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年未尝试登陆的月球南极地区,印度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2020年12月15日21:10:06 科学 1491

近些年,“月球南极”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而跟这个词联系最深的恐怕就是印度了,2019年7月,被印度媒体称为自主研发,实际是与俄罗斯共同研制的月球2号飞船,载着人类首次登陆月球南极的梦想,在印度本土发射升空,经过一个多月航行,于9月初到达月球上空,开始实施登陆计划,结果很不理想,在2公里的高空,月球2号飞船失控,砸向地面,除了给月球多制造一些垃圾外,没有任何用处了。

美国当年未尝试登陆的月球南极地区,印度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闻

预想中顺利登陆的月船2号


今年,嫦娥5号成功采样之际,印度航天局再度向外界宣布:4个月后新一代月球探测器月船3号,将登陆月球南极地区,看到了吧!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不同的是改了时间,换了个数字。

那么月球南极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美国有能力登陆月球却未涉足,而印度死了命都要前往。

阿波罗6次载人登月任务,没有一次前往月球南极地区,但是印度却可以预测:3再不成,就换4上;4也不成,就换5,,一直要登上月球南极为止。是美国聪明,是印度笨,还是美国笨,只有印度聪明?都不是,印度不笨,美国更不笨,造成这种情况,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意义!

美国当年未尝试登陆的月球南极地区,印度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闻

印度航天局展示月船3号,从挤出来的笑容中,可见这次任务又有点悬


在很长一段时间,人类一直不认为月球上会有“水”,直到1994年,“克莱门汀”号探测器,首次发现月球有可能存在“水”的可能性,但是还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直到1998年,美国“月球勘探者”探测器确认了月球存在水的事实。随后世界各国印证了这一事实,让月球存在水变成常识性问题。

根据更进一步研究,发现月球上的水含量还挺丰富,大多汇集在两极地区,以“水冰”的形式存在,月球南极的储水量是北极的三倍左右。目前预估月球北极地区储水量大约1亿吨,而月球南极地区大约3亿吨,地球上人均用水量,大约一人一年是60吨(吃饭,喝水,洗衣,洗澡等),如果只是满足基本生存条件的话,这个数字除以3都没问题,可以想象这多水可以供多少人用多少年了。

美国当年未尝试登陆的月球南极地区,印度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闻

月球南北极地球水资源分布图


那么月球上有水,就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也就是说人在月球上长期生存不是空谈,而是有现实意义了,那么人长期在月球生存可以干嘛?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

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在目前来说,有两大好处:

1、采集月球的稀缺资源

可预见的未来,能源将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大问题,现有的能源方式主要是靠挖掘地球几十亿年存储下来的财富,总有一天会资源枯竭,所以人类必须在资源枯竭之前赶紧找到替代品和相关的应用技术。

技术还在摸索中,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资源替代品也找到了,在月球上很丰富也易于开采。就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这是几十亿年来太阳风刮到月球表面上积攒下来的,全部在月球表面,含量极高。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如果可控核聚变技术成熟,那么月球将会变成一个大型的露天采矿场。

美国当年未尝试登陆的月球南极地区,印度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闻

未来采集月面氘和氚


2、中转加油站

月球上含量丰富的水,通过电解,可以分解成氢和氧,而这两种气体是目前人类重要的太空燃料。其实这两种气体,在地球上含量也非常丰富,相对月球来说也易于开采,但是考虑地球的引力是月球的6倍,厚厚的大气层产生的阻力,月球是真空状态所以不存在,所以可以节省相当多的燃料。

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为例,为了把44吨的阿波罗11号飞船送到轨道上空,整个土星5号的燃料大约需要3000吨,而在阿波罗11号返回舱在月球起飞的时候,整个2.35吨的重量,也只配了2.35吨的燃料就够了(实际2.05吨就够了,怕意外多配了0.3吨)

美国当年未尝试登陆的月球南极地区,印度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闻

动力强劲的土星5号,起飞阶段每秒消耗13吨燃料

所以在月球的起飞对燃料的需求大约是地球的1/70左右,人类想载人星际航行,前往火星等星球的话,在月球建立加油的中转站是一个非常合理,并且很理想的方案。

那么分解水的电从哪里来,太阳能?

在月球的南极和北极地区,会有半年的极昼,每天日照充足,只要带够了太阳能板,就能源源不断的产生电力,生产星际燃料出来。

美国当年未尝试登陆的月球南极地区,印度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闻

月球成为星际加油站


3、矿物质丰富

在月球南极地区,有一个艾特肯盆地,这块盆地的跨度大约2000公里,深达到12公里,关于这块盆地的形成,科学家们预计是40亿年的一次撞击形成的,根据最新研究,发现其下面有密集物质,据猜测,可能是小行星的残骸,而小行星内部都蕴含丰富的矿物质和稀有矿物。有了这些矿物质的存在,可以在月球建立星际工厂,完全不用地球的矿物质,自给自足,在月球生产出星际飞船。(我国嫦娥4号飞船就身处这块盆地之中,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

美国当年未尝试登陆的月球南极地区,印度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闻

艾特肯盆地

综合以上几方面因素,可以说月球南极地区,是人类建立月球基地的不二之地,所以印度才会死命的要在这一地区登陆勘探,一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架势,所谓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印度在探月工程上相对于几个航天大国来说,已经处于第二梯队的落后地位,对一向以大国自居的印度来说,这点是不可容忍的,以前的落后,印度想在月球南极地球实现超越,毕竟对月球南极地区勘探清楚了,将有利于以后的月球基地建设,而在那时各国差不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也是印度在探月领域唯一追赶上来的希望,只要他还有这个心,那么月球南极地区印度必去。

美国NASA当年阿波罗登月行动之所以没去月球南极地区,是由于没有在月球南极地球发现水的存在,而等在月球南极发现有水存在的时候,阿波罗行动早就停止了,所以这次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所选之地也是月球南极地区,以前错过了,这次的美国不想再错过!

美国当年未尝试登陆的月球南极地区,印度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闻

NASA展示初代的月球基地


未来5到10年,太空探索领域看月球,而月球看南极地区,根据联合国1967年签署的《外层空间条约》(也可以被理解为“太空法”)规定,外层空间及天体,不属于任何国家和个人,所以对其宣示主权都被视作无效。根据这个条约的规定,那么谁先到达月球,谁就有优先的开发权。

现有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初步对月球进行开发的条件,谁先上去,谁就可以找到好位置开发,建立月球基地,在谁都不想甘于人后的想法下,世界各国都踊跃的动了起来,这也是最近接二连三有国家宣布登陆月球的原因。

美国当年未尝试登陆的月球南极地区,印度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闻

美国月球基地模型


曾经我们错过了航海,但是这次我们不会错过这次星海。在这次一波月球探测热中,我们很幸运的走在相对靠前的位置,也可以 说正是嫦娥5号任务的成功,在世界范围内带了一波前往月球的节奏。2030年,探月工程将进入下一个阶段,那时,中国首位宇航员将登陆月球,我想那时将是月球基地建立的开始,也将翻开太阳系历史的新纪元。

美国当年未尝试登陆的月球南极地区,印度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闻

2030年,我国宇航员将驾驶月球车,航行在月球表面上


如果喜欢,请帮忙点个赞!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到评论区留言,大家一同探讨!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好奇心,滚起认知的雪球 - 天天要闻

好奇心,滚起认知的雪球

作者:莉迪娅·登沃斯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需要学习的事物。那么从哪里开始呢?如何选择需要关注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在驱使我们寻求新知?人们对学习的渴望一部分源于对新奇事物的偏好:我们倾向于寻求新鲜的信息和体验,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我国新发现!嫦娥六号玄武岩揭示月背月幔更干 - 天天要闻

我国新发现!嫦娥六号玄武岩揭示月背月幔更干

近期,中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该结果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成果论文于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月幔水含量在揭示月球起源、岩浆活动、资源环境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普遍认为,约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原始地...
一旦接触10秒即可感染!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一旦接触10秒即可感染!紧急提醒

最近气温回升你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想到户外钓钓鱼、玩玩水?别急!外出玩水需谨防感染血吸虫病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血吸虫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它是如何传播的?怎样才能避免感染?
科学家发现寄生虫“鼻祖”,它来自1.6亿年前的侏罗纪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发现寄生虫“鼻祖”,它来自1.6亿年前的侏罗纪

还记得小时候打蛔虫的经历吗?其实,寄生虫家族是非常庞大的,除了蛔虫,还有绦虫、线虫、血吸虫等多个种类。棘头虫也是其中之一,作为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一类体内寄生蠕虫,它能够感染人、猪、犬、猫、鱼等各类动物。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16175-轨道保持 - 天天要闻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16175-轨道保持

轨道保持 orbit keeping利用航天器上的动力装置调整航天器的速度,修正轨道参数,使航天器运行轨道与标准轨道的偏离量限制在给定范围内(常以星下点的偏离位来表征)。对不同高度的航天器,轨道保持的方法也不相同。1.
41岁大学教授突发疾病离世!曾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 天天要闻

41岁大学教授突发疾病离世!曾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4月8日,有网友发帖称,青年学俊、宁夏大学李海波教授凌晨去世。4月9日,宁夏大学一名老师向记者证实了李海波因突发疾病去世的消息,他表示:“我们后续应该不会有讣告和追悼会。”李海波(右一)。图/宁夏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公众号据该校官网,李海波出生于1984年,任宁夏大学测试分析中心副主任、教授。2012年李海波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