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没有探测到生命迹象后,小伙子对着废墟连磕了三个头……“但是我们仍然期待有奇迹发生”

2025年04月01日13:20:25 科学 6018

上海浦东三栖应急救援保障服务中心的首批10名队员于3月30日傍晚抵达缅甸仰光机场,3月31日当地时间10点15分到达曼德勒。31日晚8时许,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好不容易联系上领队徐俊。他表示,从抵达重灾区的那刻起,队员们几乎没有休息过,连吃饭都是见缝插针轮流的。“今天一共探测了4个点位,目前没有探测到生命迹象。”

确认没有探测到生命迹象后,小伙子对着废墟连磕了三个头……“但是我们仍然期待有奇迹发生” - 天天要闻


已累计探测4个点位

期待有奇迹发生


三栖的队员们在scc处申领到国际救援队编码chn-19后,在win star酒店附近开展搜救工作。现场,救援队的技术指导员欧科在分析建筑物的立柱和承重柱受损情况,判断安全进入的位置。


确认没有探测到生命迹象后,小伙子对着废墟连磕了三个头……“但是我们仍然期待有奇迹发生” - 天天要闻


曼德勒当地网络信号极差,记者31日联系到领队徐俊时,对方已经参与搜救了整整八九个小时,声音略显疲惫。“今天非常关键,黄金救援时间是72小时,如果今天探测下来没生命迹象的话,明天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我们今天会通宵搜救。从上午10点开始,我们争分夺秒,轮流下来吃饭,就是为了节约时间。”


确认没有探测到生命迹象后,小伙子对着废墟连磕了三个头……“但是我们仍然期待有奇迹发生” - 天天要闻


在搜救过程中,有一位华人小伙子告诉搜救队员,自己的哥哥被埋在废墟里了。队员们对整个废墟进行探测,确认没有探测到生命迹象后,这个小伙子对着废墟连磕了三个头,手都在抖。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徐俊和在场的所有队员。“虽然黄金72小时已过,但是我们仍然期待有奇迹发生。”


徐俊透露说,他们被分配到的是灾楼作业。队员们领到的其中一个任务点是华侨开的长城宾馆,有三五名中国人失踪,推测可能被压在废墟下,但使用了各种探测设备无果。徐俊告诉记者,自己已经看到有大型机械设备进场,最近几天准备拆楼,一旦拆楼,埋在楼内的受灾者没有生还希望。“今天我们在搜救的时候已经能闻到很浓烈的味道。此前各大救援队已经反复扫过几遍,目前为止没有探测到楼内有生命体征,接下来找到活体的希望很渺茫。”


确认没有探测到生命迹象后,小伙子对着废墟连磕了三个头……“但是我们仍然期待有奇迹发生” - 天天要闻


虽然传回国内的视频和照片里,曼德勒很多地方倒塌了。但徐俊解释说,那里的房屋都是一栋一栋的,85%以上的建筑没有被夷为平地,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坍塌了。


重灾区网络处于瘫痪状态

又有一支上海救援队出发


缅甸(中国)云南商会执行会长、曼德勒总领馆协助与保护志愿者杨兴继告诉记者,在中国救援队没有抵达曼德勒前,当地消防队、施工队、民众开展自救。“当地不像国内有完善的身份证系统,有点类似国内第一代手写的身份证,失踪人口有些还无法统计。”


杨兴继介绍说,中国救援队很不容易,目前曼德勒机场还没有恢复,救援队从仰光开车到曼德勒至少需要12个小时。“这两天,有中国救援队在驱车前往曼德勒的途中看到房屋倒塌,就停车施救。昨天缅甸还发生了余震,路况情况多变,网络时有时无,曼德勒的网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确认没有探测到生命迹象后,小伙子对着废墟连磕了三个头……“但是我们仍然期待有奇迹发生” - 天天要闻


目前,杨兴继还在抓紧负责国内捐赠物资的对接。因为事情太多,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休息了。


由于曼德勒信号实在太差,为了确保通信,上海浦东三栖应急救援保障服务中心的队员顾封留守在上海做对接。“我们有的队员之前在土耳其参加过国际救援,已经有了经验,相对比较容易开展工作。我固定留在上海,还有6-8名队员已经做好了报备工作,随时待命。”


根据截稿消息,3月31日晚,上海蓝天救援队的6名队员在领队夏亮的带领下启程前往缅甸重灾区。上海蓝天救援队队长杨春明表示,“理论上黄金救援时间是72小时,希望在我们一起努力后,有像当年汶川地震有幸存者长时间被埋后被发现的奇迹发生。我们不打算放弃。”



青年时评

确认没有探测到生命迹象后,小伙子对着废墟连磕了三个头……“但是我们仍然期待有奇迹发生” - 天天要闻
确认没有探测到生命迹象后,小伙子对着废墟连磕了三个头……“但是我们仍然期待有奇迹发生” - 天天要闻

确认没有探测到生命迹象后,小伙子对着废墟连磕了三个头……“但是我们仍然期待有奇迹发生” - 天天要闻


淋过雨,更愿意为他人撑伞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缅甸7.9级地震,牵动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国救援力量迅速深入灾区实施救援。当地时间3月30日凌晨,公羊救援队经过4个小时奋战,终于在废墟中寻获一名尚有生命体征的少年,可惜少年在急救车转运医院的途中不幸去世。3月31日0时40分,中国救援力量在长城饭店搜救出第一名幸存者;5点37分,中国救援力量在曼德勒市sky villa公寓救出一名幼童,孩子在废墟中被埋压超60小时,获救时生命体征良好;6点20分许,在同一片地区再次搜救出一名被埋压超过60小时的孕妇,该孕妇获救时生命体征良好……人们期待,生命的奇迹延续。


这次缅甸出现严重地震灾情,中国海关打开了绿色通道,确保救援力量能够第一时间快速通关到达救援现场。3月29日清晨,距离灾情发生不到20个小时,第一支中国救援队——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带应急救援物资抵达缅甸仰光。29日晚间,包括来自民间的蓝天救援队、公羊救援队等第二批救援队也抵达灾区,并在深夜立刻开展搜救。


跨境救援难度远超国内救援,缅甸国内形势复杂,缺乏大型救灾工具,我们的救援队一直在与时间赛跑,许多队员已经几十个小时没有合过眼,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过硬的素质与死神争夺生命。在受灾严重的sky villa公寓探测到还可能有数十个人等待救援,蓝天和公羊两支救援队从两个方向开展搜救,向埋在地下的待救者投送物资,用呐喊激发他们求生的欲望,条件再难绝不放弃任何希望。


从重庆山火到西藏日喀则地震,中国救援力量的反应、效率已呈现在世人面前。但我们也要理解,救援队员从不是什么天神下凡,他们也是凡人肉胎,也要冒着余震、高温、疫情的风险,而最痛苦的事,无疑是在废墟中奋尽全力,却仍然目睹生命在眼前逝去,不得不忍受精神和情感上的打击。有网友曾说,投入这么多的力量,最终也救不了几个人,这样是否值得。可生命无价、生命至上的原则,跨越国界,跨越利害,跨越身体与意志的极限,他们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在创造生命的奇迹,都在磨炼中国的救援力量,也都在维护着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汶川大地震,也经历过玉树、积石山、日喀则地震。淋过雨,更愿意为他人撑伞,出境的中国救援队就是伞架,支撑着我们的人道关怀和大国担当。大众对他们的关怀、理解和支持,也能凝聚力量牢牢握住伞柄,让这柄伞撑得更高,帮助到更多受灾的人们。


和平年代,救灾就是战场,是为苦难中的生命带去希望的光。向我们的英雄致敬,希望他们在救人的同时也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平安归来。


责任编辑:粟瑶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 天天要闻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Q辐射具有两面性!“快把WiFi关了,有辐射!”“电脑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辐射!”“孕妇必须穿防辐射服!”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众对辐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惧。然而,科学真相往往颠覆认知。恐惧:混淆与误解公众对辐射的深度误解和过度恐慌,常因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辐射类型: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等高能辐...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 天天要闻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近日,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等主体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已由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定于8月12日开庭审理。这场纠纷因两家企业在587Ah储能电池标准领域的竞争引发行业关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储能港股IPO关键期,其上市进程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 天天要闻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导读】中科曙光拟与中科星图共同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太空计算正成为新的战略新兴技术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图7月8日晚公告称,双方当日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将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落地、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 天天要闻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中国蓝新闻 浙江之声记者 徐欣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今天13时中心位于温州偏东方向约118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于今天傍晚到夜间在台州到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胡尧文介绍,目前看,尽管台风强度不强,但有三个特点要特别关注:一是路径罕见,作为第一个从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再可能登陆浙...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撰文丨凌 骏责编丨汪 航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