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人体自带“青春泉”,出生到年老都在变强!

2024年12月13日13:12:05 科学 1284

人类生来自带“青春泉”,人越老,它越强?

11月13日,国际学术顶刊《Natur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颅骨骨髓可能是人体中少有的免受衰老部位,其功能不会随时间衰退,反而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强,用“持久青春”形容毫不为过。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把颅骨骨髓比作是“青春泉”,那么其中所蕴含的大量造血干细胞就是“泉眼”。当真有那么神奇?

《Nature》重磅!人体自带“青春泉”,出生到年老都在变强! - 天天要闻

01 “青春泉”从何而来?

资料显示,颅骨骨髓被誉为大脑的“血液工厂”,其中的造血干细胞被认为是工厂里的造血“工匠”,能够持续为人体制造血液。

在前述研究中,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的小鼠颅骨,发现相较于年轻小鼠,中老年小鼠的颅骨骨髓体积明显增大,其中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上升了足足13.1倍!而造血干细胞数量越多,颅骨骨髓的造血能力就越强,意味着大脑和机体活力越强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变化表明颅骨骨髓能够显著缓解衰老引发的“血液产量”不足的问题。数据有所佐证:年轻小鼠的颅骨骨髓只承担身体2%-3%的产血量,而年老小鼠的颅骨骨髓则承担了20%。该团队经研究确认,上述现象在人类颅骨骨髓中同样存在。

《Nature》重磅!人体自带“青春泉”,出生到年老都在变强! - 天天要闻

后续研究发现,这种变化的“始作俑者”正是颅骨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通过特殊的生物学机制使颅骨骨髓扩大,而扩大后的颅骨骨髓又能反过来促使更多的造血干细胞生成。

也就是说,颅骨骨髓能够免受衰老终生活跃的关键,就在于其中源源不断的造血干细胞

此前,学界已初步探索出造血干细胞的抗衰潜力。“日本干细胞临床应用第一人”泽芳树从900多种橄榄叶中筛选出北非-突尼斯特有的品种,提取出一种天然成分HIF1 Stem,经临床证实能够激活造血干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实现干细胞水平的抗衰老。

于是,他将该成分与另一种干细胞激活物质人参皂苷Rg1结合,研发出Revistem专利因子,能够有效释放人体内造血干细胞和其它干细胞的抗衰潜能,一定程度上帮助人类延缓老化进程。目前,经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该技术已走出商业化尝试的一步,转化为“赛时光”系列科技品,经亚马逊、京东等渠道进入国际市场。

事实上,造血干细胞只是干细胞中的一种,其抗衰潜能分源自整个干细胞“家族”,并非其所独有。

《Nature》重磅!人体自带“青春泉”,出生到年老都在变强! - 天天要闻

02 干细胞量产“青春泉”?iPS或是关键

自上世纪末人类开始探索干细胞领域,众多科研结果都表明干细胞中蕴藏着战胜衰老的秘密。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纲直言:“干细胞具有改变每个人的命运和整个人类社会的潜力。”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研发出iPS技术,能够将人体老化的成体细胞诱导回年轻的干细胞状态,其内源思路终结了有关干细胞来源的伦理争议,更是为全球干细胞研究带来颠覆性突破,也因此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之后,iPS技术在抗衰科研方面成果频出。如美国辛克莱实验室与复旦吕垣澄合作,成功利用iPS技术恢复衰老小鼠视力,并使其表观遗传年龄回溯57%,其成果被《Nature》杂志冠以“时光倒流”之题作为封面;2年后,该团队又对灵长类动物重复实验,再获成功。随后,辛克莱博士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称:下一步将攻克人类衰老

《Nature》重磅!人体自带“青春泉”,出生到年老都在变强! - 天天要闻

不仅科研,产业化方面也颇有进展。如上述泽芳树研发落地的“赛时光”系列科技品,同样顺承iPS技术的内源思路,因其“口服便可激活人体内源干细胞活力”的机制安全可靠,素有“亚洲首个口服干细胞”的美誉,早期风靡日本、欧美富豪圈,后期从流入中国,倍受中老群体追捧。

根据京东商智发布的数据,其因触及了中国近6亿中老人口的青春需求,短短数年便成交破亿,吸引超百万受众,其中大部分是40至50岁的中年男性,相关留言也围绕着“精力”、“睡眠”、“免疫力”等常见老化指标展开。

业内人士表示,赛时光的商业性成功或能成为科研落地市场的模范案例,不仅反映出iPS技术抗衰应用的光明前景,也为其大规模产业化与市场化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聚焦干细胞这一核心,未来将其它人体部位转变为颅骨骨髓那样的“青春泉”也不无可能。

《Nature》重磅!人体自带“青春泉”,出生到年老都在变强! - 天天要闻

03 衰老解法就在生命本身

衰老,是时间带给人类的永恒试炼。古今中外,无数人诉诸天地,皆以失败告终。如今,颅骨骨髓的研究告诉世人,破解衰老之法就藏在人类生命的本源——干细胞中

既然干细胞能赋予人类一个生来免受衰老的“青春泉”,那么通过后天钻研,人类理应能够利用干细胞让自身从头到脚都“不再变老”。

有科学家预测,2035年干细胞技术普及率将达85%。也许诺奖获得者穆拉德“干细胞领域的成果将造福全人类”的预言将在不久的未来实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 天天要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紧扣全年任务目标,以“大干100天 决胜上半年”劳动竞赛为载体,全面掀起夺油上产热潮。广大干部员工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用汗水书写担当,用实绩回应挑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环保平稳受控,经营业绩稳健向好,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石...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 天天要闻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期间,第四届“汉江湾”汉台水上救援交流活动在硚口区汉江湾上演。武汉云豹救援队联合台湾苗栗县水上救生救难协会、苗栗县救难协会、桃园市水上救难协会,首次以完整建制展开跨海峡救援协作综合演练。 联合救援协作综合演练现场。图/九派新闻 上午9时,随着信号弹升空,云豹救...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 天天要闻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Nature期刊最新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展示了机器人控制领域的重大变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视觉运动雅可比场"技术,能够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各种复杂机器人系统,彻底摆脱了传统建模方法的束缚。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 天天要闻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当AI从工具到与人类齐平,再到超越人类,我们该如何自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向在座的听众们抛出这一问题。这是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人民政府礼堂举办的“以科学的态度认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关系——从初始到对未来的期许”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现场,陈虔为西红门镇政府近百位公务员带来一场融合AI技术解析与...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 天天要闻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7月2日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成立大会在该校举行学院将从小米、宇树、乐聚、优必选等机器人、智能制造头部企业聘请10名产业教授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武大机器人学院执行院长肖晓晖教授在会上介绍,新成立的机器人学院2025年将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将依托武大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 天天要闻

字节、快手、腾讯同时加入专利池

作者:黄莺2025年7月1日,总部位于美国的专利池管理机构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视频分发专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专利池的首个进展——首批被许可方和许可方名单,其中字节跳动、快手和腾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 天天要闻

论证70余年,黄河上的“超级工程”要来了?

什么项目值得争论70多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论证,前后历经七十余年,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前期工作迎来最新进展—— 宁夏中卫市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证前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公布了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拟选址位置、拟用地面积等信息。 黄河流域治理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