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山顶,好奇号拍下让人大失所望的画面!薄片状岩石清晰可见

很多人都认为我们不需要探索宇宙,不需要探索火星,认为研究火星还不如花心思研究如何保护地球。其实不管是保护地球,还是研究宇宙,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地球的环境并不会一成不变,现在的地球家园其实面临很多挑战,例如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风险、气候变暖的风险、超级火山喷发的风险等,这些风险都可能会导致我们人类文明的覆灭,而我们的出路就是移民外星球。火星作为宇宙中距离我们地球相对较近的类地行星,探索火星要相对容易一些。

现在我们探索火星,除了研究在未来将火星打造成为人类在太阳系内

“第二家园”的可行性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研究火星的环境变迁情况,通过研究火星的环境变化机制来预测地球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

目前的一些研究表明,在几十亿年前的火星和现在的火星截然不同,那时候的火星也是一个温暖、潮湿的世界,在那样的世界上面生活肯定是比现在的火星更加舒适的。也是因为曾经的火星很宜居,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在几十亿年前的火星可能存在过一些不为人知的史前生物。现在科学家探索火星,一方面就是想寻找火星史前生物的遗迹,希望能够在火星上面找到外星生命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就是想知道为什么曾经潮湿的火星变成了现在荒凉的样子。现在的地球家园也是一个温暖、潮湿的世界,未来地球是否也会像火星那样发生巨变,从宜居的家园变成荒漠般、死寂般的世界呢?

目前来说,我们对火星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入,所以还不是很清楚火星环境变迁的机制以及过程。至于地球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其实这是没法预测的,因为会存在很多客观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地球的未来。地球未来可能会变成火星那样的世界,也可能变成金星那样的世界。不管变成什么样的景象,在10亿年以后地球就不再宜居了,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事情,到时候人类移民火星或者是其他的外星球,可能就是唯一的出路了。

好奇号传回罕见照片

当然,想要移民火星,或者载人登陆火星,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对火星有更多的认识,为了研究火星,科学家发射了很多探测器去探索火星,例如祝融号火星车、毅力号火星车、好奇号火星车正在火星上面巡视。在巡视火星的时候,这些火星车都会传回大量火星表面的细节照片。

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表面运行了差不多10年了,NASA现在又公布了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盖尔陨石坑内拍摄到的照片,这次公布的照片向我们展示了火星表面由溪流形成的结构,让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火星水的历史方面的知识。

从拍摄到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在火星车眼前的是一些薄片状岩石,这些分层的薄片状岩石清晰可见,表明是在溪流或者小池塘中形成的。这一个发现,再次向我们说明了一个事实,在远古时代的火星曾经是一个潮湿的世界,在火星的表面存在大量类似这样的湖泊、溪流。当时好奇号火星车正在一座名为夏普山的山脚下行驶,朝着山顶上富含硫酸盐的区域移动时拍摄到了这些画面,而随着好奇号火星车登上山峰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岩石类型也在发生变化,湖泊的证据越来越少,而小溪则越来越多。

好奇号火星车项目的科学家Ashwin Vasavada表示,在山上就不再看到在夏普山脚下看到的湖泊沉积,相反,我们看到了干燥的沙丘,在这些沙丘的周围偶尔还会有一些溪流围绕着,这些都是火星干燥气候的证据,也是火星地貌的一个变化。当然,这些画面也只是火星湖泊、溪流的遗迹,并不是说现在的火星依旧存在液态湖泊、溪流,真实的火星景象还是荒凉、干旱的,而这样的世界也是让人感到大失所望的,因为我们认为火星可能会是我们的“第二家园”,但是火星车拍摄到的画面却是如此的荒凉,就像地球的沙漠、戈壁滩那样。

人类移居火星无望?

这样的世界显然是不适宜我们直接居住的,难道我们人类移民火星的希望破灭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虽然火星表面看起来很荒凉、干旱,但是荒凉的火星还是存在不少水,只是由于火星的温度比较低,所以火星的水基本上都是以水冰物质的形式存在。

我们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区乌托邦平原下方,就存在大量的水冰物质,其含水量甚至可能与地球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差不多。这还只是火星水冰物质的一部分而已,在火星南北极以及其他地区都还存在大量水冰物质,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水冰物质都开发出来并加以利用,那就可以在火星上面种植农作物,或者分解水得到氧气氢气了,那样的话,我们在火星生活可能就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