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2020年12月16日15:15:07 科学 1433

说起克隆羊,相信许多人脑海中最先想到的都是1996年诞生在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的克隆羊多莉,但其实,在多莉诞生之后不久,我国的科研人员也克隆出了一只小羊,并为其取名叫做阳阳。相比多莉6年多的短暂生命,阳阳要健康得多,出生于2000年6月22日的它,直到2016年才因衰老离世。因此,阳阳也成为了世界上首例活下来的体细胞克隆山羊,而克隆他的科学家就是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被称作"中国克隆羊之父"的张涌院士。

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 天天要闻

张涌,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兽医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动物胚胎生物工程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863重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支撑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重点项目。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兽医学科组成员。

中国克隆羊之父

1956年3月,张涌出生于内蒙古边陲的和林格尔县。1984年,他考入了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后来又继续读了博士。当时,张涌的博士生导师是我国家畜产科学开拓者之一的王建辰教授,他敏锐地意识到胚胎移植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带领一批研究人员开始进行胚胎移植试验。1980年,两只鲜胚胎移植山羊在这所学校诞生。1984年,西农大建立了山羊胚胎工程实验室。

张涌一直专注于哺乳动物培育生物工程的理论及技术研究。读硕士期间,他负责完成的"小鼠胚胎分割方法及同卵双生试验"被誉为开创我国哺乳动物胚胎分割成功先例;随后,他负责完成的"山羊胚胎分割及同卵双生试验",被同行专家鉴定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科研成果。读博士期间,张涌主持完成的"小鼠山羊半胚冷冻和冻胚分割试验"被同行专家鉴定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其博士论文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

1990年,张涌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首批7头胚胎克隆山羊;1995年,他利用胚胎核移植—去掉一卵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另一受精卵的胚胎核,克隆出45只山羊,形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群胚胎克隆动物群体。张涌因此被誉为"中国克隆羊之父"

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 天天要闻

世界首例存活的体细胞克隆羊

1996年,西农大畜牧系的种羊场专门划给了张涌作为哺乳动物发育生物工程科研基地。后经国务院批准,该基地正式被命名为"中国克隆动物基地"

1997年,体细胞克隆绵羊"多莉"诞生,这给了张涌一个巨大的刺激,他利用胚胎核移植克隆出山羊后,就开始尝试用体细胞克隆山羊,但一直没能成功。1999年末,张涌从一只山东小青羊耳朵后面取下一块皮肤,进行单个细胞克隆,待其成熟后将细胞核取出,注入到去核后的卵母细胞中,卵母细胞来自另一只山羊,经培育形成克隆胚胎,并分别移入两只白母山羊的子宫内。2000年的6月16日,世界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山羊顺利诞生,张涌教授为其取名为"元元"。但不幸的是,三十六小时之后,元元因"肺部发育不全",加之天气太热等原因而死亡。

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 天天要闻

元元

元元死亡六天之后,由第二个胚胎发育来的小羊"阳阳"诞生,并且不负众望,一直健康存活到了2016年。作为我国乃至世界首例存活的体细胞克隆羊,阳阳从一出生便备受瞩目,生前曾三次进京,参加过北京国际博览会、863高科技展,还在中央电视台做了专题节目,每年前来目睹"阳阳"风采的人士更是络绎不绝,人数超过百万人次

2001年8月8日,克隆羊阳阳成功诞生了一对龙凤胎——"欢欢"和"庆庆",其父亲系世界首批胚胎克隆安哥拉山羊,证明体细胞克隆羊、胚胎克隆羊与普通羊一样具有自然生殖繁衍的功能,这在世界尚属首例。几年后,阳阳已是五代同堂了。

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 天天要闻

"阳阳"和她的女儿"庆庆"、外孙女"甜甜"、曾孙女"笑笑"在一起

2016年1月23日,克隆羊阳阳在度过了15岁生日后去世,被做成标本永远安置于克隆羊基地。

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 天天要闻

阳阳标本

培育出抗病克隆牛

除了克隆羊项目,一直以来张涌还研究出了一系列具有抗病性能的转基因牛。

2004年2月6日凌晨,张涌一直守候在羊圈旁,直到第四代体细胞克隆山羊出生,并为之取名"笑笑"。离开基地不久,张涌便病倒了,被确诊为冠心病、大面积心肌梗死。治疗期间,医生使用了一种进口溶栓药,价格非常昂贵,后来张涌得知这是从一种牛的奶里提取的溶血蛋白。病愈之后,张涌就对牛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 天天要闻

2006年,张涌的克隆牛项目正式起步,一开始就是克隆培育牛奶含溶血蛋白的牛,但没进入生产阶段。2009年,张涌培育的世界第一例转人防御素基因的克隆奶牛通过剖腹产降生,其牛奶含有人的防御素。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是,奶牛的奶里含有能将细菌溶解的物质,这样牛就不会得乳腺炎,大大减少抗菌素的使用。此后,张涌教授继续将基因编辑技术和克隆技术相结合,培育抗病奶牛品种,推动了我国牛羊基因编辑抗病育种跃居世界前列。2015年3月,由他带领的课题组成功培育出抗结核病的转基因牛,其牛奶并不含转基因成分。2019年,张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世界首例存活的克隆羊“阳阳”:健康存活16年,由陕西院士培育 - 天天要闻

近年来,张涌带领团队在牛羊体细胞克隆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破解了牛羊克隆胚成胎率低的难题,创建了牛羊高效克隆技术,该成果被科技部选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生物领域4项参展成果之一。他的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引领了我国牛羊胚胎工程的创新和发展,为畜牧兽医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欢迎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造,更多精彩资讯关注头条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招

素材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生办、西农校友网、西农学工在线、西农人才、维普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月球内部“异常贫瘠”?嫦娥六号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谜底 - 天天要闻

月球内部“异常贫瘠”?嫦娥六号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谜底

月球正反面为何大不同?月球演化都有哪些关键谜题?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日前正式发表了中国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任务的又一重大科学成果。该成果为全面了解月球早期的壳-幔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信息。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科研团队对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带...
嫦娥七号明年前后将发射,还会带这个仪器上月球 - 天天要闻

嫦娥七号明年前后将发射,还会带这个仪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样品返回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围绕这些样品已经取得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彰显了我国行星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也为下一阶段开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研究取得了多个首创性的关键进展,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连获突破 - 天天要闻

光子器件,接连获突破

新型光子设备已可以兼顾灵敏与耐用。长期以来,先进光子器件因制造困难而发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学在光学设备制造领域取得了关键突破,解决了包括设备的可扩展制造、灵敏与耐久度兼顾等问题。
影响电子元器件使用的寿命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天天要闻

影响电子元器件使用的寿命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电子元器件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寿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期限。然而,许多因素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实际使用寿命。那么哪些因素会容易影响到其寿命呢?一 过载与过压当电子元器件所承受的电压或电流超过其额定范围时,容易造成内
我国成功开展“无人集群”科考试验 - 天天要闻

我国成功开展“无人集群”科考试验

据新华社客户端消息 连日来,在蔚蓝色的南海北部,我国科研人员在“向阳红10”号科考船上,成功开展了多种类型无人机、无人艇、无人潜器科考试验。由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牵头,联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及科普机构开展的“深蓝智能i3航次”,在南海的风吹浪打中,实况检测了各种无人科考设备的“i3”性能——创新...
驻青高校研发,这一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 - 天天要闻

驻青高校研发,这一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

“东方红3”船完成本年度第三个科考航次实现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0日讯 日前,中国海洋大学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船结束“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
肃北盐池湾大天鹅繁殖记 - 天天要闻

肃北盐池湾大天鹅繁殖记

图为在盐池湾湿地生态监测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在湖心岛筑巢产卵孵化。(资料图)肃北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10日电(呼和巴尔斯 朱倩)近日,盐池湾保护站工作人员在湿地生态监测中,再次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在湖心岛筑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