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5月21日12时05分,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迎来历史性时刻——由其微纳航天器创新中心与赛特雷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北理工珠海01星”(星睿十一号卫星),搭乘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标志着我国在轻小型敏捷遥感卫星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发射现场 受访者供图
国际领先!最轻0.5米分辨率敏捷卫星刷新纪录
作为目前国际最轻的0.5米光学空间分辨率敏捷遥感卫星之一,“北理工珠海01星”凭借多项核心技术创新成为焦点。卫星采用平台载荷一体化架构与机电热多学科协同优化技术,通过智能任务规划系统与姿轨控制系统创新设计,突破了轻小型卫星“快速机动—快速稳定”的高精度成像技术瓶颈,可实现星下点推扫、同轨多条带拼接及非沿轨成像等多模式敏捷成像,为灾害监测、资源调查等领域提供更高效的遥感数据支持。
校企协同!航天创新实践平台培育双领人才
此次发射背后,是北理工珠海校区微纳航天器创新中心团队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使命担当。该中心传承聚焦空间新技术探索与空间环境探测,构建起校企协同的微纳卫星创新实践平台,旨在培育兼具航天专业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双领人才”。其研发方向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仅为大湾区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更助力高水平一流大学校区建设。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微纳航天器创新中心 受访者供图
空天布局!构建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
在空天信息学域,北理工珠海校区依托临近空间环境特性及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锚定国家空天安全与新域新质能力战略急需,以“空天智能”技术体系为牵引,系统布局智能材料、感知、网联、计算、装备五大创新平台。通过融合计算机、航空宇航等“双一流”学科集群优势,该校区正构建涵盖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到应用示范的空天领域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致力打造面向未来的国家级空天技术策源地,为大湾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发展筑牢技术根基。
从2019年“北理工1号”卫星成功发射,到如今“北理工珠海01星”闪耀星空,北京理工大学在航天强国的征程中持续书写“理工力量”。
文|何叶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