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中国女排原主教练,也曾经是中国女排的优秀球员。
1960年,郎平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从小就迷上了排球。1973年,13岁的郎平进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年体校排球班,1978年正式入选国家队,成为中国女排的得力战将。
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在国际排球比赛中创造了辉煌的“五连冠”,郎平作为主力队员参与了其中的四次比赛。在赛场上,她技术突出、作风顽强,被誉为“铁榔头”。
1986年,郎平正式退役。此时的中国女排在国际巅峰赛场上的光辉岁月告一段落,而郎平本人也来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生转折点。
郎平曾说:“我不能躺在冠军的奖杯里,吃一辈子的老本。我得重新学习本领,重新开始生活,必须把自已看成一无所有。我前面的路是零,一切从头开始,一步一步地再开辟一条新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放弃了进机关的机会,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自费出国留学,攻读体育管理学硕士。
1995年,郎平在国外的事业和生活逐步稳定,处于低谷期的中国女排给她发来了“救急令”。一句“祖国需要你”,让即平义无反顾地回国执教。在她的带领下,中国女排的状态迅速回升,获得了1996年奥运会银牌和1997年亚锦赛冠军。1999年,由于健康原因,郎平辞去中国女排主教练职务,再次赴国外生活疗养。
2013年,郎平再度临危受命,回国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卧薪尝胆,郎平带领女排的姑娘们开始了艰难刻苦的训练。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时隔12年后再度夺冠,续写了20世纪80年代的传奇。
作为排球运动员,郎平在她的运动生涯中获得了成功,成绩辉煌;作为排球教练,郎平在她的教练生涯中也取得了成功,带领国家女子排球队多次夺冠。郎平深知,自己拥有的一切荣誉都是排球和赛场带来的,她认定自己人生的价值和乐趣就在排球运动当中。即使退休了,郎平仍发挥着余热,为宣传女排精神、推动青少年排球运动发展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