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铁巨臂纵横的战场上,他以匠心为锚,以创新为帆,将平凡的机械操作化作震撼人心的工业诗篇。从国内基建的钢筋铁骨到海外工程的异域热土,他以“毫米级”的精度与“万吨级”的担当破解难题,用双手托起万吨重器,让“中国吊装”的印记镌刻在时代发展的丰碑之上。这就是高艳军的职业剪影与他的匠心传奇。
淬剑之路:以匠心熔铸吊装“精魂”
高艳军,现任中国化学二化建大机公司第七吊装指挥部高级业务经理。自2004年踏入吊装行业的那一刻起,他便将“零失误、零事故”刻进职业信条。投身吊装事业,他一路披荆斩棘,斩获“化建工匠”、“劳动模范”、太原市和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殊荣。比奖章更耀眼的,是他20年创造的“三个百分百”奇迹——隐患整改率100%、吊车运行率100%、操作零失误100%。从青涩学徒成长为行业标杆,他以“零失误、零事故”的严苛标准守护吊装安全,用汗水与智慧诠释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担当。
二十载栉风沐雨,他的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先后参与了青海盐湖钾肥、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大连恒力石化、烟台万华等数十个国家级重点项目。无论是内蒙古戈壁的风沙,还是渤海之滨的烈日,都未能磨灭他对吊装事业的执着。他常说:“吊装是门‘毫米级’的艺术,容不得半点马虎。”这份精益求精的匠心,让他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奋斗篇章。
攻坚时刻:以智慧破解吊装“密码”
2011年的内蒙古伊东能源项目,640吨甲醇洗涤塔的吊装难题横亘在前。高艳军化身“解题人”,大胆创新采用两台400吨履带吊双机抬吊方案。他日夜测算参数,反复模拟推演,最终为公司节省100多万元成本,更将工期提前了45天。在将179吨设备精准定位在0.8米高混凝土平台的生死考验中,他连夜测算百余组数据,凭借精湛技艺与溜尾吊车默契配合,指挥吊车完成“毫米级”完美落位,赢得业界“神操作”的赞誉。
破局之战:以热血攻克吊装“险滩”
2017年高艳军参与了吉林丰满水电站机房屋架极限吊装:60米超长跨度、5厘米极限间隙,吊点多、跨度大、吊装偏差要求高。白天他在施工现场“摸爬滚打”、请教行业前辈,夜晚他伏案研读机械原理、反复精准测算,将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完善吊装方案。他带领团队创新“分段校准、动态纠偏”工艺,让巨型屋架如“穿针引线”般精准就位,为“水电摇篮”的新生注入钢铁脊梁。
远征之路:以担当书写吊装“传奇”
2019 年恒力石化乙烯装置项目,高艳军带领团队顶 38℃高温、战沿海复杂工况,连续奋战攻克26台设备吊装难题。2020年天津国家会展项目,他创新优化方案,巧解构件复杂、空间受限下的吊装碰撞难题。2021年山东滨化项目,他带队鏖战三月,提前40天完工,节约成本200余万元、创产值810.55万元。
世界之舞:以创新擦亮吊装“名片”
2020年,高艳军随“神吊突击队”出征哈萨克斯坦。在吊装1150吨丙烷丙烯分离塔的战役中,他与团队成员并肩作战,面对异国复杂工况,历经数百次试验、测算、推演,最终让“中华第一吊”在异国土地上完美落位。他主导的5台千吨级设备吊装任务,助力团队斩获多项专利,让“中国制造”蜚声海外,更让“中国吊装”成为世界工程领域的金字招牌。
薪火相传:以匠心照亮吊装“未来”
2023年,在“大国重器、唱响未来——中化二建70周年成果展暨scc19800tm宁夏晶体新能源1600吨履带首吊仪式”上,当钢铁巨臂缓缓升起,他眼中闪烁的不仅是技术突破的自豪,更是产业报国的赤子情怀。
二十余载春秋,高艳军以钢铁巨臂丈量祖国山河,用创新智慧突破吊装极限,用责任担当诠释家国情怀,他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建设的壮阔征程。他是精益求精的“吊装工匠”,更是勇立潮头的“时代先锋”。他以匠心为墨,以创新为笔,在吊装领域书写着壮丽篇章。从黄河之滨到欧亚大陆,他的吊装传奇仍在继续,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征程上,他正以永不停歇的奋斗姿态,继续书写属于吊装人的辉煌篇章,激励着无数建设者以匠心铸匠魂,用实干托举“中国创造”的复兴梦想。
作者 崔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