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生物多样性,中国企业如何踏出第一步

2025年06月10日02:32:07 科学 1973

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议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5年更新显示,全球已评估的16.9万种物种中,4.71万种(28%)面临灭绝威胁,包括41%的两栖动物、37%的鲨鱼鳐鱼、44%的造礁珊瑚。

2024年1月,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这一国家层面的纲领性文件划定了319万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红线,覆盖30%以上的陆域国土和全部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行动计划》为中国实践“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的“2030目标”(到2030年保护全球30%的陆地和海洋区域)明确了关键路径,亦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随着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自身经营活动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关联。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24年《地球生命力报告》,全球82%的陆地生态系统退化与企业供应链的农业扩张、采矿、基础设施建设直接相关,其中制造业(如电子、化工)和资源依赖型行业(如能源、农业)导致了76%的栖息地破坏。具体而言,农业企业的规模化种植可能引发栖息地碎片化,制造业的资源开采会导致森林砍伐和湿地退化,传统能源企业的碳排放则加剧气候变化……

然而,企业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并非易事。一方面,该议题横跨生态学、遗传学、环境科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另一方面,不同行业对自然的依赖程度、造成的生态影响差异巨大。面对议题的复杂性,中国企业如何踏出第一步?

工作规划应避免“全面开花”

学科交叉性与行业差异性的存在,常常让企业在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时陷入“无从下手”的困境。

多数企业对生态环境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市场上专业服务机构稀缺,难以系统识别经营活动中的生态风险——原材料采购是否涉及栖息地破坏、生产排放是否污染水体、产品使用是否影响生态链等。这些本应作为保护工作核心基础的风险识别环节,因专业能力缺失而成为“盲区”,导致保护工作缺乏扎实根基。

另一种情况是,部分企业受限于对生物多样性的片面认知,在与自身业务无关的动物保护项目或植树造林活动中盲目投入资源,却忽视供应链中的生态风险管控。这种脱离业务实际的保护模式,既造成资源错配,也难以产生实质生态效益。

生物多样性保护并非简单的资源投入,而是需要精准定位关键问题:明确生态脆弱区域、量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投入产出效益等。不同行业更需差异化施策——资源依赖型行业需从源头控制生态破坏,制造业应强化供应链生态管理,服务业则可探索生态教育与经营活动的融合路径。

鉴于短期内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存在难度,企业制定保护工作规划时,需摒弃“全面开花”的思路,践行“有的放矢”原则:先厘清行业核心生态问题及关联学科知识,再结合实际制定规划,将资源聚焦于关键领域。

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作为系统性指导文件,犹如“导航图”,能帮助企业精准定位保护重点方向,推动保护工作从盲目投入转向科学施策。

《行动计划》可为工作规划提供“导航”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是中国落实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行动计划》基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与挑战,构建了“战略引领—优先行动—保障实施”的全链条治理框架。

《行动计划》包括“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分享”“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现代化”四大优先领域,各优先领域下又包括共计27个优先行动。这些优先行动紧密对接“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要求,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系统性行动蓝图。

参与生物多样性,中国企业如何踏出第一步 - 天天要闻

表:《行动计划》中的优先领域及优先行动

《行动计划》将企业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参与者,明确提出企业宜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主动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社会责任,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行动计划》就像企业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导航”,为工作规划提供清晰指引。它明确要求企业评估经营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相关信息纳入环境信息披露和ESG报告,引导企业采用可持续生产模式,推动产业链协同治理。

企业可聚焦《行动计划》中的各项优先行动,从政策合规、供应链管理、生产模式优化等方面制定方案,还能借助政府搭建的合作平台、金融支持等机制,降低保护成本,在满足国家战略要求的同时,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何更好地聚焦《行动计划》

具体而言,企业可从经营合规性、特定行业专长、业务关联性三个维度更有效地利用《行动计划》中的“优先行动”和“优先项目”来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规划的制定。

经营合规性。企业可参考《行动计划》中提及的科学方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打基础,同时将合规要求嵌入经营全流程。

能源与采掘业企业可参照“企业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构建”项目(优先行动5),如在煤矿开采前通过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BIA)识别塌陷区生态脆弱带,并依据该框架调整井工矿选址,减少对草原栖息地的破坏。

电子行业企业可落实“企业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示范”项目(优先行动5),如将稀土采购环节的生态风险纳入ESG报告,并通过该机制筛选矿区,降低供应链端生态破坏风险。

金融机构则可对接“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优先行动26),将生物多样性指标纳入绿色债券评估,如发行生物多样性主题债券,引导资金流向红树林修复项目。

参与生物多样性,中国企业如何踏出第一步 - 天天要闻

表:企业与生物多样性(优先行动5)优先项目

特定行业专长。《行动计划》中涉及针对具体行业的优先行动指引,特定行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其专业优势。

农业企业可聚焦“农林牧渔可持续管理”(优先行动16),采用“土壤健康评价与提升”项目,如通过轮作休耕技术提升草原土壤生物多样性,使饲料成本下降。

基建行业企业可运用“生态廊道建设”技术(优先行动8),如在路桥建设中设置动物迁徙通道。

旅游业企业可开发“城市生物多样性体验路线”(优先行动18),如依托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行动,将观鸟旅游收入反哺栖息地保护。

业务关联性。企业可锚定与业务高度相关的优先行动,精准对接业务需求的同时,实现保护效能最大化。

制药企业可参与“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示范”(优先行动19),如建立民族药用植物基因库,按《行动计划》要求与当地社区共享开发收益。

新能源企业可对接“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优先行动14),在光伏电站建设中同步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修复热带雨林,获取生物多样性基金补贴。

供应链企业可借助“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框架(优先领域一),参与“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推动棕榈油、木材等原料的可持续认证体系建设。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更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关键一环。中国企业以《行动计划》为指引,从合规筑基到专业赋能,从业务融合到价值转化,每一步实践都在将“昆蒙框架”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当更多企业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发展基因,不仅能破解生态危机,更将开辟绿色转型新路径,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贡献中国企业的解决方案。

南方周末研究员 邹力

责编 孙孝文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 天天要闻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7月2日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成立大会在该校举行学院将从小米、宇树、乐聚、优必选等机器人、智能制造头部企业聘请10名产业教授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武大机器人学院执行院长肖晓晖教授在会上介绍,新成立的机器人学院2025年将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将依托武大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 天天要闻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作者:黄莺2025年7月1日,总部位于美国的专利池管理机构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视频分发专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专利池的首个进展——首批被许可方和许可方名单,其中字节跳动、快手和腾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 天天要闻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什么项目值得争论70多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论证,前后历经七十余年,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前期工作迎来最新进展—— 宁夏中卫市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证前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公布了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拟选址位置、拟用地面积等信息。 黄河流域治理长期...
第41次南极考察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4位科考队员讲 - 天天要闻

第41次南极考察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听4位科考队员讲

原标题: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队在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进发(弘扬科学家精神)一次卸货任务中,承担人员转运任务的“雪鹰301”直升机正在降落“雪龙2”号艉甲板。科考队员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摇钻。科考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闻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盖房子,要从地球上运建材吗?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也要地球“发货”、飞船“快递”吗?“不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测实验室时,记者从科研人员口中听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统设备。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