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正式发布

5月16日上午,山东省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济宁市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活动现场,《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正式发布。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入海口,是我国近原生态大河河口,保存了完整的陆、海、河三角洲生态系统,拥有中国乃至世界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黄河流域生态健康的“晴雨表”,黄渤海区域海洋生物的重要种质资源库和生命起源地,环西太平洋和东亚—澳大利西亚两条鸟类迁徙路线上的中转站、栖息地和繁殖地,在中国及全球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鸟类保护中占据重要位置,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黄河三角洲作为黄河流域唯一的出海口,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条件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发力点、落脚点。多年来,山东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推动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成效,蹚出了一条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路。

为介绍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与实践,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特发布了白皮书。记者注意到,白皮书从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基本情况、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有效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和未来展望和行动方向等六个方面对黄河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成效进行了系统回顾和展望。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上永恒的主题。山东将坚决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坚持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凝聚全社会参与的力量,确保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得到全面保护,建设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记者:刘瑞祥 编辑:吕冰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