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125小时生命救援,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2025年04月06日07:40:13 科学 2273

4月1日,缅甸全国鸣笛1分钟,哀悼在3月28日强震中遇难的人们。这场地震是全球大陆近十年来震级最强的一次,震源深度30千米,破坏力巨大。震中距离缅甸人口密集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只有17千米,多座文化古迹被损毁,建筑呈粉碎式、下沉式坍塌。到了4月2日,地震第5天,人们已经很少再谈论有人生还的可能。

震后125小时生命救援,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 天天要闻

在地震发生120小时后,由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深圳公益救援队,四支队伍组成的救援力量,来到这家名为金色乡村的酒店开展排查。一开始,生命探测仪只发现非常微弱的生命信号,像是猫或者老鼠。出于对生命的严谨和尊重,队员们从酒店的另一侧再次探查。这一次他们确认这微弱的信号,来自一位坚持了120多个小时的幸存者。

震后125小时生命救援,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 天天要闻

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专家 张煜:我们还是比较激动,这个受困人员的生命力,包括他的求生欲非常顽强。我们也会受这种希望的感染,在那个时候我们心里想的就是,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震后125小时生命救援,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 天天要闻

“金色乡村”酒店一共7层,地震发生后,一层二层已经完全塌陷,而要营救的被困者正位于2楼的207房间。如示意图所示,救援人员要从三楼的窗户进入,穿过走廊,到207上方的307.从地板开始破拆。当时,酒店已经倾斜,还时常发生余震,为避免破拆打破大楼的受力结构,发生二次垮塌,结构专家要根据现场快速计算,制定营救方案。

震后125小时生命救援,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 天天要闻

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专家 张煜:我们的每一个操作都必须精准,像在给废墟做手术一样,每一次敲击,我们都需要考虑下一步行动的衔接,比如开每一个洞口,都要考虑担架最大的对角线长度是多少,能不能在这个空间里面顺畅通过。

震后125小时生命救援,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 天天要闻

方案确定后,救援人员开始迅速扩大开凿范围。

由于切割的钢筋都比较锋利,为避免被困者划伤,救援人员将酒店窗帘拆下,塞进了洞里。

震后125小时生命救援,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 天天要闻

耗时一个半小时,楼板上终于打出一个约50厘米宽的生命通道,为让受困者能顺利地爬上担架,一位救援人员冒着危险摘下防护帽,钻进低矮的通道中。他请翻译转告被困者,一会儿就挪到他的位置,背对着救援人员。

震后125小时生命救援,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 天天要闻

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专家 张煜:这个时候要给他戴上眼罩,因为他长时间处于黑暗的环境,受到强光的直射,眼睛可能会没办法适应这种光线变化,容易遭受一定损害,金色毯子名字叫急救保温毯,为了出去防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有体温升高的情况,让他身体状况尽可能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后续得到医疗支持的时候,存活概率会大大提高。

震后125小时生命救援,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 天天要闻

经随队医生初步检查,男子生命体征平稳。10位救援队员将他送上救护车。此时,他被困已超过125个小时。据家人介绍,男子今年52岁,是一位司机,来这里出差。地震发生后,酒店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没有生还者”。

震后125小时生命救援,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 天天要闻

获救男子侄女:非常感谢中国的救援队员,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来拯救他们的生命,非常感谢中国。

震后125小时生命救援,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 天天要闻

3月28日缅甸地震发生后,我国是第一个宣布紧急援助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派出救援队的国家。有近30支中国救援队,超过500名救援队员在缅施救。截至本周三(4月2日),中国救援队伍共救出幸存者9人。救援队也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情支持,不少懂中文的华裔,充当翻译志愿者,与救援队伍一起深入废墟地带。在这场天灾面前,跨越国别和语言的合作,守护了生命的奇迹。

震后125小时生命救援,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 天天要闻

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专家 张煜: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连续作战30多个小时,实在撑不住,我就在地上铺了一些纸板,简单睡了一会,但是我醒来的时候,我竟然发现我的旁边当地人点了蚊香,还支了蚊帐,特别感动,也让我们真的是充满干劲,去把这些生命尽可能搜救出来。

来源:央视新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 液体锂盐“商业秘密连环案”揭秘 - 天天要闻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 液体锂盐“商业秘密连环案”揭秘

财联社7月2日讯(记者 曾楚楚 王平安)【引子】今日盘后,天赐材料(002709.SZ)公告,就“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民事起诉永太科技(002326.SZ)等。这是自今年2月初,天赐材料首次公告披露,对浙江研一、永太科技“将另案处理”后,天赐方面就液体锂盐“商业秘密”系列案件的再次公开曝光。在两家百亿级上市公司,以及作为锂业“...
晶圆键合工艺及键合设备市场情况 - 天天要闻

晶圆键合工艺及键合设备市场情况

一、晶圆键合发展背景在摩尔定律的引导下,集成电路行业一直高速发展,晶体管特征尺寸己经从90nm向7nm迈进。然而,由于随着晶体管特征尺寸已日益接近物理极限,量子效应和短沟道效应越来越严重,内部电子自发地通过源极和漏极,导致漏电流增加,进而限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 天天要闻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点板块宣介会上,“真如翠谷”与“真如之心”两大优质地块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块即铜川路水产市场原址,被誉为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目前已完成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随着这一核心地块即将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车行通道(以下简称“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贯通也将提上...
多面性的双氧水 - 天天要闻

多面性的双氧水

‌‎‎‌‎‎‌‎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H₂O₂),是一种常见且独特的化学物质。它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正如许多化学物质一样,双氧水具有着复杂的性质和多面的特性,这些特性既可能带来巨大的益处,也可能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 天天要闻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迈威生物为爆发中的创新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两项BD合作,与齐鲁制药就长效G-CSF产品8MW0511达成的合作(3.8亿元首付款+1.2亿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业化的经典双赢;而与谷歌系抗衰老巨头Calico围绕IL-11单抗9MW3811的联手(2500万美元首付款+5.71亿美元里程碑款),则彰显全球视野下的价值挖掘能力。两项...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 天天要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紧扣全年任务目标,以“大干100天 决胜上半年”劳动竞赛为载体,全面掀起夺油上产热潮。广大干部员工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用汗水书写担当,用实绩回应挑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环保平稳受控,经营业绩稳健向好,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石...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 天天要闻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期间,第四届“汉江湾”汉台水上救援交流活动在硚口区汉江湾上演。武汉云豹救援队联合台湾苗栗县水上救生救难协会、苗栗县救难协会、桃园市水上救难协会,首次以完整建制展开跨海峡救援协作综合演练。 联合救援协作综合演练现场。图/九派新闻 上午9时,随着信号弹升空,云豹救...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 天天要闻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Nature期刊最新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展示了机器人控制领域的重大变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视觉运动雅可比场"技术,能够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各种复杂机器人系统,彻底摆脱了传统建模方法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