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未来10年最凉快的一年?
针对网络上出现的这种说法,近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特做出说明,表示有关微博公号的提法是对论文原意的曲解。
关于有关微博公号曲解研究结论的说明
我所学者2020年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题为“Emergent constraints on future projections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的学术论文,关注的是极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RCP8.5),到2100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可能变化。该论文工作与近期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和预测没有任何联系。
要对本世纪末的长期气候变化进行预估,必须借助气候模式,但是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当前模式结果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在气候预估方面,其体现就是不同模式对于同样的温室气体强迫的响应存在差异,例如参加“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35个气候模式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预估结果彼此相差很大。为了减小这种不确定性,以给出更加准确的长期变化预估结果,这篇论文采用了一种在国际上被称为“涌现约束(Emergent Constraint)”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当前气候状态与未来状态之间的可靠物理联系,利用当前丰富的观测资料来对气候模式的原始预估结果的偏差进行订正。
综上,这篇论文不涉及未来10年的温度预测问题,更没有提出、也不支持“今年是未来10年最凉爽的一年”这一结论。有关微博公号的提法是对论文原意的曲解,特此说明。
科普博主@中国气象爱好者 也表示,谣言源于对于论文题目的错误翻译和过度解读。
大气物理研究所周天军研究员团队采用“涌现约束法”来订正副高预估偏差,纠正了气候模式的“过热”问题。不过最近也有研究指出,全球变暖会导致强西太副高事件增多,今年不一定是未来十年最冷的一年,但未来极端高温和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很可能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