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的“宠物蛇产业链”:有的被炒到十多万一条,濒危蛇类也在售卖之列

2024年07月25日19:03:10 科学 1043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越 实习生 陶景成

“老板,西部猪鼻蛇怎么这么贵,要4300元啊?”近日,杭州滨江区一家爬宠门店内,一条带有棕色斑点的烟灰色蛇,正慵懒地盘在盒里。买家小夏看到价格后,甚是惊讶。

“已经下跌不少了,去年买的话要六七千元。”店老板许昌伟随即回应。

在当下的异宠市场上,一些境外蛇很受欢迎。潮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些境外蛇贵的十多万元,便宜的也得数千元,售价还会随花色、蛇龄等因素直线飙升,上不封顶。

隐蔽的“宠物蛇产业链”:有的被炒到十多万一条,濒危蛇类也在售卖之列 - 天天要闻

买家正在挑选蛇宠。陶景成 摄

根据销售商描述,蛇宠客群以16-35岁的青年群体为主,他们“入坑”境外蛇是为了追求新奇、刺激,而且喜欢收集不同品种蛇类,以此获得成就感。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市面上也有不少境外蛇专营店,甚至一些线上卖家还在出售极危物种巴科竹叶青蛇,国内玩家也称之为“蓝竹”。

近日,深圳海关查获百余条非法携带入境的境外蛇,引发广泛关注。潮新闻记者从深圳海关获悉,走私境外蛇的情况并非个例,在以往,相似案件还有十多起,大多为人身绑藏方式企图蒙混过关。

为何此类走私屡禁不止?随着调查深入,潮新闻记者逐渐揭开了隐秘的境外蛇来源及“毒蛇王国”一角。

冷清门店背后的“热闹交易”

在杭州一家爬宠店内,二三十平米的店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不透光的黑色盒子。蛇的异味弥漫在店内,几位顾客偶尔驻足看了眼价格后,觉得呛鼻,便匆匆离去。

与猫狗类大众宠物市场相比,爬宠店稍显冷清。但老板们都没闲着,忙着在线上拓宽生意——有人拿着手机正在准备直播,有人正在打包快递,要将蛇寄往外地。

7月22日上午,潮新闻记者在杭州上城区探访宠物蛇门店时看到,境外蛇交易有独特行情,售价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并随着花色稀有或是蛇龄而水涨船高。比如蛇龄四年的白化德州鼠蛇,卖到1.5-3万元,蛇龄五年的黑王蛇达到7-8万元。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售价数千元的境外品种宠物蛇,是交易最为热闹的价格区间,也正因此,“炒蛇”乱象频发。而且,上万元起步的高价境外蛇并非有价无市,多名商户称每年都能保底成交数条。

在业内,宠物蛇也被赋予了“金融属性”,暴涨、暴跌,或是抄底囤货等都是蛇市的常见操作手法。如果出现超跌,部分老卖家会抄底,等待下一波行情到来再转手。

隐蔽的“宠物蛇产业链”:有的被炒到十多万一条,濒危蛇类也在售卖之列 - 天天要闻

待销售的宠物蛇。陶景成 摄

“6月以来,由于市场炒作白化猪鼻蛇,称其稀有、审美价值高,不少消费者跟风购买。”许昌伟向潮新闻记者介绍,这样导致非白化的普通猪鼻蛇无人问津,价格暴跌30%,比以往售价便宜1000多元,“目前,也已经有人在囤普通猪鼻蛇,希望能到今后涨价中获利。”

在线上各大社交、电商平台,境外蛇交易同样火热。潮新闻记者采访获悉,一些代理商和养殖主们借助直播引流到私域成交,销量好时,一晚便可卖出五六条500-800元的境外品种宠物蛇幼苗;此外,小红书、贴吧等社交平台,同样在售卖。

在调查走访的十余家门店期间,潮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身份问起境外蛇来源,以及是否可以出示检验检疫证等信息,老板和员工们普遍回避该话题,“这你就不要问了,反正你就养着玩,管那么多干嘛?”“目前境外蛇都繁殖十几代了,我哪说得上来?”……

线上卖家之一周敏,是杭州滨江区一家爬宠实体店的老板。他向潮新闻记者介绍,目前最畅销的玉米锦蛇是市场新宠,无毒、体型较小,“上个月孵化的一窝玉米锦蛇,有30余条,刚刚破壳而出便已在朋友圈中被订完,大部分买家选择快递寄送。”

由于快递运送活体动物涉嫌违规,商家们也琢磨出一套逃避监管的办法。据周敏介绍,他常常把蛇包裹在丝袜内,并配上两个鸡爪之类进行固定,再填充其他杂物,当作家居用品寄出,“有些快递检查严格,有些比较松。”

竹叶青等濒危品种也在售卖

在潮新闻记者进行调查时,有店员提到“那批蛇已经孵出来超过30天了,可以拿上来卖了”。据了解,市面上销售的大多数境外蛇均为引种后在国内孵化而来。但追溯到源头,依旧有部分是非法携带入境的。

专门从事物种代理进口的费杰向潮新闻记者揭露,一些人对走私境外蛇抱有侥幸心理,为了蒙混过关,甚至有人将境外蛇放在鞋底夹层,或是贴身携带。

7月,深圳海关发布消息称,一名男性旅客经深圳福田口岸旅检被海关拦截检查时发现,所穿裤子口袋内装有使用胶带密封的束绳帆布袋6个,经鉴定查获的104条活体蛇包括牛奶蛇、西部猪鼻蛇、玉米锦蛇、德州鼠蛇、牛蛇5种。

潮新闻记者从深圳海关处了解到,日前,深圳海关已查出十余次非法引入境外蛇事件,由于所携带的境外蛇幼苗体积不大,极易藏匿。一旦有“漏网之鱼”,往往被高价拍卖或引种繁育。

此外,部分境外蛇因为稀缺,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商家做起濒危境外蛇生意,转卖成功可获利上万元到几十万不等。因为如此暴利,促使一些人铤而走险,走私境外蛇。

隐蔽的“宠物蛇产业链”:有的被炒到十多万一条,濒危蛇类也在售卖之列 - 天天要闻

一些名为“科普”的帖子,实则在售卖濒危境外蛇绿树蟒。网络截图

比如非洲黑曼巴蛇、印尼海岛竹叶青、南美蝮蛇、绿树蟒等稀有品种,被“蛇宠玩家”称为“高端货”。圈内“懂货”的都知道,其中部分蛇都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但是国内也有繁殖、销售。

潮新闻记者在实地探访中,并未在实体蛇宠店见到此类濒危境外蛇,但通过检索一些网商和社交平台后看到,发布濒危境外蛇销售信息的账号不少,他们往往化身为“蛇宠玩家”等,在网上分享数十个品类的境外蛇饲养日常,有些境外蛇链接还配上了“南美蝮蛇万价起步”之类的售卖信息。

潮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联系5位网友,账号显示,他们分别位于广东、辽宁、湖南和浙江。其中,一位账户显示长沙的“蛇宠玩家”介绍,目前这类濒危境外蛇价格往往高达上万元,哪怕是杂交繁育的后代,价格依旧可以卖到2000-2800元/条。随后,记者要求线下见实物,他称,“不方便线下提货,只能快递”。

“这些蛇入境后,商家往往不敢公然售卖,有些直接推荐给老买家,私下交易。”林健曾购买过境外玉米蛇,他向潮新闻记者介绍,有过交易后便会接到走私的境外蛇售卖信息,称“感兴趣可以邀入群”“有货就在群里通知”。

“一般普通走私蛇底价是2-3万元/条,有些境外濒危蛇甚至卖到10多万/条。”林健向潮新闻记者介绍,一般“二道蛇贩”买这些境外蛇是用来引种,再将其繁育出的下一代公开销售,“以普通境外蛇为例,孵出的30条小蛇,每条售价在四五千元,往往繁殖一窝能获得数十倍利润。”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样的灰色生意已经存在十余年,而且引种、繁育和销售产业链相当完善,在业内早已不是秘密。也有业内人士介绍,如果市场上某个境外蛇品种大量缺货,就需要引进境外蛇繁育后代,因此部分人不惜违法购买或走私境外蛇。

境外蛇销售存在监管空白

“蛇类等爬行类动物入境,是监管链条长且检疫要求高的货物之一。”深圳海关相关负责人向潮新闻记者表示,为防范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等跨境传播,海关对活体动物贸易采取严格检疫监管措施,包括检疫准入、检疫审批、境外检疫、口岸检疫、境内隔离检疫、实验室检测等多环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禁止携带、寄递活体动植物进境。违反规定的,海关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隐蔽的“宠物蛇产业链”:有的被炒到十多万一条,濒危蛇类也在售卖之列 - 天天要闻

杭州一家蛇宠店里,顾客正在挑选蛇宠。 陶景成 摄

曾在海关缉私局工作9年又转行当律师的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刑民交叉法律事务部副主任邵永飞,参与办理过大量走私犯罪案件。他向潮新闻记者介绍,携带境外蛇入境,没有逃避海关监管,一般会受到行政处罚;但是,将其藏在行李箱或是衣服里携带入境,逃避海关监管,属于走私行为。

“如果随身携带的入境蛇数量、金额或价值达不到走私罪的追溯标准,海关一般会予以没收,并且可以处10万元以下罚款。”邵永飞说,如果走私、转运、销售、购买、饲养濒危、珍贵野生境外蛇,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涉嫌犯罪,应当被追究走私罪入刑。

杭州市上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余浩向潮新闻记者表示,未经市场监管部门许可,任何养殖、培育境外蛇都是违法行为。同时,国内商家如果要从事野生蛇类的售卖,需要取得当地林业部门颁发的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

此外,蛇的繁殖、适应能力强,一旦遭抛弃,流放野外,将会对生态平衡带来负面影响。2024年6月7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外来入侵物种现状与防控体制建设》中提到,原产于东南亚以及澳洲等地的褐色树蛇就导致了日本关岛25种当地鸟类中的大多数灭绝。

境外物种入侵生态该如何追责?2021年3月,《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新增“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正式实施。其中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但是,一般被遗弃的外来物种不成规模,或是需要长时间后才能显现生态破坏。”邵永飞向潮新闻记者表示,如果要等到造成严重生态后果才能追究追究刑事责任,实际很难追溯到源头。目前也没有实际案例被判处该罪名,如何追责还需予以进一步明确。

对此,浙江野生动植物管理总站也通过潮新闻建议,不提倡消费者将国外进口品种的蛇类动物当作宠物来进行饲养。同时,如果消费者不想继续饲养,应当将这些动物交予当地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进行集中处理。

(本文许昌伟、林健、费杰系化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国外空天公司开始销售极光亚轨道航天飞机 - 天天要闻

国外空天公司开始销售极光亚轨道航天飞机

5 月 22 日,国外航空航天公司宣布,它已开始接受可在亚轨道飞行中运载小型有效载荷的“极光”(Aurora)太空无人航天飞机的订单。 该飞机可携带6公斤有效载荷,飞行高度可达100公里。....
中国首个热带生物多样性数字平台上线 - 天天要闻

中国首个热带生物多样性数字平台上线

5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打造的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平台正式上线,这是中国首个以热带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数字平台,让西双版纳超1.5万种物种数据“有迹可循”。作者:孙敏、胡攀、张楠、杨林凯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生态摄影师镜头里的祁连山生灵 - 天天要闻

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生态摄影师镜头里的祁连山生灵

林中猞猁。鲍永清 摄这里,垂直海拔梯度编织出立体的生物多样性谱系,从河畔林海到山麓草原再到高山冰雪,温带灌丛草甸、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杜鹃灌丛与流石滩植被依次铺展,形成中国西部最完整的山地垂直生态系统。雪豹穿梭于裸岩与灌丛之间,绿绒蒿在流石
养乐多亮相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持续支持益生菌科研与科普 - 天天要闻

养乐多亮相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持续支持益生菌科研与科普

5月19日-21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支持的“第二十届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着眼于益生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益生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养乐多支持主办的
“85后”孔大力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上海天文台台长 - 天天要闻

“85后”孔大力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上海天文台台长

近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发布任免通知,经研究,决定:孔大力同志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兼);免去沈志强同志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兼)职务。孔大力同志任上海天文台台长(试用期一年);免去沈志强同志上海天文台台长职务,保留正局级。孔大力,男,1985年11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天文台天文地球动力学中心“行星物理与...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动物的爱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观! - 天天要闻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动物的爱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观!

熟悉刑侦推理类作品的朋友们,肯定对氰化物印象深刻——毕竟很多受害角色,都是只沾了一丁点剧毒的氰化物就饮恨当场。然而,在无奇不有的自然界,氰化物也可以成为传情达意的礼品。不仅如此,动物“情侣”之间还有很多让人大跌眼镜的危险互动,在这个 520
这样吃饭,真的可能会让你变秃!但很多人还以为超健康 - 天天要闻

这样吃饭,真的可能会让你变秃!但很多人还以为超健康

过去十年里,间歇性禁食已悄然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据《自然》杂志报道,一项统计发现,2023 年美国超过 10% 的成年人都在实践这种饮食方式。在互联网上也只需略加搜索,就能发现各种间歇性禁食的指南,教你如何具体操作,给身体带来种种益处。
蜻蜓和蚯蚓“加入”《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 天天要闻

蜻蜓和蚯蚓“加入”《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22日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62717个,并首次收录了蜻蜓和蚯蚓。“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物物种名录则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