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大旱意味着什么?未来几年会发生地震吗?

近日,湖南网友实拍洞庭湖干旱,中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号称“八百里洞庭”,水域面积广大,湖面波澜壮阔,而在今年的持续高温下,已经开始干涸枯裂。

而同样的黄河,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被河南网友拍到露出河底。

“旱震理论”最早是由地震科学家耿庆国提出来的,并在1990年代以来多次成功预测地震,包括唐山大地震。1972年唐山地区一代出现几十年不遇到大干旱,三年半后,也就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

旱震理论认为,6级以上地震前的1到3年半内,往往会在震区发生大干旱,因为地下岩浆的活动,会导致大量热量随裂缝冲上地面,也由于地温的升高导致地区出现干旱。

2006年四川地区遭受百年一遇的旱灾,结果2008年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

但是,“旱震理论”一直没有被科学界认可,只是作为学术观点研究。因为并不是干旱后百分之百发生地震,也不是地震前百分之百干旱。干旱后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为84.8%。

所以,在旱震理论的基础上,要再结合其它科技手段,提高地震的预测水平,才能有效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减少伤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