她进入国家队的时候才13岁,而她的成名之战是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
中间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全红婵没有时间参加很多比赛,一步步打响名声。
进入国家队后,她就是奔着参加奥运会的目标坚持训练,除了教练,没有人知道她的真正实力。
东京奥运十米跳台,全红婵几近满分的成绩,让她一举获得奥运冠军,首战即巅峰,她的成绩是很多运动员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之后“天才跳水少女”就成了全红婵的前缀,她也没有让人失望,接下来的3年,她始终站在巅峰,是跳水界最耀眼的存在。
如今的她已经是最年轻的“三金王”,但他也迎来了每个跳水运动员都会面临的“发育期”。
跳水对身高体重都有很高要求,体重哪怕胖一点,身高哪怕高一些,都能影响跳水时的状态,直接影响成绩。
全红婵的前辈伏明霞,就曾因为身体发育的原因,离开了跳台,转到跳板项目上。
18岁的全红婵,已经跳水11年了,这期间她经历了多次生长给她带来的压力痛苦,但她都努力克服了。
可跳水运动员的花期太短了,即便控制的再好,都无法与生长规律抗衡,如今全红婵体重已经突破40公斤,这对她有着不小的影响。
她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适应新的身体状态,慢慢调整,让自己处于一个近乎完美的竞技状态,这个过程是很磨练人的意志的。
身兼数项比赛压力会更大,所以专门攻克其中一项,也是非常明智的一种安排。
希望全红婵能拿下第九金,第十金,可以“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